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千风水师 > 第207章 又见灵异

第207章 又见灵异


  龟叔接着言道:“话说百余年前,我和小青代表老蛟王去鄱阳水府,恭贺鄱阳龙宫大公主的新婚大喜。在返回的途中,见过巨龟伤人,和你所说的场景一般无二。

  只不过那次,此龟所害的乃是成人,并非孩童。当时它所幻化的,并非是一个巨龟的外形。而是在一个沼泽地区的遍地黄金,毕竟成人的灵智远非孩童可比。

  我二人看到此景,迅速追击而去,可是依然没有救下那些凡人。唉,这东西来无影去无踪的,实在不知道它是如何带着那些人离开的,想找它却是难办呀!”。

  洪涛听后若有所思,而后又开口问道:“这个巨龟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为何要到处迷惑陷害凡人呢?二位可知道这其中的一些缘由”。

  听到他的问话,小青答道:“这个还是妾身来告诉你们吧。龟大哥是个直性子,不爱寻根问底,什么事情对他来说,过去也就过去了,向来不放在心上。

  我却不同,遇到什么事总想找出答案。于是,回到水府妾身开始遍寻典籍,看能否找到有关此物的记载。真别说,经过多方查找,我还真的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

  道友应该听说过海市蜃楼吧,那些在大海和沙漠中偶尔出现的虚幻场景。

  典籍曾载,大漠中的旅人在极度断水时,偶尔会遇到一些绿洲,而后拼命的向前跑,直到最终,渴死也无法走到地方。

  这便是蜃景,不过此事有时候是自然现象,有时却是蜃所为。蜃便是龙生九种的其中之一,诡计多端,善于变幻出幻象迷惑世人,从而吸收他们的魂魄来增强修为。

  不过这东西本身就是一条恶龙,数量极少,后又被修道士,天神斩杀了一些,再加上龙族的举族迁移,如今可以说蜃已然绝迹了。

  蜃一般只会在大海或者沙漠中存在,很少有在平原山地等其他地方出没。而我要说的便是另外一种东西,他们经常在山林湖泊,平原丘陵处游荡。

  或幻化成巨龟,或是其余的什么场景,但由于它的本体便是龟形,故而幻化成龟的情况多一些。因此妾身便称其为蜃龟,毕竟它和蜃实在是太像了,只不过,这东西好似连肉身也不放过。

  真不知道它是如何将那些人带走的,或者说它的身体内部存在着一个很大的空间,谁知道呢?大千世界,奇异的怪事真的太多,谁也无法尽知呀!”。

  说完小青化作一声叹息,洪涛听到她的讲解,亦是若有所思的点头。其余人也都是不由自主的点头,看他们的表情,好似对这位青姨所讲的蜃龟,还是特别感兴趣的。

  就连那位墨蛟小王子,听后都是两眼放光,显然他也是第一次听到有关蜃龟的解说。最后洪涛的内心悠悠一叹,看来想要寻找这个东西已然不易了。

  洪涛又向青姨请教了几个问题,二人便再次躬身告退,离开了黑龙潭水府。通过向那个小青的询问,洪涛知道这个蜃龟,很喜欢在水边设立幻象。

  看其总是攻击凡人,本身的修为应该不会太强,最麻烦的就是速度,还有那种近乎于虚幻的身体。听小青的意思,这种蜃龟,整个世界上绝对不会超过三只。

  关于蜃这个东西洪涛还是了解过一些的,《说文》中就曾云:蜃,雉入海化为蜃。《国语·晋语》中也曾载:小曰蛤,大曰蜃,皆介物,蚌类也。

  由此可见,小青将此物叫做蜃龟,是再合适不过了。突然间洪涛又想起了在民间游历时,曾听人言起过的诡异现象。

  凌晨不见日月之时,突现河堤岸边,突兀的耸起数十丈高,或许这种现象,也与那所谓的蜃龟有关吧。只不过此时他或许正在休息,设立环境亦是为了吓退凡人,使其免被打扰。

  洪涛觉得有这种可能,对于蜃龟之事,洪涛也只能随缘了,若是下次遇到,一定尽力拿下它。二人离开水府后,天色已经是傍晚时分,初春的天气,吹着和煦的春风,这种滋味,也是特别美妙。

  如今的路途上有龙源这小子陪伴,解闷,洪涛的内心特别知足,连日来的孤独,也是一扫而空。小家伙的性格有点随单蝶影,偶尔的一些举动或者言语,也会让你哭笑不得,或者捧腹大笑。

  二人在和谐欢快的氛围中赶路,在游览名山大川的同时,他们之间的感情,自然也是越来越深。

  赣州简称“虔”,别称“虔城”,也称“赣南”,是中国七十个大中城市之一。位于江西省南部,是江西的南大门,有着2200多年的建城史。

  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千里赣江第一城、世界钨都、稀土王国、堪舆文化发源地等美誉。大明洪武十八年,江西分为5道,赣州、南安2府均属岭北道。

  今日赣州地界发生了一件奇事,民众无知,不明其缘由,便将此事上报给了官府。州府大人郑逢春接到百姓举报,对此事也是异常重视,派出捕快衙役连夜巡逻,一定要寻找出真相。

  说起此事,乃是一个醉鬼,回家时的路上无意发现。此人名唤董青,嗜酒如命,四十大几的人,依然整日醉醺醺的,沉寝在如梦似幻的生活中。

  试问又有哪家的姑娘愿意跟他,过那朝不保夕的日子呢?也就指着祖上留下的一点福荫,勉强过活。这一日,董青又是喝的酩酊大醉,不过倒也能勉强行路。

  于是,他出了酒馆,摇摇晃晃的往家走去,一路上不断的唠叨着,只有他自己能听懂的醉话,或者说连他都不一定知道,自己到底说了些什么吧。

  此人走着走着,感觉好似越来越荒凉。他知道肯定是走岔道了,于是嘿嘿怪笑了两声,便准备折返。没想到就在这时,让他惊奇的一幕,出现在眼前。

  身前不远处的一个小干坑之中,居然突兀的从地下升起一个巨大的火球。具体是不是火球,暂且不论,反正他是这么认为的。

  火球升起后,迅速的向前方飘去,此人看到这个东西,顿时惊了一下,酒意一下子消失了大半,瞬间清醒了许多。他虽然心下恐惧,但还是抑制不住好奇心。

  于是,他的酒意又消散了不少,快步追踪火球而去。可是,以他的速度纵然是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法追上这个东西。最终,累的气喘吁吁,只得停了下来。

  不过,他也不是全无收获,默默记下了火球飘去的方向,以及他一处追踪的路线,还有火球升起的地方。按他的想法,此物断然不会就出现一次,明日说不定还会从此处升起。

  第二天,此人再也不敢喝酒,并且找来了许多帮手,向他们将此事说明。虽然大多数人都认为他说的是醉话,但还是有一些胆大好奇之辈,跟随他前来。

  还是那个时间,一群人站立在那处干坑之前,默默的等待着。很快,月上中天,万籁俱寂,火球如期而至,再次从坑中升起。

  毕竟人多,大家纷纷压下心头的恐惧,兴奋的追踪而去。可是这东西的速度实在太快,即便这么多人,还是追击不上,最终仍然没有看到,火球到底消失在了何处。

  然而,人多还是有优势的,在众人齐心下,还是隐约看到火球向一处稻田飘去。只不过无法确定出具体的位置罢了,毕竟那里的稻田还是挺多的。

  众人自然是不死心,接下来的两天之内,又来了一批人,追击这个东西。现在经过大家的确认,再也没有人怀疑董青之言,纷纷过来凑热闹。

  结果很遗憾,有时候并非人多就能将事情办好。两天下来,大家都是精疲力尽,再也没有兴致和力量追击了。最后,有人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报官,让官府派出高手追踪,说不定就能揭开真相了。

  这个主意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便发生了先前的一幕。郑逢春对此事异常重视,他认为这说不定是个妖物,一定要想办法将其消灭,以防危害民间。

  可是事与愿违,尽管这位郑大人派出了衙门中的高手,来承办此事,但还是没有追上这个东西。也不知道怎么回事,那个东西与后面所追之人,总是保持一定的距离。

  不管你的速度如何了得,根本就无法接触到它。还有一点更让郑逢春奇怪,通过下人的禀告,说此物虽然是个大火球,宛如一个小型太阳,但却让人丝毫感觉不到热量。

  真是奇哉怪也,他不由得感叹: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呀!衙门之人连续追了三个晚上,此物依然是在固定的时间,从那里照常升起。

  就如同是每天旭日东升一样的规律,谁都拿它没办法,只能望洋兴叹。于是,郑逢春对此也是无奈的放弃了,经历了半个月,此物好似凭空消失,再也没有出现过。

  如此一来,这位州府大人就更加奇怪了,派人在那个地方守了三夜,结果这东西还真的就这么不见了,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州府的烦恼暂且不论,且说这一天乃是艳阳高照,一个农妇正在稻田里劳作。

  (本章完)


  (https://www.uuubqg.cc/58_58423/310139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