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炮灰女配发财后[快穿] > 第83章 长嫂偷家进行时(十九)

第83章 长嫂偷家进行时(十九)


原先两人使用正好的办公室,  此刻显得格外狭窄。

        之前是过道的位置,现在摆满了木打的长条板凳,  两排人坐在那,  没留下任何过路的空隙。

        办公室的两扇窗户被牢牢关上,搭扣已经扣上。

        明明外面是凉爽的天气,但办公室内却因为人员密集度太高生出了几分闷热。

        顾汐环顾四周,  哭笑不得。

        人家是过街老鼠才要躲躲藏藏。

        可他们呢?

        因为太受欢迎,反而要藏起来。

        顾汐的旧电器一到工厂,  便引发了整个工厂的风暴。

        当天她开的电器维修班,那叫一个座无虚席,哪怕是临退休年纪的工人,  那都要拿着小板凳按时到位,恨不得明天就把东西修出来。

        顾汐随手拿了几台,  边拆边讲结构。

        顾汐讲解的思路很清晰,  她只讲最简单的问题,这些问题是日常使用中可能会出现的,  只要家里备着一两样工具,大致尝试着修都能修好的那种。

        至于难的?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  她会挑几位有天赋一些的深入教导,  届时让他在厂里挂牌维修。

        和顾汐预想的一样,  这回送来的电器基本没什么问题。

        顾汐这回采购回来的旧电器在市面上销售的时间均不算长,  大部分人想要更换的最主要原因,  那是为了更新换代,  选择新出炉的产品,  而不是因为产品损坏。

        顾汐讲课的功底深厚,展示得又很透明,得,  这问题就更大了。

        如果说下午那会众人还是抱着“我可能会有一台新电视的想法”,那随着她讲课,大家已经意识到他们真的能拥有一台电视了。

        这两者的差异,谁都能明白。

        顾汐确实说了,这是二手,是别人淘汰下来的电器。

        可这又怎么样?他们谁家没有几件带补丁的衣服?谁家的东西不是缝缝补补又三年?

        再说了,这压根不旧,他们睁大了眼睛都看不出顾汐说的瑕疵呢!

        顾汐也说了,这是要收钱的,而且还要收一笔不多的钱。

        一台黑白的电视,他们要收九十五元,彩色的翻倍,要一百九十元。

        是,这确实是个天文数字,相比他们的工资,他们省吃俭用至少得半年才能买。

        可问题是这得拿去市场上比一比!要知道,现在一台全新的黑白电视机要四百元,彩色的翻倍都还买不到,要票!

        而且工厂还给保修!顾汐说了,因为是二手的机器,这要是拿回去没几天就不能用,工厂不能修的,直接给换,没得换的,则多少钱买的多少钱退。

        工人们心里的算盘一打,没人能不心动,最关键的是,这段时间的加班使得人人的兜里都有了钱,就算是这段时间因故没赚太多的,就凭着从前俭省的存款,也能咬咬牙买一台。

        好,退一万步,电视机买不起,电风扇总买得起吧?

        供销社的台扇至少八十,顾汐这四十,看似折扣不大,但风力、效果、造型,明显要突出得多!

        其他零零散散的电器同样价格优惠。

        沙沙默默地为顾汐又登记了一条经验教训。

        就是不能以个人经验去评判他人。

        总之,工人们的需求来势汹汹,顾汐毫无防备,直接被需求淹没。

        可这还只是个开始。

        消息一往外传,整个s市、紫荆花联盟,乃至于省里都为之震动。

        这一震动,问题就来了。

        前来避难的李厂长无奈道:“顾工,你这可害惨我了!”

        作为一厂厂长,李厂长向来很注重穿着打扮,不需过度精致,但一定要显得端正大方。

        此时的他却显得格外狼狈,外套配的黑色塑料扣掉了一颗,若是绕到背后,还能瞥见外套背后位置的褶皱。

        他用了“害”字,但语气并不重,眼底丝毫不见从前的疲乏,反倒有几分松快。

        作为厂长,他受到的围追堵截按说该是最少的,可这不是还有其他工厂上门吗?

        人还挺正式,带着红头公函上门,来的个个都身负职务,按照规格,李厂长自然只能接待。

        他本是爱茶之人,这两天喝茶水喝到了一闻就吐的程度。

        关键是他还没办法给答复,只能不断地打太极,偶尔对着那些红了的眼神,李厂长心里都瘆得慌。

        吴会计扶了扶眼镜,颤巍巍道:“顾工,这事不该是我们财务管啊!”

        吴会计能受到李厂长重用,很大的因素便在于他的不叫苦、不叫累,从不推辞工作。

        近一年来,李厂长隐隐有要扶持他做接班人的意思。

        吴厂长没有因为上位的可能性便性格大改,反倒是奉行着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理论,愈发身先士卒,平日里只要有空,就到车间帮忙。

        顾汐私下将他标记为紫荆花塑料厂的卷王之首。

        今天他却一反常态,语出惊人。

        吴会计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他们家是农村来的,当地盛行宗族主义,吴会计作为家族的骄傲,村里有不少同姓亲戚都奔着他到塑料厂工作。

        这回吴会计是受到了人情关系的全方位围追堵截,连家里的族长都跑家里来了,他两天都没敢回家,要不是天气冷,他身上都要有味了。

        顾汐听了不觉意外,只是不好意思地笑笑,打算移开眼神,便正对上了全场造型最为狼狈的工会一行人。

        工会整个办公室的人员都跑到了顾汐这。

        “顾工,你得帮帮我们!我们哪扛得住啊!”

        大冬天的,工会会长流了一身汗,他并不长的头发因流汗紧紧地贴在了头皮上,虽然干了,也破坏了原有的发型。

        他的袖子明显被人扯了挺多下,胳膊肘的位置还能看到一团脏污,是明显的手印形状。

        工会是压力最大的,人人都认准了他们是最后一道门槛,工会的门都快被开坏了。

        前天定好了要统计需求,工会会长便让人贴了布告,结果这一贴就出了事。

        排队的人从工会门口排到了楼下,因为排队先后、有人要上厕所,大打出手,好在顾汐及时地给了建议,他们出来发了号票,这才勉强消弭了争端。

        可这还没完,当天下班路上,工会会长差点没让套布袋。

        他贴布告时,先贴的是离工会最近,就在二车间门口的布告栏,这就使得排在前列的均是二车间的。

        工人们认定工会会长这是偏心徇私,一个上头,差点犯了错。

        好在工会会长这几年来因为工厂福利的事情得罪人多了,这就养成了逃命的本事,顺利脱逃。

        他们现在能安心地在顾汐办公室里躲一躲,那是因为上工铃响了,工人们舍不得工钱,乖乖回去,等等工人休息,又要头疼。

        顾汐:……

        这是一屋受害者,而犯人,正是她。

        她下了定论才注意到一直安分工作中的卫天禹。

        这说是福利,也是要合规走流程的,卫天禹这几天正在帮忙拟方案,已经拟到第四版了。

        看来她也没那么残忍,这不还有个漏网之鱼吗?

        顾汐松快没两秒,便和待在她办公室的这群人一道愣住。

        有人敲门!

        这两天对人类高度警惕的众人不约而同的举手伸出食指,做出了“嘘”的手势。

        明明该是无声交流,可因为齐刷刷地嘘声倒是一下发出了挺大的响声。

        声音一出,刚刚还是僵硬的众人冷汗都下来了。

        顾汐哭笑不得,眼前这一屋子平时都算是厂里的小领导。

        结果呢?在自家的厂里比小偷还要鬼鬼祟祟。

        卫天禹看了眼顾汐,开口:“谁?我在写文件。”

        门外的声音顾汐很熟。

        “是我呢,顾工!外面没其他人!”

        顾汐反应过来,示意靠门的工会人员开门:“是我家伯母,翠云婶。”

        她自身立稳,又有官方撑腰,不再担心风言风语和打秋风的亲戚。

        顾汐这就直接把她和苏达的情况公开了,还请方翠云去报了失踪,离婚证才办下来。

        坦坦荡荡把这事说了后,八卦的人反倒少了,他们只会念叨苏达又傻又毒,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公开归公开,顾汐倒和苏家人做切割,塑料厂分了她一套新房子,同是三室的,要宽敞一些,苏家人便搬了过来。

        顾汐顺势替方翠云申请了调动。

        塑料厂因为订单增多,正好有扩招工人的需要,方翠云虽然身体不大好,但手上的活不差,本来也是评了级别的工人,很快过了审核。

        机械厂当然不同意放人,顾汐没和他们理论,直接从卫天禹那打了小报告,市里点名批评,机械厂只得含恨放走了方翠云。

        方翠云来塑料厂是降级来的,工资降了好几级,她仍旧做的一线工人。

        塑料厂的订单多,但僧多肉少,报加班的太多,新来的排不太上。

        这里的活比机械厂轻省,方翠云又加不得班,这段时间天天休养,身体倒是好了不少。

        这会要开门可是件难事,空隙太小,过道的几人齐齐起身后撤,这才能顺利把门打开。

        方翠云一动,这就露出了后头的三个孩子。

        四人脸上原本是满满的笑容,看到一屋子乌泱泱的人时,也跟着齐齐僵住了。

        方翠云迷茫地看向顾汐,后退半步的动作做足了撤退的准备。

        “没事,进来吧。”顾汐招手。

        好在来办公室的这几位都是自带板凳,办公室里还有椅子。

        他们四人一进屋,这门就又被艰难地关上了。

        说实话要不是屋内有顾汐,就这关门速度,恐怕都会让方翠云误会屋内这群人在聚众做什么。

        “怎么了?”顾汐问。

        顶着这么多的目光,方翠云脸微微有些红:“没,就是……家门今早你上班后又让人堵了。”

        说到这,方翠云便进入了状态,也顾不上别人在看自己了:“他们都知道你在那住,家里正门口现在全是礼物。”

        方翠云心有戚戚,这种强硬式送礼她已经见过不止一次了。

        过年的时候,他们已经举家搬来了塑料厂。

        塑料厂的工人很感激顾汐要他们过了个好年,虽说自己加班得筋疲力尽,可还是要家人给顾汐送来了年货,他们怕顾汐拒绝,简直是用尽手段,顾汐后来采用了送礼扣钱大法,才艰难地阻挡住了。

        “厂里的人这回倒没来。”方翠云下意识地看向了一屋的人。

        没来是因为这些人有别的去处。

        “来的都是外人,我不认得。”方翠云苦笑,“苏尔知道这事,就带着几个孩子从窗户爬走了,他们不敢开门,生怕有人蹲在旁边。”

        塑料厂建房时的设计很神奇,为了避免同一层工人们上下班的拥堵,他们采用了分流的方法,一半的房子西开门,一半的房子东开门,苏尔便是靠爬墙去蹭的东开门住户的过道。

        “他们到车间找我,我也急,怕你回家被那群人撞着,厂里有保安,他们不敢进来,家里可没有。”

        方翠云瞥了眼墙上的挂钟,有些着急:“不说了,我得回去上工了,可不能耽误了工期!”

        人群默默地又起身,刚刚才被艰难关上的门复又打开,方翠云来去匆匆,留下了三个孩子。

        “姐,我们自己去玩?”苏尔怕叨扰顾汐的工作,他知道,妈把他们带来,是怕有人冲他们还小,往他们这塞点礼物红包,影响顾汐姐,“我带了作业,我和苏丝去街上找个地方坐着写。”

        顾汐:“用不着,还能没你们位置?”

        苏家三个孩子都很自觉,平日里方翠云三令五申,早就把不能打扰顾汐这一理论刻印到了他们的骨子里。

        顾汐稍微往外挪,把桌子分了点给他们。

        才这一会,受害人士又增加了。

        顾汐不好意思地咳了咳:“晚点我会给巴拉克、马克打电话,我之前和他们聊过,国外的旧电器市场还有一片空白,尤其是电视机,应该还能收不少回来,就是不知道咱们能不能消化。”

        这会国外的大电器,尤其是电视机市场,几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正在展开生死厮杀呢。

        他们为了抢占市场,花样百出,宣传出新,产品迭代速度惊人的快。

        这回可不是简单的赚钱利益,他们是在抢占市场,甚至能为了这个让利亏损。

        顾汐的以旧换新策略,正好应了他们的需求,他们需要顾客尽快淘汰手上的“对手”产品,更换上本品牌的产品,以提升品牌影响率、市占率,将对手品牌驱逐出市场,甚至使其积压大量资金最终退场。

        这看似是电器市场的角逐,但其中牵涉的是背后资本的争斗,他们要斗个你死我活。

        而在这种可谓波澜万丈的商战之下,消费者便能捡不少便宜,而顾汐,便是跟在消费者后头的捡漏者。

        顾汐也想过,是否要趁机偷家,抢占一波低端市场,但这想法才没生出多久便被她自己抹去。

        一是欠缺的技术太多,弯道超车难度很高。

        二是国外市场在这些大电器上,消费者经过资本孜孜不倦地培养已经养成了对品牌的重视,顾汐这么个没背景的品牌想要进入其中,很难受到消费者的认可。

        所以,还是做好现在,先把紫荆花这个品牌在细分领域中的名气给做出来再说。

        李厂长赶忙插嘴:“能!必须能!参加咱们这紫荆花联盟的厂子都在闹呢!少说一个工厂分十台不过分吧?”

        他苦笑:“因为这便宜电器,不少和我们目前生产的产品八竿子打不着的企业都找上了门,想要加入紫荆花联盟。”

        李厂长忍不住腹诽,这会想加入的,可不是冲着他们的产品、订单来的,是冲着电视来的。

        他甚至有遇到来厂里拜访的,张口就是你们是电视机厂……李厂长又气又骄傲。

        他们以前哪有这么受欢迎过?

        吴会计:“能消耗的顾工,您放心,厂里的人都有亲朋好友,现在是说死了先紧着厂里的人来,这要算上大家的七大姑八大姨……”

        “是啊顾工,这次送来的电视,连厂里的需求都未必能满足。”

        这回送来的电视机最小的尺寸是十二寸,但只有几个,整个箱子算起来电视机刚到一百个,厂里都能消化得差不多。

        顾汐惊讶:“厂里能要这么多?”

        吴会计点头:“这年头结婚总是要置办几个大件的。”

        他之前挺顾忌说这些,顾汐表明自己不在意后,他便说得很随意。

        “一台凤凰牌的自行车都要一百多,就比你的二手彩电便宜一点,要是买个黑白的,还能省下好些钱。”

        顾汐了然。

        刚刚一直维持着倾听状态的卫天禹咳了咳,发言道:“据我所知,哪怕是在首都,这样价格低的电视机也有市场,如果你担心消化不掉,之后便拿去卖了,再往上添点都会有人买账,我看过了,这些二手电视机,最旧的也就是机壳有些磨损,换个机壳就行。”

        “行,那这事我来办,对外咱们统一口径,第一批,优先工厂里的。”顾汐细细思考,郑重地看向工会会长,“这事得麻烦您和吴会计、李厂长定一定,我们不能厚此薄彼,既然是咱们联盟的工厂,那大家就得一视同仁。”

        “开个大会做一做大家的工作,需求没那么着急的,让他们等一等,要是担心我们赖账的,咱们财务能不能先给他开个厂里的票?做个保证。”

        吴会计端正地坐着,点了点头,这事不难。

        “联盟里的按承担的订单数分一分,每个工厂至少得分几台过去。他们发电视机,那也得按规章制度来,让他们给个章程,先拿出来的就把电视机拉回去。”

        顾汐补充:“自家厂里的,咱们工会也出个章程,看是怎么个算法,公示出来,优先给对厂里贡献高、卖力工作、家里紧缺的,剩下的人往第二批稍稍。我这就负责最快的速度和马克他们把第二批的货定下来。”

        “至于想加入的工厂……”顾汐踌躇,“李厂长能统计一下他们的生产能力和王牌产品吗?最好是送个样品来,我看看还有没有空间安排。”

        春季的进出□□易会由于赶工错过了,但秋季的一定得去。

        他们得再拓展一番销售渠道。

        “但我们这联盟规模已经有些大了。”

        卫天禹主动道:“放心,省里关于这情况已经上报,已经得到答复。”

        国内还是有一些运营得很稳定的工厂,他们不可能也不会为了电视上门。

        这会来找顾汐的,看似是为了电视,可也意味着他们的工厂目前已经出现危机。

        对于这样的自救者联盟,卫天禹的老领导很是支持。

        顾汐点头:“如果确定合适,我们可以适当地再吸纳工厂。”

        任务一分好,刚刚还避难中的几人便讨论着出去了。

        他们一走,办公室便又显得宽阔起来。

        顾汐感慨:“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冲击。”

        卫天禹看她,不解问:“为什么?”

        “没什么。”顾汐做了回谜语人。

        她想过这些产品会有受众,但没想过会如此受欢迎,这使得她对这会大家的生活质量愈发感慨。

        回顾历史,作为普通人时常会有我上我也行的感觉。

        但事实上,真的身处其中时,又有多少人能在前途未测时坚定地往前走呢?

        她喃喃自语道:“我想这是条正确的道路,因为电视,大家都很开心……”她也一样心情愉悦,她觉得在这会,她或许照亮了一部分人的生活。

        正在埋头做作业的苏姗听到了顾汐的话,她举手道:“姐,这件事大家真的很开心,我上学的时候,班上好多同学都很兴奋呢!我们说好了,谁家先有电视,看电视的时候就互相喊,这样我们每天都有电视看了。”

        顾汐失笑,这会电视上可还没有那么多频道呢!甚至于很多电视还有听广播的功能。

        苏尔:“姐,大家都喜欢电视的,也喜欢风扇……他们说你买回来的风扇风特别大。”

        顾汐失笑,事实上风扇的区别是最小的,无非是造型更“时髦”,调节的设计更精密一些罢了:“好,喜欢就好。”

        她要更怒力了。

        创造更多的惊喜和喜悦,她喜欢这些。


  (https://www.uuubqg.cc/57110_57110606/40314974.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