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红楼之作死日常 > 第35章 思量

第35章 思量


  晚上贾母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想着自自己女儿去世后,林黛玉投奔到自己身边的种种,心不由得揪了起来,她想着:我这是作什么孽啊,自己好好的亲外孙女不疼,去疼什么外四路的宝姑娘、云姑娘。这两个丫头看着聪明伶俐,为人却是表面上一个看上去敦厚良善、恭顺谦让、善解人意;一个大大咧咧、全无心机、心直口快,其实真正的为人却是心胸狭隘、自私阴毒,还都自以为是、自作聪明。一个似乎知书达理,大道理说起来一套一套的,却不知为人处世,如果不是长辈,或身份够高,好为人师是最招忌招妒的,也会失去很多朋友的,更不要说自己本身就言行不一;而另一个就是装天真,看不清自己的身份,借着嘻嘻哈哈尽干着些损人不利己的事。这两个丫头一个都不是好东西!

  贾母想想自己当年初嫁的时候,也是如黛玉一般,聪明伶俐,却心地善良、毫无心机,在吃了几次亏后,才慢慢地变成如今的模样。这黛玉如今也吃了好几次亏,还会如当初那么天真、那么傻?贾母想想都觉得不可能,要知道这丫头可是一点也不比自己笨,且又读了一肚子的书,那些书可不仅仅是风花雪月,也有史书等等之类的,如今她已看清了这一切,又有太后面前的人在后面撑腰,还会如以前一般等着我们去算计?现在恐怕我们这些人都对付不了了。这宝丫头到底是个眼皮子浅的,连这点都看不明白。而王氏尽管心狠,却是个天真烂漫的,一定还以为她这个媳妇有多聪明呢。

  贾母又想到了贾府的凤凰蛋贾宝玉,说不失望是假的。想想自己这一辈子真正最疼的人也就是他了,寄予厚望的人也就是他了,谁知竟是这么个结果!玉没有也就算了,偏偏他自己又不争气,极厌读书,又不会与人交际,更兼身体还有那么严重的残疾!就是他身体好了,将来发达了,娶了这么个媳妇做正妻,将来对上那些高门贵女,她的出身,还有那杀人犯的哥哥,就能让人退避三舍。自己当时真是好糊涂啊,怎么就相信那个什么‘金玉良缘’的谎言呢。

  至于娘娘,贾母知道论才论貌,贾元春都完败给林黛玉。且进宫这么多年,心机手段一点长进都没有,想想她当年的糊涂事,省亲时怎么能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说皇宫是见不得人的地方呢?亏得老二还算清明,否则真不知如何收场。哎——偏偏还跟她那个娘一样,喜欢自作聪明、自以为是,贾母都不知道她是如何爬上妃位的!又如何在宫中生活了那么久,到现在方受到皇上和太后的责罚的?不过这也许是皇上和太后顾忌到太上皇,要知道老国公和太上皇的感情是很好的,也许那天太上皇骂老二,并不是要真正的惩罚老二,只仅仅是恨铁不成钢的意思,也许……

  ……

  贾母想着那些糟心的事,又想到了贾府的希望,心中忽上忽下,越发地睡不着觉,辗转反侧,一直快到天明时,方朦胧睡去。

  而此时王熙凤、薛宝钗、贾探春都聚在王夫人房内,商量着如何对付林黛玉,拿回被林黛玉拿去的‘贾家’财产。

  “姑妈,我们这次去林家一定不能弱了气势!我想着林家新太太已进京快一个月了,到现在也没有来府里拜会,这就是她们的失礼之处,到时我们可以借此向她们发难。”

  “凤姐姐这话很是,我们可以凭此帮林妹妹赶走那些冒充官亲的骗子,以防林妹妹上当,否则损失钱财还是小事,如果再发生其他什么不好的事,受累的可不止是她林府,我们家也要被牵连的。”

  “宝姐姐这话有理,我想着不管如何,我们和林姐姐都是相处了好几年的好姐妹,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她吃亏,我想着,我们去林姐姐那里,就应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她重新回到咱们家才是。”

  “探丫头这话有理,哪有一个年轻轻的姑娘家单独立户的!我们就把林丫头接回府,是帮林丫头保住名声和财产。”

  “你们说的虽有理,只是一想到以后还要天天面对这死丫头,我这心里就不开心,她可把我们、把娘娘害苦了。”

  “可不是吗?只是我们大人大量,不与她计较。太太想啊,只要她进了咱们府,哪里由得了她,自是要听从太太的教导!”

  王夫人此时方露出满意的笑容,心说:“你个死丫头,以为你真能当上皇后?做梦去吧,等你回来,看老娘整不死你!”

  这几个女人只顾谈着如何对付林黛玉了,压根就没想到过她们如今的状态,拿什么去和林黛玉去斗。也没有去想如今这个情况,该如何去面对,以及对今后生活的打算。

  第二天,尽管贾母一再说她很疲倦,让她们过几天一起去林府,可斗志昂扬的王夫人、王熙凤、薛宝钗、贾探春还是坚持今天去林府。贾母怕她们把事情搞糟,硬是不松口,不得已,贾家人只得等了一天。

  次日,贾母对上这些蠢蠢欲动的晚辈,突然有种无力感,她吩咐贾琏去打听忠顺亲王他们是否已将林家的财务归还了林家。

  不多时,贾琏来回禀,忠顺亲王等昨天已进宫交旨,皇上另派了户部的人正在清点,预计大概明天就可以归还林府了。

  贾母听贾琏如此说,便道:“我们大家不要忙,我们后天再去林府,看林丫头收到这些财务会如何处理。”

  王夫人、凤姐、薛宝钗听了一愣,然细思老太太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也就偃旗息鼓地静等了。

  等到传来了林家财务归还的消息的第二天,贾母决定带着贾家人去拜访林黛玉。临行前,贾母再次叮嘱王夫人等,黛玉如今身份非同一般,不是自家得罪得起的,别给自己惹祸,给荣府招灾!

  贾府一行人向林府而来,快到林府时,远远的就见林府大门开了,由里面走出几辆车,向另一边城外而去。

  贾母等看到这些,原以为见不到黛玉的,没想到黛玉还在府里,只是林太太带着林少爷,去城外的娘家了,在经历了近二十年的流放后,刘家昨天已回到了京城。

  想到刘家的情形,林黛玉叹息不已,遭受流放的刘家如今是怎一个惨字了得!刘家在二十年那场浩劫中,女眷最为凄惨,死的死、出家的出家、被卖的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只一个刘夫人给林家人救了。

  男子都流放到千里之外的岭南,他们因是戴罪之人,且这些人大都是养尊处优,手无缚鸡之力,因而对于劳刑的苦累差事和岭南荒凉以及与京城迥异的气候,就有了各种不适应;而原先的亲朋好友有的是为了避嫌,有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且岭南路偏僻遥远,所以也没什么人对他们提供帮助,以至于后来大多数人弄得衣食不周,因而所娶之妻大都只能是当地嫁不出去的女子,大多是些粗陋之人,有些甚至还有残疾,能懂些道理已经很不错了,教养那是根本就谈不上了;这二十年来,他们糊口尚且吃力,读书修身更是无从谈起;子女的教育也因罪臣的后人不能科考和艰难的环境,以及父亲的对前程的绝望和母亲知识的短缺,以及后代智商的下降,变得越发的疏远,也就是在难得的暇时,家里的大人用木棍在地上画画,教孩子认识几个字而已……曾经的书香门第,一门温文尔雅的读书人,在这短短二十年里,就变成了一群粗鲁之人。想想他们看到一桌饭菜的模样,以及比刘姥姥还要夸张的食量,再看看他们的言谈举止,黛玉是一阵心酸。

  据刘夫人说,他们能过上现在这种生活还多亏了刘夫人的五哥,这个五哥是刘夫人的嫡亲哥哥,只比刘夫人大两岁,如今因妻子生养,大概要再过一两个月才能进京,这位五哥自幼除都圣贤书外,还喜欢“天工开物”之类的杂书,到了岭南后,在经历了最初的困难后,小小的少年比其他人更快地适应了这样的环境,在看到这些苦刑犯的工具如此的简陋后,想到了天工开物里的话,开始对这些工具进行改进,受到了包括刑犯管理员的所有人的欢迎,使得刘家人的境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由此刘家人才得以能娶妻,当然这其中以五哥妻子的身份最高,是个秀才的女儿。据说他的子女还好,因为他们母亲的关系,那两个孩子很喜欢读书,据说悟性也很好,也许刘家想要再次崛起,就要靠他们了。

  看到听到这些,再看到外祖母一家人时,就想到了父亲在梦中所言,外祖母一家在几年之后也要步刘家后尘……


  (https://www.uuubqg.cc/53_53899/330471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