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红楼之作死日常 > 第8章 假正

第8章 假正


  贾家得到这个消息,是大惊失色,贾政自停职后,曾多次给宫中的女儿送信、送钱,希望自家女儿能帮到自己。可银钱白白地花去了许多,消息却没有一个!王夫人想法进了宫,可自己的女儿,却是一付难言的样子,只是说,皇上近来很忙,她要王夫人耐心地等着她的消息。

  王夫人可不知道,她女儿现在根本见不到皇上!她对自己的女儿还是很有信心的。

  王子腾死了,薛家也慌了。

  而此时忠信亲王却很高兴,他要报复贾家,报复贾政。

  他找到了忠顺亲王的长史,递上一张银票:“这一千两银子,大人先收着,我听得薛蟠有个妹妹,长得国色天香,大人把她推荐给你们王爷,我想你们王爷一定会喜欢的。”

  那长史收下银票:“王爷抬爱,下官必不辱使命。”

  说完,两人相视一笑。这忠顺亲王已六十有八了,孙子都娶妻了,还是个姬妾、男宠无数的,最是荒诞无稽之人!忠信王爷就是要恶心恶心贾家人。

  第二天一大早,薛家银楼的大掌柜,就来求见薛姨妈。

  “太太,昨天忠顺王府的长史大人来见小人,说他们王爷听得我们姑娘的才名,心慕姑娘,想求娶我们姑娘做庶妃。”

  “噢?你可告诉他,我们姑娘已经定亲了?还是宫中贤德妃下的谕旨,赐婚与贤德妃娘娘的亲弟弟贾宝玉!”

  “太太,小的说了,可那大人说,他们王爷是堂堂的亲王,岂是一小小贤德妃所能比的?且那位大人还说,如果太太同意了这门亲事,他们王爷就会救出我们大爷!”

  薛姨妈一听能救薛蟠,不由得犹豫了:“你先回去吧,让我好好想想。”

  薛姨妈有心找薛宝钗商量,却怕薛宝钗寒心,又怕夏金桂知道后胡搅蛮缠。她左思右想,手心手背都是肉啊!不知如何是好的薛姨妈,不知不觉地来到荣禧堂王夫人处。

  姐妹俩简单见礼后,屏退下人,薛姨妈迫不及待地拉着王夫人的手,告诉她刚刚发生的事。

  “姐姐,我这心乱得很,不救蟠儿吧,钗儿出嫁后,我靠谁呢?救了蟠儿吧,我又怎么忍心把钗儿送入火坑?”

  王夫人听了这话,脑筋不由得转了起来。她想着,如果攀上忠顺王府,不仅薛蟠有救,贾政也能官复原职,宫中的娘娘也能有个助力。可——这也太打荣国府的脸了吧!宫中娘娘的面子也极不好看!王夫人沉吟着……,突然,王夫人灵机一动,对啊,我刚刚怎么没想到呢?

  “妹妹,我有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妹妹看我们三姑娘如何?”薛姨妈一愣,王夫人笑道:“你看,忠顺王爷只是听过宝丫头的名声,并没有见过宝丫头,我们就用三丫头代替宝丫头,这样不就既能救蟠儿,又能保全了钗儿,我们的三丫头可是才貌双全的!”

  薛姨妈听得王夫人如此一说,顿时如释重负、喜笑颜开:“这个办法好!到底是姐姐,就是比我强,到底是娘娘的亲娘,十个凤丫头也抵不上。”

  王夫人自得的一笑:“妹妹也会贫嘴了,妹妹且坐着,事不宜迟,我去寻我们老爷说去。”

  王夫人来到外间,让人寻来了贾政。

  “老爷,忠顺王府来人说,王爷仰慕三丫头的才貌,欲娶了做庶妃!”

  “什么?夫人可知道忠顺王爷今年多大了?六十八!三丫头多大?我看你也太糊涂了,他纵然是王爷,也没有强娶民女的道理。”

  “老爷,王爷可不是我们能得罪得起的,想想荣国府,想想娘娘,想想宝玉,且王爷答应了:只要他娶了三丫头,就帮助老爷官复原职!”

  “这……,你让我好好想想。”

  贾政若有所思地踱向外书房。

  不想,薛姨妈和王夫人的谈话,早有人告诉了赵姨娘。赵姨娘慌了,急急忙忙地跑了出来找贾政,却被告知贾政已到了王夫人那里。赵姨娘不敢当着王夫人面找贾政,只得在贾政去书房的路上等着。

  赵姨娘一见到贾政,便快步上前,抱住贾政的大腿,跪了下来,眼睛里大滴大滴的泪水往下滴:“老爷,三姑娘可是您的亲闺女啊,老爷,您可不能将三姑娘送人做妾啊,老爷,王爷他已六十八了啊!”

  “胡闹!哭哭啼啼的,成何体统?你且起来,三姑娘的事岂是你能过问的?你当王府是可轻易得罪的?”

  赵姨娘岂肯轻易放弃,她想将王夫人和薛姨妈相谈的内容告诉贾政,可她又不敢。她想到王夫人她们可以李代桃僵,那她为什么不可以呢?

  “老爷,为什么一定要三姑娘呢?其他人也可以啊,林姑娘、四姑娘也可以啊,对!对!林姑娘最合适!她比三姑娘大,比三姑娘有才,比三姑娘有貌,对!就是林姑娘!我们府里养了她这么多年,也该她来报恩了!”

  “胡说!姑娘们的亲事自有我们决定,你算个什么东西?回去!”

  赵姨娘见贾政似乎有所松动,她也不敢逼迫过甚,想着晚上再和贾政好好谈谈。

  贾政到底听进了赵姨娘的话,只是他还在纠结:如果送上探春,别人会说他是卖女求荣;如果是黛玉,别人又会说他是欺负孤女!

  贾政想着想着,就进了外书房。此时,外书房里坐满了他的那帮清客。大家看到贾政愁眉不展的,都关心地问道:

  “不知东翁有何烦心事,不妨说出来大家参详参详。”

  贾政叹息一声,将这件事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且说了自己的顾忌。

  “东翁真是高风亮节,其他人听得能和王爷结亲,还不赶紧巴结过去,早早把姑娘送过去!”

  “就是,不过,东翁,话虽如此,这忠顺王爷却是真正的皇亲国戚,是太上皇的亲叔叔!岂是能轻易得罪的?东翁切不可因小失大。”

  “就是,东翁,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千万别为虚名所累!”

  “东翁,我觉得那个林姑娘更适合去忠顺王府!我听得说那林姑娘本是个孤女,全靠荣府将她养大。如不是荣府,还不知这林姑娘将流落何方!我想凭那林姑娘一介孤女,能伺奉在王爷身边,那是多大的福气啊!她既靠贵府抚养成人,又得嫁良人,享受那荣华富贵,必会对府里感恩戴德,到时东翁的前程可期。凭东翁的才华韬略,必能大显身手,快意人生!实现人生抱负,一展宏图!”

  “卜兄此言甚是。东翁,府上大姑娘已贵为贤德妃娘娘,三姑娘确实不宜再入忠顺王府,而这位林姑娘却没有这样的顾虑,却有这样的便利。”

  贾政给说服了。事实上,贾政对贾敏这个妹妹本没有多少感情,对林如海那就是羡慕妒忌恨了,尤其是恨!

  想当年,他领着刚刚启蒙的贾珠,向这个姑父请教读书科考的秘诀,结果得了‘天道酬勤’四个字,他奉这四个字为至宝,每□□着贾珠勤读、苦读,以至于让这孩子早逝,可他在一次无意中从妹妹那里探来的口风,林如海根本就没有那么勤奋!为此,他恨上了林如海夫妇。事实上,他也不好好想想,当时贾珠那么小,林如海怎么指点他!就像大学教授遇见幼儿园的小朋友,他除了讲“好好学习”外,还能说些什么?贾政想起往事,尽管他知道贾珠的死与林如海无关,可他还是归罪与林如海。所以,他对着今天之事,毫无愧疚。他本着事宜早不宜迟的原则,回到后院,和王夫人商量起来。

  比起探春,王夫人更不喜欢林黛玉,她对贾政的提议,毫无意见。两人商量了,来见贾母。

  贾母听了这夫妻两的话,颇有些不赞同:“我听得忠顺王爷已六十有八了,且平素好色荒唐,家里姬妾无数,这样的人且不是害了林丫头吗?”

  “老太太,我们也没法子,王爷位高权重,岂是我们得罪的起的?老太太,想想整个贾府,想想宫里的娘娘。老太太,虽说忠顺王爷有些不好的名声,可究竟是真是假,谁又说得清楚?况大姑娘那样的身体,只能找个年纪大的,不在乎子嗣的。我们老爷是大姑娘的亲舅舅,还能害她不成?”

  贾母听得这一篇话,半晌不语。贾政和王夫人焦急地望着贾母。

  “哎——!”贾母一声长叹,“我老了,这事就照你们说的办吧。”

  而此时因林如海要取代太上皇而活着,所以,林如海不得不忙着熟悉和太上皇打交道的人,读取太上皇和这些人的记忆与心事,未免忽略了贾府。等他知道这件事的时候,贾政的清客卜固修已同忠顺王府的总管商谈纳娶时间了。


  (https://www.uuubqg.cc/53_53899/3304683.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