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惊蜕 > 第24章 新居

第24章 新居


沐菀没来之前,想象过菱卫会是何等威严肃穆,亲眼见了,却发觉不过是一个大了些的宅子,有许多的厢房,一个宽敞通亮的庭院,院子角落里放着一个黑漆木架,上头横着十八般武器,刀枪剑戟,以及一些沐菀叫不上名字来的兵器。

        沐菀被分到的是西南角一间小巧精致的木屋,里面虽然简陋,却十分干净,临窗放着一张木几,陈列着数十本公案文书。

        沈郡站在沐菀前侧,目光瞧瞧打量她的神色,这个屋子是特意空置出来,由他亲自打点。屋子虽瞧着不出众,却胜在清净,离用膳之地只有几步路的距离。屋子邻着一片竹林,穿过这片竹林,只需敲开一个落了锁的铜门,便是庆卫的居所。

        “瞧着可满意?”

        问话时沈郡有些拘谨,生怕委屈了这个高高在上的明珠。

        沐菀自然满意,只要远离沐府那些让人头大如斗的事便是让她住柴火房,她也心甘情愿。

        “多谢沈大人,这个屋子清雅幽静,别有一番风趣。”

        接着沈郡便引着沐菀到菱卫练兵、习书的地方瞧了一会儿,又叮嘱了些要注意的事,念及公务要忙,让沐菀乖乖等候,自己便先行离开了。

        沐菀等了一会儿,发觉偌大的屋内除了几只飞到底下投食的小雀儿,连个人影也没有,她忐忑的等着,猜测着菱卫中那些女侍卫的模样,不由自主将人与话本中的女大王对上了号。

        待瞧了真人,沐菀才知自己错的离谱,菱卫的女人并非高大威猛,凶恶恐怖,仔细瞧去,她们与闺阁女子也没有什么差别,只是眼睛明亮了些许,脚步轻快,显得格外飒爽。

        这伙女人们先是稀奇的打量了沐菀一会儿,随后雷厉风行的替沐菀打理房子,待嘱咐完了紧要的事项,跃跃欲试起来。

        “这位沐姑娘擅制面具,并不会武功,你们这帮没轻没重的,可得小心些。”一位俏丽的女子轻声调笑。

        其余的女人们纷纷收了手,识趣的作鸟兽散。

        “这是怎么了?”

        “约莫是想起在我身上栽的跟头。”女子轻笑,挽起衣袖,笑盈盈的拿出一盘五彩斑斓的东西,亲昵的对着那个团状物道:“都过去这么久了,没想到这帮女人还这么怕你。小黑,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改日多与她们亲近亲近,可别真成了万人嫌。”

        沐菀这才瞧清,女子手里拿的竟是一条蛇,小蛇颜色极艳,吐着鲜红的蛇信子,沐菀虽没有饲过蛇虫鼠蚁,但光是瞧着那艳丽的斑斓,便已经猜出这蛇毒性极强。

        “我是菱卫副统领青岚,统领被庆卫拉去帮忙去了儋州,怕是过几日才能回。你是沐菀吧,我知道你,听说你擅制面具,可真是心灵手巧,菱卫里就缺你这样的人,要是有了你,日后需要□□,便再也不用去庆卫讨巧卖乖。”

        青岚笑眯眯的说着,眼睛眯成了一道细线。

        纵使菱卫的一切与她想象中的有千差万别,出过几次任务后,除了头几次为了满足众人的好奇心,□□时出了岔子,做出一个只有一只眼睛的面具,被大家取消一番后,便也极为顺利的融入了。

        菱卫创立之始,便是为了协助庆卫做些不宜男子出的任务,不过许是庆卫青州一事功劳甚大,京里蛀虫不敢轻举妄动,一连数日也没被探出几个贪腐、谋逆的倒霉鬼。

        于是乎菱卫从原本协查贪腐、缉拿大盗沦落为处理京中贵妇之间鸡毛蒜皮的小事,不是帮哪家侯夫人找被夫君金屋藏娇的外室,便是捉拿在庙会上踩伤国公府小姐的真凶……

        这日沐菀与菱卫众人打道回府之际,远远的便瞧见两个人鬼鬼祟祟的对着不远处的一个麻袋念叨着什么。

        “光天化日之下,竟有人这般胆大,竟敢堂而皇之伤人!”菱卫中有人坐不住了。

        青岚懒懒的扇了一下扇子,“哪有人会那般鲜亮,不过是两个农人打到一只野鸡,不知如何分配吵闹起来罢了。”

        菱卫众人也是被京中的小事磨平了脾气,个个口干舌燥,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欲多留。

        沐菀头次上任,见众人无心再管,便以自己想亲眼见见野鸡的借口留下张望。

        不远处二位农人打扮的人抹了一把汗,长满胡子的脸上满是不安,“小姐这几回吩咐的事越来越怪了,前几日让我们挖了陷阱,好不容易逮了人,这会儿却让我们将人救上来。”

        另一人道:“我没做过亏心事,一会儿这人醒了要谢我们搭救之恩,我可绷不住。”

        “依着我说,在苏小姐手下做事终究有风险,苏涉跟了苏小姐十几年,失手了便让苏小姐夺了命。咱们若出了岔子,还不知会被如何处置。”

        “这人瞧着是个皇亲国戚,若是发觉我们做的事,倘若追究起来,可是要灭九族的。”

        两人对视一眼,从对方眼里看出退却之意,尴尬一笑,旋即拿了自己的农具,飞速的跑了。

        沐菀见农人走了,不明所以,往前走了几步,发觉那麻袋中装的竟是一个人。

        那人双腿被套在麻袋里,上身穿着一袭鲜亮的绸衣,衣衫已经破旧,尚带着血迹,显然这人身受重伤。将人扶的靠坐在大石上后,小心的剥开麻袋,只见那人右足上竟有一个硕大的血痕,从伤口的形状上,沐菀辨认出这人许是被兽夹夹伤。

        沐菀仔细的给这人上了金疮药,见这人悠悠转醒,便道:“老伯,你脚上有伤,此时动不得,待我为你上完了药,我便唤你家人来接你。”

        老者念出了几个字,沐菀知道地方之后,便欲寻人去了,临走时见老者额上满是汗水,寻了几片宽大的叶子以作遮挡之用。

        不多会,一队侍卫如临大敌的将老者抬上马车,老者抬手,止住驾车的侍卫,道:“恩公可否留个名姓?”

        沐菀轻笑着摇头,“只是小事,老伯不必挂心。”

        沐菀怕盛情难却,说了几句,便告辞了。

        待到出了山,见日头西斜,沐菀提了一口气,糟糕,一来一回耗了太长时间,竟连菱卫的规矩也忘了。

        沐菀一路不敢停歇,小跑着回了菱卫,见大门未关,先是一喜,随后见到门缝愈来愈小,也顾不得喊,一路狂奔过去,待冲进门后,身子泄了力,往下倒去。

        沐菀闭紧双目,只听一片嘈杂,睁开眼发觉自己竟倒在沈郡怀中。

        “天呐,小菀太可怜了,竟然倒在沈大人身上了,也不知她身子骨结不结实,够不够摔?”

        “青岚,你可别摸你那条小破蛇了,今晚上赶紧给小菀把跌打损伤的药都备出来。”

        菱卫之中一片嘈杂,庆卫却早已见怪不怪,若不是顾忌菱卫之人,都想买几捆烟花点燃了庆祝。

        “头儿居然真将沐姑娘带进菱卫了。”

        “有沐姑娘在,头儿以后没准不会那般绝情。”

        “我们庆卫风里来雨里去这么多年,终于有个可心的嫂子了。”

        沐菀没能听清众人念叨的话,但在大庭广众之下扑到一个男子的怀抱中,这也足够她面红耳赤了。沐菀耳朵尖红的滴血似的,道了一声谢,回到菱卫当中,心不在焉的听沈郡皱着眉嘱咐着什么,直到最后人散了,才后知后觉的跟在青岚身后。

        “沐姑娘留步。”

        沐菀闻的身后有人唤自己,还不等细究青岚面上露出的担忧同情之意,便瞧着沈郡身边一个白皙的小侍卫拿着一只蘸足了墨的笔在纸上勾画了几下,“沐姑娘今日回来晚了,坏了规矩,这个月的银子要扣去两成,以示警戒。”

        小侍卫说完便走了,沐菀头一个月的银子还没等到手,便被扣去两成,心里闷闷不乐。

        “今日是怎么了?”

        “在山中瞧见一个老伯,帮他治伤,路上耽搁了时间。”

        沈郡微微垂下了眸子,“这几日过的可还适应?”

        在菱卫里饱受众人荼毒的沐菀此刻看见沈郡,心中无比复杂。

        二人初见之时,她已领略过沈郡拒人千里的冰冷,因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倒也不怕他,之后落难几经沈郡搭救,心里便存了一份感激之意。

        如今入了菱卫,才知沈郡的厉害,原来这人在十七岁时便已独当一面,办了数个大案,成为圣上的得力宠臣。原本她以为顾离待沈郡恭敬是因为惧怕他官威的缘故,到了菱卫之中后,她才发觉,这里的人是将沈郡当作神邸,与其说怕,不如说是敬。

        她也是菱卫的人,见着沈郡不能免俗,下意识的坦白道:“白日里练功太多,腰痛胳膊酸,夜里睡不好觉。以前没走过这么长的路,脚也磨破了。还有那制面具的针法,有几处忘了,怎么也弄不对……”

        连沐菀自己也不知道,见了沈郡之后,她竟有这么委屈要说,絮絮叨叨说了一大通,最后连自己被扣掉的那二成银子也拿来说了一通。

        沐菀说了多久,沈郡便听了许久,盯着她泛红的眸子,看着她鼓着脸委屈巴巴的说着自己遇到的事,看着她慢慢恢复平静,看着她平静过后又生了几分羞恼后悔的面庞。

        沈郡从怀里掏了几瓶药,“这瓶,抹上几次,身上酸痛便可解,这瓶可疗养你的脚伤。”

        沐菀怀里忽的多出一大堆东西,其中还有一枚不太起眼的碎银,“这是?”

        “你今日虽然晚归,却救了一人,晚归之过已罚,银子是救人之赏。”

        沐菀算了一会儿,发觉这碎银正是被扣掉的二成月银。她望着沈郡愣了一下,随后脸上露出一个无比灿烂的笑。

        虽然说得冠冕堂皇,可若是说得不好听一点,这位冰冷绝情的沈大人似乎在徇私?

        若在青州,没准沐菀已经取笑开来了,然而这会儿她心中却暖洋洋的,像是住进了一颗小太阳。

        沐府中,春熙捧着荣亲王送来的拜帖,小声恭维:“姑娘,荣亲王府里给咱们府上下帖子,明日老太妃设宴,邀京中众女去府上赏花,席间必要赋诗,姑娘定能拔得头筹。”

        苏敏敏百无聊赖的翻着一本高价买来的诗集,“不过是几个治咳疾的丸药,便能让王府这般礼重,救命之恩,想来更令人期待了。”

        “这会儿事情已经妥当了,他们在老王爷身边留下能证身份的线索,待姑娘明日入了王府,老王爷便能知道姑娘是他的大恩人。”


  (https://www.uuubqg.cc/72312_72312552/40383543.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