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西游大侠传 > 第13章 《》十二、木叉鞭宠兽观音探神猴

第13章 《》十二、木叉鞭宠兽观音探神猴


正行走间,一座大山又拦在前边,那主峰就像一只饿狼仰头于云霄之中。观音道:“惠岸,那山峰像不像一只狼头?”惠岸道:“狠像。你看那乱云从峰头飘过,就如一只饿狼,在嘶咬绵羊,绵羊似左右挣拽着一样。”观音道:“惠岸,那峭壁前的空地上可不是一群小妖?”木叉忙低头看了看道:“那里许是妖怪的洞府。”说罢,菩萨和木叉按落云头,缓步停在了洞府门前。几十个小妖正在门前扭屁股玩耍,看到一个女的托着花瓶子,一个男的拿着一个铁棒,站在了他家的门口,便对着木叉大叫道:“可是给俺家大王送人来了。”惠岸道:“你们几个大王?”小妖道:“我们三个大王。说出来,吓你一跳。”惠岸道:“怎讲?”小妖道:“大大王叫狮虎王,二大王叫虎狮王,三大王叫三不像王,可不吓你一跳?”惠岸笑道:“听名字就叫人恶心,能吓谁一跳?你三个大王呢?”小妖道:“在洞里作乐呗!狐狸军师刚给大王弄来三个凡女,现在正赏鲜呢。”观音大骂道:“这三个畜生,抢了多少姑娘?”小妖道:“记不清。反正不想玩了就吃,吃了再抢。”惠岸道:“快叫这三个畜生出来拜见南海观音,晚一会,便打断他三个的腿。”小妖们不敢怠慢,急忙进去通报。三个怪兽正在洞厅里饮酒作乐,三个姑娘被他们搂在怀中,已被吓得哆嗦成一团。小头短身子的怪兽道:“大哥、二哥,这妞已瘫在我怀里,提都提不起来,哪有乐子可寻,还蒸个球,不如先生吃算了。”小头粗身子的老二道:“我怀中的小妞也提不起来了,不如咱三个比吃生妞。”大头粗身子的道:“兄弟别忙!等我玩一会再吃。”三不像把嘴张开就要接话,忽见把门的小妖跑来禀道:“大王祸事了,一个托着花草瓶的女的,和一个使棒的小光头,要你仨滚出去哩!”二怪兽道:“这两个男女报上名号没有?”小妖道:“说是南海观音驾到。”大怪兽忙唤灰狐狸军师:“快把三个小妞先带进里边去。”灰军师不敢怠慢,唤小妖把三个姑娘搀了去。老三道:“那主子如来才称‘驾到’,他算老几!出去告诉他们,老子没闲工夫理他。”老二道:“老三别急!这菩萨是佛界数一数二的大美人,在灵山和咱主人园中散步时,我就眼馋,今日他自撞上门来,怎肯放过!不如把他哄进洞来,咱弟兄三个也享受享受。”大头粗身子道:“那菩萨是咱主人的得力助手,如果咱玩了他,他去告了御状,怎处?如来还不剥了咱的皮!”小头短身子道:“怕什么!咱是如来的宠物。就是有那三星两点的错,主子也只是骂两句、抽三鞭,就是玩了这菩萨,也不该死罪。”小头粗身子道:“如何赚观音进来?”老大道:“如来惩罚咱时,用的冰蚕网,带来没有?”老三道:“带来了。”老大道:“快拿来,在洞中下套。”又吩咐军师道:“但等观音进来时,落下套口。”又对两兄弟道:“剩下一个徒弟,咱仨一齐上。”老二老三笑道:“大哥高招!”说不了,又有两个小妖跑来道:“外边那光头等不急,要烧咱洞府哩。”三个怪兽见报,忙随小妖出洞迎接观音。

        那木叉早已等不耐烦,抡铁棒就要砸门,正好三个怪兽出得门来,紧步来到观音面前,合掌道:“不知观世音菩萨驾到,得罪!得罪!”观音怒道:“你这三个畜生,不好好在园中呆着,为何逃离灵山?”大怪兽笑道:“想出来透透气。”观音道:“在这里遭遢姑娘就叫透气?”三个怪兽道:“没有,绝无此事!”观音道:“现在洞里就有民女,还敢抵赖!”三个怪兽异口同声道:“绝无此事。”观音道:“我在洞中搜着民女了怎说?”怪兽道:“任凭菩萨处治。”观音道:“好!找到良家女再说。木叉,走,进洞。”大怪兽急忙走在前边领路,木叉、观音走在中间,二怪兽、三怪兽殿后。正走间,只听木叉唉哟一声,师徒两个都被冰蚕网套在了里边,几个小妖连拖带拽,被吊在了大厅里。大怪道:“怎么把他两个网在一起了?一会怎么玩菩萨?”军师道:“把小光头绑在丝网这边,把观音绑在丝网这边,你们三个玩他师父,叫徒弟看呗!”说着,就招呼一群小妖,拿黄金绳去分绑师徒两个。木叉大骂道:“三个畜生,还想不想活?”老三道:“不是俺想不想活,而是你想不想看。”观音虽法术无边,却耐何不了这冰蚕网,因这冰蚕网是如来专为惩罚怪兽精制的,每根丝线都注入了法力,别人是无法破解的。如来经常套这些怪兽玩耍,被怪兽掌握了使用冰蚕网的法术。观音暗中念了两遍咒语,都没能破解成功。木叉手脚都被绑在了网上,动弹不得,观音的双脚和腰也已绑在丝网上,只有两手可以活动,木叉道:“师父,不想今日遭这三个杂兽的羞辱。”未等观音答话,怪兽大叫道:“小的们,上酒上菜。”

        一时,小妖上齐了酒菜,乱喝了一通后,二怪兽道:“小的们,拿刀子把菩萨的衣服割下来。”菩萨道:“在灵山我并没得罪你们三个,为何要坏我的名声?如果我被你这些禽兽羞辱,还能活在这世上么?我就是拚着和佛祖翻脸,也要治死你们三个杂种!”老三道:“骂得好!我们本来就是杂种。小的们,割衣服,我先看美人的皮肤白不白!”观音道:“慢着。”遂心生一计道:“我本不愿来这里,是佛祖千叮咛,万嘱咐道:‘观音呀,几天不见这三个宝贝,我还真想他们。你要去人间救难,不如先去狼头山一趟,捎几件礼物给宝贝’。”三怪兽齐声道:“什么礼物?”观音道:“是佛祖特请匠人给你三个缝制的小花帽。我说这算什么礼物,佛祖却说道:‘这帽子戴上能长生不老,寿与天齐’,我便小心把这三顶小花帽藏了起来。你们现在要害我们,不如我师徒戴上,或许还能防身,何必要给你们禽畜。”说着,便从济世袋中取出一个小丝包来,就要在网边打开,却被麻利的小妖抻手从网眼里抢了过去,急忙递给了怪兽。观音大喊道:“还给我与天齐寿的帽子,你这些遭天杀的妖怪。”

        三个怪兽连忙打开丝包,一人抢了一个,都笑嘻嘻地戴在头上。老三先感觉有点紧,便要取下来,这帽子已落头生根,哪里取得下来。观音冷笑着就念那三篇紧箍咒儿,刹时,三个妖兽都感觉头痛起来。观音轮番念了起来,疼得三个怪兽捧头大叫道:“这如来赐的什么帽儿,疼死宝贝了。”急吩咐小妖们都来拽这头上的帽子,小妖们分三拨,都撕拽花帽儿。小妖们一上劲,把三个小花帽拽了下来,可还是疼。原来小花帽里藏着金箍儿,小花帽一戴在头上,箍儿就见肉生了根,已与头皮连在了一起。小妖们道:“大王,帽子里明幌幌的金箍留在了头上。”三怪兽忙用手摸拽,却撕拽不下来,又叫众妖齐下手来扣,哪里能扣得下来。观音不容他们撕拽,把那三篇咒儿颠来倒去念个不停。三个怪兽却受不了,疼得抱着头在地下翻来覆去的打滚。打了一阵滚,还是止不住疼,都起来跪在那里哀道:“救难的观世音,快给宝贝取下罢,再不敢对你老无礼了。”木叉骂道:“畜生!还不给菩萨松绑。”三个怪兽听了木叉的话,就如佛音,都忙忍着疼站起来,亲自领着小妖给师徒二人松网。

        一时妖怪们把网从师徒两人身上弄开,三个怪兽忙请菩萨上坐,重又都跪在了那里,磕头如捣蒜。观音道:“阿傩可把震兽鞭与了你?”木叉道:“没有。”观音道:“把棒变鞭,给这些畜生长长记性。”木叉忙念咒,手中的铁棒展眼成了一条软钢鞭,走近前,对着三个怪兽就没头没脑地打了起来。怪兽都怕头疼,却不敢躲,任凭木叉行凶,只跪在地下求饶,小妖们也都跪在了那里,大叫罗汉爷爷饶命。木叉一股怒气充在鞭梢上,接连甩下五六十大鞭,三个狮虎兽被打得皮开肉绽,支撑不住,都趴在了地下。菩萨道:“木叉,算了,暂且饶他不死。”木叉道:“不要怜悯,甩死干净!”妖兽哀告道:“饶命呀,我的亲罗汉爷爷!”木叉只好住了手。观音对怪兽道:“从此不准再做坏事。”三个妖兽齐声道:“再不做坏事。”观音道:“你们三个从此领着小妖,在山坡向阳处开垦种田。”三怪兽皱眉道:“又不是荒年,主子有的是白米吃,给谁垦田?”观音道:“你们再不准吃荤,从此只以五谷充饥。但等东土的一个取经人从此过时,你仨便跟着他做徒弟,保护他徒步去灵山取经。”妖兽道:“菩萨姑奶奶,观音姑太太,饶了俺罢。俺已当了佛祖的宝贝,认死也不当别人的徒弟了;俺弟兄也不在这开什么荒,还是回灵山省事。”观音怒道:“难教化的畜生,看打!”那木叉刚才正没打过瘾,听观音叫打,又抡鞭打了起来。三怪兽大叫道:“姑奶奶饶命!姑太太饶命!”观音只不发话,木叉又打顺了手,一兽一鞭,顺着排序,不偏不依,既准又狠。老三哀嚎道:“情愿当东土和尚的徒弟。”观音便叫木叉住了手,道:“你两个愿不愿意?”三个齐声哀嚎道:“愿意。”观音道:“这洞中有没有民女?”三兽头道:“有。”木叉道:“还不快放了他们!”小妖们还没等吩咐,便从后洞中领来了三个姑娘,观音问他们几声,姑娘们哆嗦得不能成言。观音便领着三个民女出得妖洞,由小妖引路,送他们下山去了。

        观音就要离去,三兽又跪下哀求道:“救难的姑奶奶,请把箍儿给俺摘下罢,说不得这几年我们都得了脑疼疯。”观音道:“这箍儿已在你头上生根,将来你能保取经人顺利到达灵山,佛祖自会给你摘下,好自为之罢!”说着,师徒二人纵云而去,只留下一洞妖怪哭笑不得。老三道:“哪有占山为王者开垦土地的?”老二道:“这好办,我们不抢姑娘了,专抢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叫他们替咱垦土种田。”老大道:“这叫贼性未改。从此再不抢掳男女,我有一个好主意。”老二老三道:“快讲!”老大道:“我弟兄在这里盖一座庙院,供着如来金胎,叫小妖充当老和尚、小沙弥。”老三笑道:“咱就充当老方丈了。”老二道:“充什么?咱本来就是从和尚山来的,不是观音逼着,咱还不干呢。”老大道:“咱一窝老小,就叫山下的民人供着吃穿,不就好了。”老二道:“咱拿什么盖这寺院?”老大道:“我前天去寻游时,到一国界,离这有五百里,那国王信佛,连盖了几座大庙,供着咱主人的神胎。今年又盖大庙,砖、瓦、木、浆,备得样样齐全。咱不如使法,把那材料全都搬来。再到他临国的国库里,搬几箱金银作盖房的工钱,到山下多请来些匠人,一两个月不就整出个大庙来。”众小妖听了,齐声喝采。三怪兽又商议了一通,但等来日盖庙安家不题。

        且说观音和木叉离了狼头山,继续向东飘行,观音道:“这离大唐国不远了罢?”木叉道:“过了五行山,就是大唐国。”观音有意接话道:“五行山?”木叉笑道:“师父忘了,你还当过裁判呢!”观音笑道:“可不是,当年妖猴被佛祖翻掌压在了这里,不知有多少年了?”木叉道:“听佛祖讲,已过半千年了。”观音道:“佛祖镇那妖猴,师父我其实不忍,总说抽空看看他,一晃五六百年,也总没看成。今顺路至此,再不看他,就说不过去了。”木叉道:“五方揭谛这一帮看管者,看的很严,没有玉帝或佛祖的旨意,神仙们是见不到大圣的。有一次我三弟哪吒去到五行山看大圣,看管的神祇们楞是不叫进山,哪吒这小子天不怕、地不怕,动用六般兵器,只打得这些神祇们东滚西爬。”观音笑道:“哪吒见到猴子没有?”木叉道:“当然见到了。哪吒见到大圣那般,竟大哭起来,抡杵就砸那石匣,哪里砸得动?却不死心,还要继续砸,被大圣劝住了。”观音道:“那些神祇能罢休?”木叉道:“哪能罢休,后来告到玉帝那。玉帝不但罚了哪吒一月的天禄,还训了我父王一通。父王回府又把哪吒暴打了一顿,警告他不准再去五指山。”观音道:“那哪吒再也不去看猴了。”木叉道:“乍不去!哪吒鬼着呢!他有时变作一个放羊的牧童,有时扮作一个挖野菜的孩子,常去看大圣。”观音道:“那些神祇看不出来?”木叉道:“我也是这样问哪吒,哪吒说,那些神祇傻得很,只拦神仙、鬼怪,从不过问民人在石匣旁干活、玩耍。他去了好多次,再也没被发现过。唉!师父,前边这座山不就是五行山吗!看!一联五座山峰。”观音道:“咱先下到山坳里,也扮上凡人,去看一看猴子。”说着,师徒二人降落云头,在山谷丛笼处停了下来。

        木叉道:“咱变成什么样的民人?”观音道:“咱就扮着母女俩罢,你扮个村姑我看。”木叉笑道:“扮上姑娘,不知好看不好看?”说着,捻了诀,嘴里动了两下,身子转了两圈,就变作了一个身背包袱,有十六七岁的小村姑。铁棒虽早已缩成寸长藏了,可九环锡杖还拿在手中,观音笑道:“这村姑好俊,叫声妈来。”那木叉张了张口,还是叫了声‘师父’,观音明白,口中念动真言,只一转身,一个四十来岁的村妇站在了木叉面前,小村姑道:“妈妈,咱到哪去?”村妇道:“二丫呀,咱看你哥哥孙忽悠去。”师徒二人说着哈哈大笑起来。木叉道:“我能变化我的铁棒,却变化不了这禅杖。”观音手指锡杖,谂着诀,只说“小、小、小,去、去、去”,木叉手中的锡杖缩成手指大小,跑进了他身背的包袱里。观音道:“走罢,先去前边山村里给大圣化点斋饭。”木叉道:“大圣火眼金睛,能不看出咱来!”观音道:“我有办法。”说着用手指往杨柳枝上弹了两弹,一阵甘露洒了两人一身,道:“好了,猴子认不出咱了。”师徒遂沿山道,向那小村走去。

        村妇母女特意去了一户财主家,给大圣化了一篮好饭菜,由村姑挎着,出了村口,起一阵旋风,展眼来到中峰壁下。村妇一眼看到猴子,正和一个孩童在石匣口下边的小石桌上斗蛐蛐儿,那石匣口只能使猴子的头和一只胳膊伸在外边,那胳膊正巧可以放在桌面上。正中放着一个大石碗,碗里的两个蛐蛐儿斗的正欢。母女俩走到跟前时,大圣犹未抬头,那村妇眼中的泪珠滴溜溜只未滴下。村姑笑道:“大圣,我和妈妈来看你了。”大圣和童子都抬起了头,童子看到一个姐姐胳膊上挎着一篮饭菜,知是请大圣吃饭的,便知趣地把蛐蛐儿装进两个笼子里,让在一边。大圣笑道:“大婶和妹妹特意来看我?”村姑道:“可不是!我们住的远,离这五指山足有两百里,爷爷常给我讲,这山下压着一个闹天宫的大圣,英雄盖世。因年龄大了,不能再来看你。老人家的心愿是,由我和妈妈替他来看一看你,我和妈妈昨儿起程,今日紧赶快赶,此时才到这里。”说着,把篮子放在石桌上,一样一样从篮中拿出。小童见饭菜摆出,就要离去,被村妇一把拽住道:“孩子,别走,跟你大圣哥哥一起吃罢。”小童只看着大圣,大圣道:“叫你吃,你就吃。”说着,又让母子坐下。石匣两旁,峭壁下,放着好多小石板,村妇和村姑就近坐了下来,看着他俩吃饭。大圣边吃边道:“我这里先谢谢老人家了,叫你母女跑这么远来看我。”村妇道:“老辈人讲,你会七十二变化,天兵天将围困你花果山几年都不怕,为何就被镇在这里?”说着,落起泪来,用手帕擦了擦眼泪,犹未等大圣开口,又道:“我只想为大圣打抱不平,只可惜俺是一芥女流,起不了作用。”说着,又落泪。大圣道:“当年我和如来赌变化,未必输给他!因不庒重,在如来法掌上撒了一泡尿,才失手败给了如来。”村妇不解道:“大圣这样说,俺就不懂了,一泡尿跟赌输赢能扯上关系?”大圣道:“大婶,我只能给你这样说罢,那一泡尿,当时失了我半数功力。不是那泡尿,如来未必翻得住我。”村妇道:“尿跟功怎又扯上了,还是听不懂。不说这个了,讲一点开心的。对了,那如来还要镇你多少年?”大圣道:“没有定数,说是不超过七百年。”村妇道:“凭你的变化,难道离不开这五行山?”大圣道:“这石匣内充溢着一种极强的能量,我的变化就开不了头,更谈不上能怎样变化;再个说了,这是赌斗输的,就是没能量,我也不会出石匣。”村妇道:“别一口君子气,怎样才能出去?”大圣道:“我和如来赌斗时已立下生死文书,镇期在七百年之内。到期满时,如来的符咒揭去,我方可光明正大的出去。”村妇道:“符咒在哪?”大圣道:“在我头顶峰上。”村妇道:“叫你妹子上山揭了。”大圣笑道:“他能揭去符咒?他山顶也爬不上去哩!就是爬上去,那上面有神祇看管,也会把他打下来。‘符咒’,‘符咒’,只有念如来的密咒,这符才能揭去。”村妇道:“就是说,只要符咒揭去,你才出来,如来才能承认你灾满离山?”大圣道:“不错!不错!”村妇道:“我叫闺女去学习揭符咒之术如何?”大圣道:“学不来,学不来!只有如来,或如来的使者,才能念此密咒。”村妇道:“我们娘儿俩也不能救你出去,总算公公的愿心得以了结。天也不早了,我和你妹妹就要回去。”便又拍了拍还在吃饭的小童,道:“孩子,常来看你大圣哥哥,他若渴了,你给他端点泉水。”小童听了,只是点头。村妇又道:“走罢,闺女。大圣呀!好自为之,就此别过。”说罢,母女俩盈着泪,离了大圣,转过山坳,裹在一阵旋风中,展眼出了五行山,停在一片丛林中,师徒两个还了原形。木叉道:“那镇符,师父能揭掉?”菩萨摇了摇头,却没说话。木叉又道:“只有佛祖,别人揭不来?”菩萨道:“燃灯古佛的《驱符经》,能解此符。”木叉笑道:“算了,说到如来佛上边去了,就该猴子受罪。”菩萨道:“惠岸,咱走罢。”说着,师徒驾了祥云,又往东行去。

        不一会,就到了长安大唐国,敛雾收云,师徒们变做两个疥癞游僧,入长安城里。早不觉天晚,行至大市街旁,见一座土地神祠,二人径入,唬得那土地心慌,鬼兵胆战,知是菩萨,叩头接入。那土地又急跑报与城隍、社令,及满长安各庙神祇,都来参见,告道:“菩萨,恕众神接迟之罪。”菩萨道:“汝等切不可走漏一毫消息,我奉佛旨,特来此处寻访取经人,借你庙宇,权住几日,待访着真僧即回。”众神各归本处,把个土地赶在偏房里暂住,早晚侍候菩萨。晚饭后,菩萨问土地道:“这大唐建国几年?”土地道:“大唐建国已有二十二年。”菩萨道:“比隋国如何?”土地道:“现任皇帝比隋国杨广帝好上百倍,只是称帝不那么光明。先是乱箭射死太子和皇弟,再是巧逼开国皇帝李渊逊位。这不,他现在也信起佛教来了,听说,要出榜招僧,建长安第一水陆大会哩!”菩萨道:“怎么信起佛教来?”土地道:“想是死去的太子索命,本皇李世民去年曾死而复生,在阴间曾见到很多冤魂索他性命,这才始信生死轮回。今要请世间高僧设坛超渡亡魂,以安定大国社稷。”菩萨道:“这大唐各寺的佛经并不是灵山真经,充其量只能算是僧经,只不知这些瑜迦偏门浅经,如何传入大唐来的。好了,我明天就去街市上走走。”土地退回厢房,菩萨等休息不题。毕竟不知寻出哪个取经人来,且听下回分解。


  (https://www.uuubqg.cc/57104_57104798/43144435.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