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快穿龙套也想求生 > 别人花好月圆,我在砌城墙(2)

别人花好月圆,我在砌城墙(2)


“啊啊啊”一户高门大院里,女人的惨叫声不停响起,满院的人随着声音更添了几许紧张。

        焦急等候在外的将军府老夫人快步上前,急急问道,“姑娘还是小子?”

        余小侯爷已满三十,如今方得子嗣,怕母亲不合心意,满府吵闹,连忙上前道,“娘,还没生出来呢!是女是男都一样,都是我们余家的根!”

        “放屁!”余老夫人冷冷地看着儿子,“我老余家女子祖传的神力,余家枪更是从来传女不传男,女孩才是我们老余家的根!再生个和你一样没用的小子么!除了联姻生女儿,你有什么用,连枪都端不动!”

        一旁的下人们皆静若木鸡的立在一旁,作为余家的家生子,他们早就习惯了余家与众不同的生子观念。

        说起来余家也是神奇,作为大荣开国功臣,居然往后几百年都备受帝皇信任,大军交在余家手中,那是从来不担心。

        而余家,也从不涉及皇位之争。当然,太祖皇帝早就祖训,凡是争抢皇位牵连到余家的皇子,直接取消继位权力。因此,余家在大荣,是非常超然的一个家族。

        要说为什么余家这么不一样,概因为,封建社会是男权执政,而余家历代神力只传女子!且余家代代单传,一旦两代不得女,余家堪比断根!

        且余家女成亲,向来只取平民入赘,从不与高门联姻!如此知情识趣,又没有夺位能力,试问哪个帝王会不宝贝这样的将领呢?

        言归正传,这就是为什么余老夫人,也就是真正的余老将军,这么不喜儿子的原因。余铁心如今四十有九,马上年过半百了,余家却仍没有接班人。

        事实上,不只是余家压力大,当今圣上也心急的很,要不是余家太古怪,一代只有一子,相信皇帝都恨不得分余家几个孩子了!

        毕竟再多的儿子,也抵不上一个忠心耿耿、永不反叛的将军啊!

        如今,余家的第三代,如果还不是女孩,等到余老将军死了,余家的枪法断代了,就算之后再生出女儿,那学不到枪法精髓,余家也就真算是断根了。

        这不,一听说,余家少夫人要生了,皇帝直接来个大赦天下,盼女之心,何其坚定!何其强烈!

        “啊啊!”随着产妇最后一声惨叫,“哇哇哇”婴儿响亮嚎啕声响起。

        “生啦!”里面的接生婆欣喜地冲出来回禀,“将军,少夫人生了个小将军啊!”

        闻言,满院子的下人也都大大松了口气,作为余家的家生子,如果余家没有继承人,那他们的前路就不知道落在哪里了。

        余铁心听到生了女儿,一时间是老泪纵横,“还得是将门虎女啊!这秦云人是差了点儿,这生孩子还是有大用的啊!果然还得圣上眼光好啊!选了这么个能人赐婚给余浩,不然我这大孙女还不知能不能见到呢!”

        说完,余铁心就等不及进去看孩子,余浩见母亲心急,知道自己不得母亲喜欢,也不急着进去。

        微微一笑,吩咐了下人马上去禀报圣上,也没进门,径自去给妻子女儿准备要用的东西了。

        “报!”

        宫中一小太监一路小跑,喜的牙不见眼。

        大太监宋福见了,就知道有好事,忙拦下人。

        拿腔作势道,“跑什么呢?宫中是你一小黄门能乱跑的!出什么事儿了?”

        小太监明显年岁不大,但为人却是精明的很,知道自己忤逆不了眼前的太监头子,连忙点头哈腰道,“爷爷,小的有罪,小的知错。这不是底下人来报,余老将军家抱了个大闺女,小的想着圣上和爷爷正着紧这事儿,一时得意忘形,忘了规矩啦!”

        果然,宋福没有为难他,全部心思都放在余家终于生出个女儿这件事儿上。

        要知道,为了余家没女儿的事儿,圣上也忧愁多日了。

        虽然不知道历代皇帝为何如此重视余家,甚至不惜大赦天下。但如今圣上终于得偿所愿,这报信儿的活,当然得他宋福来做了。

        因此都来不及理会小太监,不耐烦的挥挥手,赶忙掸了掸身上可能存在的灰尘,快步走进了政务殿。

        大统帝宋衍正在批阅奏折,听到声音一看是宋福,刚皱起的眉头缓缓放下。

        宋福见皇帝发现自己了,这才轻声细语道,“圣上,余府来报。”

        “如何?”宋衍刚毅的脸上看不出一丝表情。

        “生了个女儿。”

        “哈哈哈!好!好!好!”大统帝一扫前几日的阴霾,脸上带出了明显的笑意。“这丫头,不枉朕大费功夫,大赦天下。宋福,传人拟旨,朕赐其名,余天赐!”

        正此时,外面又有太监来报,得了准许,也不敢抬头,颤颤巍巍地跪在门口,“圣上,丽嫔……丽嫔娘娘生产时间太长,小主子胎死腹中。喜大伴已经管控延禧宫了,正等着您旨意呢。”

        大统帝闻言垂眸,“再赐镇国长公主之位,良田万顷,封邑……封邑还是算了,毕竟只是臣子女,就这些吧。”

        说完,才对小太监道,“去叫人清路延禧宫,朕一会儿去看看丽嫔。”

        “是。”小太监应声退去。

        宋福也见怪不怪的叫人拟旨,毕竟历代皇帝对余府的封赏都是如此,亲自命名,亲封长公主,荣国人民早就习惯了。


  (https://www.uuubqg.cc/74083_74083678/42039435.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