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洪荒】桃之夭夭,满目星河 > 第23章 第23章

第23章 第23章


漫山遍野都是混着泥沙的水,洪流淹没良田房屋,百姓爬上高岗哭喊求救,水面越来越高,高岗之上几无落脚之地。

        秋水立于云脚,望着大地,洪流冲垮房屋,巨树倒塌,桥梁建筑成为废墟,山岗之上汹涌的泥石流奔涌而下,卷走了各种走兽。

        诸多仙者合力结起阵法抬高山势,满天皆是御剑的修士不断从水中捞起求救的百姓,有序地疏散群众,人们自发地互相照顾那些受伤的同伴。

        有位女孩紧紧抱在树顶等待救援,树下是湍急的洪水,她被困高树已有六个时辰,气力耗尽,身躯僵直,有些脱水。遍知急忙降云而下,将她送往最近的山上。山上许多人跌坐在一旁,一些人被脏水泡的浑身发白,伤口感染,因此高烧。

        遍知身上的丹药早已分发干净,面对这些人,他只觉力不从心。他和山上的其他同僚一起组织尚有余力的人搭建能够遮蔽风雨的蓬屋,合力伐树做舟,试图从洪灾中多搜寻解救一些人。

        秋水神女捏诀乘风,以其浩瀚神力分开洪水。她衣袂飘扬,四面腾起法阵,泛滥的水流退却,汇聚成一条宽广长川,向着东方下游奔腾而去。

        后世史书有记:“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遍知看着四野水流退却,雪衣的神女在天空中光芒昭昭,众人伏地,告谢神女出手,退洪涝,救众生。遍知也拱手向着神女的方向,默默拜了拜。神女回眸看向他,可那目光穿透云层,也穿过了他。她看的是大地之上挨挨挤挤的人们。

        从天空中向下看去,人如蝼蚁,乌泱泱地挤在一起,遍布各个山头。他不知神女作何感想,但这般混着污泥,狼狈不堪的人群,想是不怎么招人欢喜的,他亦如是。道袍沾满泥泞,他混在人群之中,有如酥饼上密集的芝麻,渺小得毫不起眼,也毫无风范与身姿可言。

        神女面上无波,挥袖落在他面前。他心尖尖上冒出一点惊喜,天地广大,四野遍布救灾的仙君,御剑的修士还在搜寻失踪的人们,神女从天而降,竟选择了他所在的这片山头。

        秋水神女落地开口,询问他现在百姓的情况如何。他低头回答,现下有许多生灵失踪,还有许多生灵受伤颇重,接下来他们还面临着食物、水源、居所等生存问题。山野之间那些留存下来的饥饿的野兽怕是要开始出没寻找食物。再过两日,那些死在洪灾中的尸首会开始变质,必须要小心处理,否则洪涝之后,疫病必起。

        神女开口:“洪水脏污,不可饮用,现在最急需的应是洁净的水源。”

        遍知点头,然天下之大,竟短时间内找不到一处干净的水源,地下的井水早已受污了,无一口井可用。

        秋水额心神徽腾起光芒,她从额心引出一抹精血,泛着银光的血珠在空中颤动,遍知只见神女面如金纸,唇瓣失色。她疏导洪水便已耗力良多,这抹精血又分走了她许多神力。秋水低声吟诀,血珠飞入青天,光芒大盛,只见从苍穹之上落下一条清澈浩荡的长河,长河浮在半空,穿破云雾,萦绕在各座山间。

        秋水声线疲惫,让遍知传音大地,令人们快快设法囤积河中清水。此河源于天水,她费力将天水汇聚,形成长河。

        遍知立时与同僚结起巨型传音阵法,十八位仙者起阵,将秋水神女之言传遍大地,一时间人们争相从长河中取水囤积。

        在万里之外,阴云翻滚,尚有诸多司战的仙者修士正在同翻起洪涝的恶蛟搏斗,河里漂着许多仙人的尸身,鲜血染红了这条宽广大河。

        山头之上,主文的仙人们正在对受灾的百姓们施救,各方来来往往,疲惫不堪。

        同僚无法多看一眼这悲壮的景象,奔忙于洪水间不停地救人令他无法保持应有的仙风道骨,他卷起道袍,坐在地上,对着苍天高问,为何世间多苦,民生多艰。

        遍知闭目叹息:“守静,你心念乱了。”

        秋水神女开口:“祸福相依,有无相生。为道曰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同僚:“无为?神者无为,眼见十方天地遍布苦难,却言七劫。”

        秋水未曾多言,遥望万里外的阴云战场,纵身而去。倒是遍知在和同僚说,世间百苦,这边遍地水灾,那边战场还在厮杀,海边的渔人在大肆捕杀,城中的贫民在酒肆旁乞讨。娲皇劳于案牍,洛神伤于恶蛟,河伯被迫东迁,秋水救人不惫,天地一熔炉,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

        秋水飞临万里之外,此地众仙结起天网剑阵与几条蛟龙相斗,御剑的修士们来往护阵。河水中死去的仙人尸身还在浮沉。众仙见神女驾临,瑞气腾腾,登时散开,留出一道。秋水袖中飞出水缎长绸,同庞大的几条蛟龙缠斗在一起。

        然而她此时已力有不逮,并非蛟龙对手,在她长绸被蛟龙绞碎,整个人被蛟龙甩尾击飞出去的时候,一股浩然神力接住了她。

        耳边闻得一声低沉男声:“秋水,起阵。”

        她安稳落地,只见身侧一道银白身影掠过,来人目如寒星,一柄银剑夺日月之光,劈开漫天乌云,乌发飘扬在身后,一剑封喉。蛟龙气绝,跌入水中。那人足蹬蛟龙,三步跃起,接过穿透蛟龙身躯的银剑,剑气不绝,斩向剩余的蛟龙。

        一剑霜寒十四州,来人是西方之主,主战的白虎神君。

        退下的仙官忙靠近秋水询问神女是否受伤,秋水连道无碍,让他们避开,起手设阵,避免前方诛杀蛟龙的战斗激起滔天水浪,再次淹没人间。

        她原先与蛟龙相斗,便担忧水患再起,处处掣肘,受伤颇重。她现下立于半空祭起阵法,众仙在法阵外执剑护阵,阵内为恶的蛟龙被一个个诛杀。

        遍知此时正在为百姓们熬煮汤药,洪水退后,大都会有疫病来袭。当锅里浓黑的汤药沸腾时,天空积聚起纷纷玄云,惊雷滚落,云层中似有璆磬金鼓声传来,飘摇的灵风拂遍群山。遍知骇然,只怕又有一场暴雨降落。

        只是不见落雨,而是从玄云中走出一位玄衣神女,神女轻盈落地,日月隐耀,无边星辉穿破玄云洒在她身上,她的面容掩在星辉里,乍阴乍阳,明明灭灭。玄色云烟化作她的衣裳,其上有着点点明星,云衣在身后飘扬,身上玉佩光彩闪烁。

        山间弥漫着水汽氤氲,遍知嗅得黄泉的气息。

        灵之车,结玄云,飘风先驱,涷雨洒尘,神女玄衣,九天而降,日月隐耀,万物肃杀。便是不识得这是哪位神女,遍知也知晓必是主宰生死的神灵。

        洪灾过后,尸陈遍野,引渡的神灵降世,收走亡魂,送进黄泉。遍知一时心生不忍,刚见生离,又闻死别,只盼这位神女能如千年前的秋水神女一般,动一丝恻隐之心,令无辜亡魂再见一眼亲人。

        这位神女却无动作,只静默环视天地之间,良久,她才僵硬开口,似是千万年未曾使用过言语,还不适应如何发声。她声线平直冷漠,只问一字:“哭?”

        遍知一时不知她此言何意,只觉她声线并无起伏,似是在纯粹询问,但不知她为什么疑惑。

        神女走至抱着幼儿尸体哭泣的母亲面前,静静地看着她,母亲眼中只有幼儿,哭声不止,身后的仙君被神女的威严所慑,屏息不言。同僚一时不忍,高声询问神女:“不知神女来此为何?收敛魂魄么?”

        神女回身,目光静默清冷:“不。”

        遍知心道,真是惜字如金。

        神女看向他,又言:“不。”

        遍知心间腾起疑问,不知她在和谁说话。

        神女皱了皱眉,似在努力组织语言,过了许久她才开口:“我并非惜字如金。”

        遍知心惊不已,她似乎能听见自己的心声。

        神女静然独立,看着他不再开口。他只觉莫名,又听见灵魂深处传来浩然如晨钟的声音。

        “他们为什么哭?”

        遍知连忙低头,以心声回答:“因为死亡、伤病与别离。神女,小仙昏聩,不知您名号。”

        神女:“吾名为夭,生于虞渊。”

        遍知方知这位便是先前秋水与洛神提及的那位刚刚化形的虞渊正神。督善恶,主杀伐,执审判,司寿夭。

        遍知:“神女此来,可是送亡魂往黄泉?”

        神女:“不,不必。亡魂终汇黄泉,今日至或明日至,并无不同。”

        遍知:“魂入黄泉,前尘尽忘,至于幽都,散为飞沙。他们生前痛苦,死后仍受折磨,唯有进入黄泉,方得解脱。”

        神女:“痛苦?为什么痛苦?”

        遍知:“发肤苦,心间苦,生离苦,死别苦。”

        神女:“苦是什么?”

        遍知垂了眸:“苦,痛也,忧愁苦恼,万千杂念。”

        神女深思了许久,摇摇头:“黄泉之中,亿万万亡灵嚎哭,他们总在叫苦,我日日听闻,却并不知晓何故。”

        遍知:“神女日日听闻黄泉亡灵的哭嚎?为何?”

        神女:“阴阳同生,虞渊黄泉本为一体,我生于虞渊,便是生于黄泉。自天地初辟,我闻亿万万亡灵悲哭,亦闻宇内一切生灵心声。我见亿万万种死状,知亿万万种悲苦,如浮萍微末,不过须臾,魂散事消。死生一瞬,凡人不见死生之外,不知天地之正,囿于一谷,譬如朝露,日出则晞,胡为悲哉。”

        神女回身,看着母亲怀中全无生命气息的幼儿,只言:“早晚都要别离的。”

        母亲抱紧幼儿,将头埋进他被水泡发了的冰冷且恶臭的尸体间:“神灵高贵,何知百姓苦。”

        神女:“苦么?”

        她抬手,掌心浮起光芒,光芒包裹住周边哭泣的人,他们身上的伤痛消失,饥饿的感觉不再,肿胀的尸体恢复成昔日模样,四野间有亡灵的阴影聚集,亡灵回归身体,死去的人又复活。

        那群人感受到失而复得的喜悦,抱在一起喜极而泣,神女看着眼前的一切又陷入迷茫:“苦已消,为何仍哭?”

        遍知连忙回答:“因为喜悦。”

        复生死者,消退苦厄的神力,是那般宏大而奇妙,便是四极之主也很难拥有这样的力量,而这位神女挥洒神力时如此轻描淡写,又毫不在意。便是再愚钝的痴儿,此时也知晓她的地位极其尊贵。

        那群神力照耀下的人,连忙向神女跪拜叩首,神女只言:“生命之喜,转瞬须臾。今日虽生,他日仍死,拜什么?”

        遍知擦了擦汗,神女真是泼冷水的一把好手。却见神女歪了歪头,伸手一点,那群人浑身冒出金光,惊雷滚落,砸向山头,神女抬头,伸手握住了雷电,她随手一团,将深紫色的雷电闪光绕成珠玉,丢给了遍知。

        修道之士成仙必经的九天雷劫,就这般轻飘飘地过去了。那群叩首的人未经修行,便莫名地脱离凡胎,飞升成仙,此后不经苦厄,寿命久长。

        山上的仙人们望着这边的景象,一时间心情各异。他们历经千万磨难才修成仙身,如今神灵一指,一群凡人便立地成仙了,这算什么。成仙倒不是问题,只是他们未经心性修行,突然飞升,绝非善事。

        神女又言:“脱离凡胎,不经苦厄,还会哭么?”

        遍知不知神女深意,却大着胆子直言此举不妥,倒不是为自己前世历经九劫才飞升而不平,而是担忧这些人此后心境混乱,反倒危害自身。

        神女:“天地一指,万物一马,你与我与他无异。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何谓害也?”

        遍知只能硬着头皮点头连称受教。

        神女又望向万里外的阴云:“有时我也不懂,为凡身时,欲求长生,已得仙身,却偏向死地。那蛟龙并非尔等所能敌,这洪水并非尔等所能避,人却总试图做非己所能之事,何也?”

        遍知:“一往无前的勇气,刺破阴云的善念,是吾等留存世间的意义。”

        神女:“意义?生死轮回,万事成空。无论神灵、仙人、妖兽还是蛟龙,尸身遍地,亡魂都将流入黄泉,构成黄泉汹涌的水流,流向九幽,然后消散成烟。我不解这份执着,也不解那超脱天地,永生不死的神灵,自知死路,却向死而行是为何。”

        遍知心下一惊:“敢问神女所言是哪位神灵?”

        神女淡淡回头:“那个白衣服的神女,我不知她名姓,一条长绸,舞于九天,约是某位水神吧。”


  (https://www.uuubqg.cc/50193_50193361/40926534.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