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春秋狼烟 > 第六章 父子论政

第六章 父子论政


  在一片屠杀之中,一年的时间也走到头了。

  就在大家热热闹闹庆祝新年,觥筹交错的时候,赵鞅一个人默默的走出屋子。晋国的冬天北风吹卷着雪花在树枝上翻滚,门前的梅花树在北风中左右摇摆,刚刚落下的雪花,很快就被北风吹走了。

  望着这株风中摇摆的梅树,赵鞅的眼睛突然间有些湿润,“董公啊!一晃之间你已经走了这么多年;你若在世,我怎么会有如此多的忧愁。”

  那一年董安于自杀的时候也是一个冬天,他的鲜血染红了庭前的梅花。

  “年年梅花开,董公却不在。”赵鞅喃喃自语。

  “父亲大人,您是不是想董公了?”赵鞅转过身,看到赵无恤和韩俪夫妻俩已经站在自己身后,“哦,是无恤啊!你看看,今天的我们在这里热热闹闹的庆祝新年,董公却已不在人间,我怎能不想?”

  韩俪浅浅一笑对赵鞅道:“父亲大人,外面寒冷,还是到屋里暖和暖和吧!”

  见儿媳如此善解人意,赵鞅露出一丝笑意,跟着二人回到大厅,大厅里太子赵伯鲁正在和赵罗等人正喝的高兴,见父亲等人进来,便跑过来给他们敬酒。

  赵鞅端起酒樽与家人一一喝过之后,再次起身回到书房。国家的事情太多了,借着过年的时节,他想一个人静静的想一想。

  赵鞅心不在焉的神情引起了赵无恤的注意,看到父亲再一次离开宴会大厅,赵无恤感到父亲真的有什么心事,于是便悄悄的跟着来到父亲的书房。

  书房里,赵鞅正一个人静静的坐在榻上。

  “父亲大人,您有心事?”赵无恤轻声问道。

  赵鞅微微点头,“你怎么不和他们玩了?”多少年了,赵无恤一直没有资格跟赵伯鲁等人坐在一起吃饭。经过晋阳之战后,赵无恤用自己的能力终于赢得了赵氏家族的认可,终于可以跟家人坐在一起用膳了。特别是当赵无恤娶到韩氏的公主韩俪之后,家庭地位明显有了更大的提升。

  “我见父亲心不在焉,便过来看看,父亲您没事吧!”赵无恤关切的问道。

  “没什么,我只想一个人静一会儿。”

  “父亲若真有心事不妨说出来,孩儿也可以为您分忧。”

  虽然赵无恤很是真诚,但是赵鞅所思考的都是大事,即便是说给他,他也不一定能懂。

  望着赵无恤一脸的诚恳,赵鞅稍稍迟疑了一下问道:“过年了,看过你母亲没有?”

  多少年了,赵鞅很少这样关心翟氏,今天却在突然之间问起,这多少灵赵无恤有些感动,“谢谢父亲关心,我看过了;还与俪儿一起陪母亲吃了晚饭。”

  “哦,俪儿也陪你母亲吃饭了?”赵鞅吃惊的问道。以韩俪出身世家,竟然愿意陪同翟氏一起吃饭。

  赵无恤点点头。

  听完之后,赵鞅没有说话,指着身边的坐榻,“坐下吧。”

  赵无恤在赵鞅身边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赵无恤坐下之后,赵鞅问道:“无恤,谈谈你对当前晋国的看法。”

  “在父亲的领导下正在蒸蒸日上。”赵无恤想都没想的说道。

  赵无恤恭维的话语令赵鞅稍稍有些不悦,“我要你说实情,不是让你拍马屁。有什么看法直接说出来。”

  “既然父亲如此,那孩儿就实说了。我先说说当下的晋国有利的一面,就是父亲的执政之后晋国摆脱了六卿执政,权力分散的局面,政权已经稳固。”

  “嗯---,有些道理,那你再说说我们晋国面临的弊端。”

  “我们当今的晋国存在着六大弊。一是政出私门,近百年来晋国的政治一直是由六卿或者六卿中的几个人说了算,国君仅仅成了名义上的君主,各卿上台后只考虑本家族的利益,根本就不考虑国家的利益,如此以来,很不利于晋国的发展;二是土地兼并严重,目前我们晋国的国土已经基本被六卿分割,属于国家的土地已经少的可怜,造成了个人富有,国家贫穷;三是军队混乱,杀敌多者,没有得到应有的军功,而贵族子弟不管怎么样都会在军队中谋取高位,致使军队的战斗力减弱,若再不加以改正,迟早有一天晋国会被其他国家消灭。”

  赵鞅听着赵无恤的分析,不断的点头称是。

  “四是人才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由于晋国是六卿执政,各类人才不能很好的为国家服务,即使像孙武那样的人才到了晋国也未必能够发挥才能;五是法度不明,同样是偷盗,在韩家可能会被处死,而放在智氏家则会被判罚金,到了魏氏也有可能会被流放;六是经济发展缺乏后劲,我们现在实行的土地政策是土地归六卿和其它贵族所有,真正劳动却是这些家族的农奴或者家奴,生产的多少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所以生产的积极性肯定不高。以上问题种种实在是严重的制约了晋国的发展。”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的话,赵无恤都有些累了,稍稍喘了口气,赵无恤道:“父亲大人,不知道孩儿说的对与不对?”

  “好---,你说的太对了。”

  赵鞅不觉得对着赵无恤高声赞道。

  赵无恤一口气能够将晋国所有的问题说的如此清楚明了,这确实让赵鞅感到意外。

  赵鞅愣愣的望着这个庶出的孩子,心想别看这小子平常不言不语,关键时刻,看问题竟然会这样的精准,“无恤,这么多的问题,你是这么想到的?”

  “孩儿乃是庶出,出身低微,平常多与普通百姓接触。接触的多了,自然见识的就多一些。以上情况孩儿也只是以实据报,并没有太多的思考。我说的是否合父亲大人的意?”

  “你说的太好了,好多事情就连为父也没有想到。”

  这个孩子对晋国太了解了,有的问题连赵鞅自己也没有想到,他竟然都想到了,看来以前还是小看这个长相难看的庶子了,怪不得姑布子卿先生说他可以担起赵氏的大任。现在看来他真的没有说错啊!

  赵鞅站起身,望着外面黑洞洞的夜空,心想要是赵无恤是个嫡长子该有多好,哎---,不要说他是嫡长子,哪怕只要是个嫡子,赵鞅也会毫不犹豫把赵氏太子的位置交给他,可是他却偏偏是个庶子,而且还是地位低下的庶子。一旦要立他为宗主,赵氏的其它成员肯定会极力反对。

  一想到平庸的长子赵伯鲁和能力超群的赵无恤,赵鞅的心里就犹如针扎一般。

  屋外依然是喝酒划拳的声音还有雪落的寂静。

  赵鞅起身在屋里踱着步子,良久说道:“无恤,你说的都对,父亲就明确的告诉你,我准备在晋国实行改革,以改变当前晋国存在的弊端。这个事情已经困惑我多年了,当年我极力反对六卿制度也是出于这个目的。但是要想改革,可是由谁来推行,我一直拿不定主意。你应该知道这个替我推行新政的人选非常重要,一旦推行肯定是阻力重重,选错人将会是满盘皆输。哎,要是董公在世将是不二人选。可惜啊!”

  听完父亲的话,赵无恤稍稍想了想说道:“我可以给父亲提供一个人选或许可担此大任。”

  “哦,说出来看看。”

  “阳虎。”

  “阳虎?”这个名字一出口,赵鞅就大吃一惊。

  “怎么会是他,此人人品太差,一旦担此大任定会招致众人的反对。”

  “但他有能力,有胆略,更具有从政的丰富经验,父亲若用此人定会取得成功。”

  赵鞅低着头在书房里走来走去,许久才说道:“你说的不错,推行新政或许正需要这样的人。”


  (https://www.uuubqg.cc/58_58422/3100745.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