笔趣阁 > 疯批男主自己杀自己 > 第12章 第12章锦秀宫

第12章 第12章锦秀宫


“锦秀宫外面全是金甲兵,知道的是她惠妃临盆,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围剿前朝余孽呢,这阵仗,本宫看是连个陌生的苍蝇都进不去了。”

        主座上的女人一颦一笑都彰显着雍容华贵。

        都是笼中鸟,笼子的金丝箍的越多得越好,这样才能招人妒忌。

        “秋妃姐姐,那惠妃不过是皇上南巡带回来的歌女,皇上再喜欢,也就是给她多些宠幸。”座下的粉衣女子轻轻拿起一颗石榴把玩。

        “石榴籽多,可石榴花还是普普通通,哪里比得上牡丹花。姐姐您可是南相嫡女,咱们南家数着姐姐最出众,在妹妹看来,您以后是要成为后宫之主的。还有那女瘸子说的怕是真的。惠妃怕是要出事了……”

        粉衣女子后半段话咬字极轻。

        “是啊,那银发女子三次预言都成了真,怕是过了今日就要被皇上从水牢请出来了。”

        她换了一个坐姿,理了理袖子,打量着座下的自家堂妹,南依依是个什么货色,她心里当然清楚。不过这深宫中哪里有真朋友,起码南依依是南家人,该提点还是要提点的。

        粉衣女子眉目含情,眼眸里水光涟涟,看起来柔弱纤瘦。

        这个堂妹最会的就是温柔刀,心地又毒又狠,好在南依依对南家足够忠诚,不然南白秋也不会把她安排来自己身边了。

        粉衣女子听到秋妃提起银发女瘸子,便要继续接话。眼神中隐隐闪过一丝好奇的光。

        “姐姐,那银发女子真这么神?”话说的倒是平淡。

        秋妃哪里看不出她的心思。

        “有些事情,皇上不想让人知道,一知半解就是最合适的。今晚换上便服,随我去一趟水牢。”

        粉衣女子的表情终于不是那副温柔娴静知书达理的样子了,一下子站了起来。

        “水牢可是禁地。”她满脸惊恐。

        秋妃撇嘴轻笑,这堂妹还是太年轻,沉不住气。

        “有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不知就算了,但皇上想藏起来的事情,若是知道了,还能表现得不知道,才是你往上爬的机会。

        不是所有的笼中鸟都是被人观赏的物件。做个会传话的鹦哥儿,也还可以不是么?”

        粉衣女子眼神动了动,似乎明白了。

        “堂姐,这可是叔叔的意思?我们南家有行动?”

        这个堂妹还挺机灵。

        “这就要看今晚那个水牢女子的意思了,我们只能试探。起码不能树敌。”

        一对医女端着一盆盆血水往外走,整个锦秀宫灯火通明。

        躺在床上的女人脸色苍白,她抓着皇上的手。眼神固执。

        “臣妾怕是不行了,皇上,求求你答应我,保住我们的孩子。”

        黄袍上染了血,从来没有哪个皇帝会在妃子临盆的时候出现在内室。

        可是这年轻的帝王生怕那女瘸子说的成了真,会见不到自己最爱的人的最后一面,执意陪同在惠妃身侧。

        他再也顾不上什么一国之君的身份,握着惠妃的手,眼睛通红。

        “休要胡说,你不会有事的。不会的。”

        帝王转身对着一众太医,眼底冒着怒气。

        一众太医跪了个遍。

        一个年长的太医声音苍老又发抖。

        “皇上,这样下去怕是一个也保不住,剖腹取子是唯一的选择。”

        “我要你杀了小的,保住惠妃。”

        “万万不可啊。”老太医在地上不停的磕头。

        在床边接生的稳婆也闻声跪了下来。

        “青晟,替我爱他们好么?”

        惠妃的脸色已经没有丝毫血色了,眼神变得涣散起来。

        “希望这个孩子能健康安宁,就叫宁儿好不好。”这辈子最后一口气,她用来祝福自己的孩子。

        “好好,都听你的,坚持住,再坚持一会,求求你了,惠儿。”

        “惠儿,你睁开眼,不要睡。”

        “惠儿,求求你,看看我。”

        “惠儿……”

        帝王一夜之间老了十岁。那个叫宁儿的是个皇子。

        银发女子从水牢里出来的时候,全身一尘不染,仿佛从没去过那个肮脏血腥的地方。

        她一瘸一拐地走上朝堂,成了国师。

        “国师……”

        预言没有结束,大皇子自从二皇子出生以后,短短两周,已经病到无法下床了。

        银发女子知道帝王的意思。

        “大皇子与二皇子终生相克,只要送走一个,大皇子就能活。”

        她语气平淡,丝毫不在乎这个国家最尊贵的主人。

        “罢了,那就依你所言吧。”

        帝王不再执着。

        “抱宁儿来见我。”

        站在一旁太监知道,这是要送走二皇子了。皇上每次见完二皇子都愁眉不展,想来是想起了惠妃临终的样子,才……

        “这黄马甲是我送给你母亲的,如今改送给你。”帝王示意内侍拿出提前准备好的马甲,把衣服放在幼小的婴孩身上,沉默片刻后转身看向银发女子。

        “朕这样做,不过分吧。”

        “那是自然,那臣就抱走了,皇上不必担忧。”

        银发女子并不在意帝王的回应,转身走出了大殿。

        “皇上,要不要派人跟着?”

        身旁的太监年岁已高,在穆青晟还是小皇子的时候就贴身伺候了。在这诺大的皇宫里,一主一奴之间偶尔也会有一些亲近的依赖。

        “罢了,国师说过,老大老二都是天人转世,朕这样的凡夫,还是不去插手了。只盼他们都能健康安宁。”

        芦玲儿想起以前的记忆后就越发觉得大皇子是穆渊,这个朝代是大雍,皇姓竟也是穆。比上辈子的国家更加繁荣昌盛,大雍定都京都,但根据她的记忆,这个京都和上辈子的京都应该完全不同,这个朝代还有很多习俗都与之前不同。

        或者说,上辈子的她远离江湖,并不了解。接触最多的也就是来王府祈福的和尚与道士,从没见过有人用过真的法术。

        从胡晶晶的出现看来,这是一个有怪力乱神的世界。

        想想自己都是从乾六那拿到了上辈子的记忆,有神就有妖,这一点也不奇怪,张肃这辈子应该也不会是个普通猎户。从他与胡晶晶交手的情况来看,应该是一个厉害的道士。

        她早就打算在宋年回来之前启程,这样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上次听张肃说过,宋年大哥出差大概还有半个月就回来,算算日子也近了。

        可是这几日都没有联系上张肃,那家伙明明说要带自己去京城的,难道先走了?

        张巧儿怕冷,已经换上了最厚实的冬袄。她带着一篮冬枣来找芦玲儿。

        青红色的冬枣圆润饱满,村子里没有枣树,芦玲儿问:“这是去了青州城集市买的?”

        “对,昨日收到哥哥的信,要我帮他去青州城买些东西,他很快就回来了。我就是要来告诉你这件事。”

        “对了,你真的要去投奔你舅舅么?”巧儿有些不舍。

        “是呀,舅舅舅母都不会回清水村了,我总不能一直跟着宋婶子。更何况宋大哥也快回来了,我不能再给人家添麻烦了。”

        “也是……”巧儿似乎想到了什么。从竹篮里挑了一颗红色占多的冬枣给芦玲儿。

        她扭着臃肿的身子往芦玲儿身旁凑了凑了,抬头往屋子里看了看,宋婶子似乎不在家。

        “你怎么了,你这穿的太多了,别挤了,这台阶就这么大,我要掉下去啦。”芦玲儿一只手放在身侧撑住身子。

        “你觉得我哥怎么样?”巧儿贼兮兮的低声问。

        ??

        “难不成你想让我给你当嫂子?”芦玲儿一脸抗拒的问道。

        “这样我们就可以一直在一起了,而且我哥不好么?村里不少姑娘喜欢他呢。”巧儿不甘示弱,据理力争,世界上最完美的姑嫂关系要靠小姑子自己努力了。

        芦玲儿一向害怕张肃,看着巧儿瞪着眼看自己,不禁想到了张肃衣柜里那条自己的手帕还有穆宁对自己的种种手段。

        更怕了。芦玲儿一直摇头。

        一声冷哼传来。

        完了。

        巧儿回头向院门一看,”哥,你怎么回来了。”

        芦玲儿和张巧儿坐在菜圃旁边的小石阶上,背对院门,根本没看到张肃。

        一身黑底红纹劲装的少年大步流星地向菜圃走近,少年风华正盛,潇洒恣意,冬日暖阳照耀在他高高束起的乌发上,整个人都发着光。

        “明日一早就启程,你记得收拾好行李。”少年的垂下眼眸看着芦玲儿,似乎没有听到她们之间的谈话。

        芦玲儿有点愣神,巧儿推了她一下,笑嘻嘻的看着她心想,刚刚摇头摇的起劲,现在怎么还看着我哥看傻了?

        芦玲儿啊了一声。回过神来赶紧说:“好的。”

        少年的凤眼弯起好看的弧度,笑了。

        “行李少带点。”少年难得语气温和,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菜圃里脆生生的白菜,转身就走了。

        “你说你哥会不会听到了啊……”她的心跳的有些快,低低的声音还有些发颤。

        “嗯……谁知道呢。”巧儿看到芦玲儿脸上泛起了红晕,故意道。

        “对了,这次去京城找我舅舅,路途遥远,我挑出来了不少暂时穿不着地衣服和物件,你来看看,如果喜欢你就拿去。”芦玲儿拉着巧儿往屋子里走。

        “真不回来了?”

        “十有八九。”珍爱生命,远离你哥嘛。

        芦玲儿在晚饭时跟宋婶子一家告别。宋里正写了封信,托她路过青州城的时候给儿子宋年捎去。宋婶子满眼不舍,准备了一布袋耐放的干粮给她在路上充饥用。

        玲儿的行李还是之前从王寡妇那搬出来的箱子,不过里面少了以前在舅舅家用的摆件和薄衣服。

        添了一些适合长途跋涉的鞋子,蓑衣,还有新做的冬季衣服,至于母亲留给她的楠木盒子,她倒是想把首饰卖掉,可怕是除了京城,没有当铺能收,她只好带着了。

        这么一折腾,她的行李反而重了不少。


  (https://www.uuubqg.cc/97209_97209561/4180598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