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春秋狼烟 > 第三章 刀下见菜

第三章 刀下见菜


  走出晋国大殿,赵鞅即刻带着韩魏智三家宗主以及几名重要家臣直接来到中军大营。他知道现在锅已经揭开了,如果不及时安抚这些将士们,以后的事情真的就很难说了。当下他首先要做的就是如何安抚那些即将被重新进行编制的中军将士。

  新任的中军将赵鞅突然之间来到中军大营,令将士们很是意外,“大人,您怎么来了?”中军司马邮良有些惊异的说道。

  “今日无事,过来看看将士们。你去不百夫长以上的将士们都召集到这里来,本将有话要跟他们说说。”赵鞅等人坐下好后,对邮良说道。

  “诺---”

  不一会儿,百夫长以上的将领们都来到了中军大帐,“末将拜见各位将军。”诸位将领进帐后对着赵鞅等人拜道。

  “诸位将领快快起身。”找赶对诸位将领说道,“诸位将士,今日把大家召集过来,一是好长时间没有来看望大家了,今日借着这个机会来看望看望大家,向大家问声好;另外一个意思就是晋国要进行改革了,打算把现在的三军六卿改为二军四卿,对于这件事,我和几位大人想听听你们的意见。”众人到齐之后,赵鞅说道。

  啊?

  要把先轸的三军六卿改为二军四卿,剩下的人怎么办?

  赵鞅的话犹如晴天霹雳,一下子把在场的将士们打击的摸不着头脑,几百年的三军六卿制度都要改了,将士们不由得纷纷议论起来。

  韩不信见状说道:“诸位安静一下,请执政大人把话讲完,大家再议论不迟。”

  听完韩不信的话,中军将士稍稍安静下来。

  于是赵鞅说道:“想必大家都在议论裁撤那一军吧。那我就明确的告诉大家,下一步将要裁撤中军;把中军合并到上下两军中去。”

  中军的将士们更加惊异的望着赵鞅。

  “将军,中军可是晋国的主力军啊!更是将军你一手带领的军队,为什么会是中军呢?”

  “怎么会是中军,难道让我们回家去种地,那我可不答应。”

  “中军都没有了,我们可怎么办?”

  ??????

  中军帐里,将士们的议论声此起彼伏。

  对于将士们的议论或者是愤怒,都在赵鞅和三卿的预料之内。

  毕竟发生如此大的变故,不让人家议论,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过了一会,将军们的议论稍稍平息了一些。

  赵鞅再次说道:“诸位将军,裁撤中军乃是晋国军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方向,但请大家尽管放心,在这一过程中,我和几位大人一定会充分考虑好大家的去留问题,绝对不会让大家的利益受到损失的。”

  帐内的将官们屏神静气的望着赵鞅,等他的下一步安排。

  “听了我刚才的话,大家是不是都在想两件事,一是在想为什么要裁撤中军,而不是上军或者下军;那我就明确的告诉大家,裁撤中军是因为我赵鞅是中军的统帅,只有拿我自己的中军开刀才不至于发生大的变故;第二,就是大家最关心的大家的去留问题,刚才我已经说了,现在我再明确一次,中军裁撤之后,大家一个都不少的编入新的上军和下军,而且上军就由我本人担任上军将、韩大人任上军佐,而下军将由魏大人担任下军将,智大人担任下军佐,大家的待遇和编制一概不变,原来是百夫长的继续担任百夫长,原来是千夫长在新的军队继续任千夫长。对于我这样的安排,不知大家满意否?”

  不管那一次改革,大家最关心的事情还是人的利益问题,只要大家的利益不受损失,他们才不管你叫做三军还是两军呢?

  “原来是这样,待遇不变就好。”

  “看来只是改编一下称呼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

  ……

  一番议论之后,将士们的心这才慢慢的安定下来,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有将领问道:“赵大人,把我们分到其它两军里之后,我原来带的兵也要划归别人带领。”

  “不会的,你原来带的士兵继续归你带,只是改变称号而已。”

  “赵大人,我们跟了你几年,不想离开你,要不把我们都划到上军里,让我们继续跟着你。”有人突然提出了这个问题,随后诸多将领都跟着说道。

  “就是,让我们继续跟着大人。”

  情绪一下子激动起来,争着抢着要继续跟着赵鞅。

  韩不信、魏侈、智申不觉都望着赵鞅。

  于是赵鞅起身对众人道:“各位兄弟,不行啊,这次改革是为了晋国的发展而改革,绝对不是为了扩大我赵鞅的权利。一旦把中军、上军合在一起,肯定会有人说我赵鞅借着改革的名义行扩大自己军力之实。我不能给别人落下口实。我也知道诸位都是我赵鞅的好兄弟,我也不忍离开你们,但这是改革的需要。拜托各位了。”

  说罢,赵鞅对着所有的将士们深深的拱手鞠躬。

  “赵大人,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啊!”

  有人上前立即扶起了赵鞅,连忙制止他说道:“既然这次军队改革是为了国家,赵大人让我们去那里,我们就去那里。”

  这才是赵鞅最想要听到的一句话,有了这句话后面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于是赵鞅说道:“既然这样,那我就在这里宣布一下,中军一到八营这八个营划归上军十一至十八营;中军九到十五营划归下军十一到十七营,具体的接受事宜由韩大人和魏大人负责。下面就请韩大人和魏大人把交接的要求给大家讲一讲,随后就办理交接事宜。”

  赵鞅知道事不宜迟,军队划归的事情今天不解决,今后解决起来可就困难多了。

  随后,韩不信和魏侈上前就军队交接事宜分别对各自要接管的军队讲了一讲,无非就是谈一谈合并军队的意义和粮草、车马、帐篷等物资的调配要求等等。

  军队的事情基本上就这样解决了,临走出大帐之前,赵鞅将韩不信、魏侈二人请到一边,对两位大人说道:“军队的事情就靠二位大人了,今天晚上二位务必睡在军营里,多巡查巡查,只要军队不发生问题,其他困难都是小事。”

  韩不信听罢点头道:“执政大人尽管放心,这几天我是不会离开军营的。”

  魏侈也跟着说道:“赵大人你就放一百个心,一下多了这么多军队,我老魏别提有多高兴了,没有你的命令我是不会离开军营的。哈哈哈,哈哈哈,说实话,我这个人呢就喜欢和将士们待在一起。”他说的可是实话,一下子多了七个营的士兵,魏侈那个高兴就别提了。

  安排好军队的事情之后,赵鞅即刻离开军营回自己的府邸了。路上他已经思考好了下一步要办的事情。那就是他要对付朝中那些更重要的敌人了,赵鞅心里很明白那些被伤及到利益的人绝对不会乖乖的交出已经拿到手的东西,这需要拳头和力量。

  他猜的一点也没错,就在他前往军营的同时,他的敌人也开始行动了。

  绛都范府。

  范皋夷回到府里,此时的他已经不再像朝堂上那样生气了,而是感到背上一阵阵的发凉。赵鞅执政了,他一出手就对准了六卿制度,而且铁了心要将这事情进行到底,就连老臣刘阳以死相逼都不能改变他的主意。

  这么说自己想进入六卿的希望完全破灭了。不但如此,他甚至想到自己在朝中今后若不谨言慎行,弄不好连命都难保住了。

  除此之外,还有更为可气的是赵鞅竟然要将范氏和中行氏的土地交给国君,这简直是要制自己于死地。

  要知道当初范吉射反叛之后,智跞曾打算让范皋夷接替范吉射为范氏的宗主,从那时起范皋夷就已经接管了范氏的封邑,到现在已经有四年的时间了,不要说范皋夷认为范氏的封邑是自己的,就连封邑上的百姓也开始认为范皋夷是他们的宗主。

  现在赵鞅突然要将范氏和中行氏的封邑划归国君,这不就等于是要范皋夷的命吗?他肯定不会答应。

  就在范皋夷一筹莫展之际,一个人从外面走了进来。望着一脸愁容的范皋夷,冷笑着说道:“看来范大人是遇到烦心事了,不妨说出来听听。”来人说道。

  范皋夷抬起头一看,脸上愁容稍稍有些消退,“梁大人啊,不好了,今日朝会上赵鞅不但要将六卿改为四卿,而且还有将范氏和中行氏的封邑划归给国君,你说这还让人活不?”

  不错,来人正是梁婴父,智跞临死前将他赶出智府之后,但是他并没有离开晋国而是跑到范皋夷的府上。

  他要在晋国等待一个机会,一个能够搬到赵鞅的机会,没想到这个机会来的这么快。


  (https://www.uuubqg.cc/58_58422/3100742.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