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白衣书仙 > 第六章 诡异

第六章 诡异


  李云烟刚上马车,就开始给李童倒起了书袋子,大讲这函谷关的来历故事了。

  “那可是千年雄关。战国时期,秦占函谷关,就可东出中原,威慑六国,而天下无不为之战栗。如果六国占了函谷关,就可以锁住秦国这头猛虎,才会天下安泰。所以函谷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函谷关地处两山的谷地,两边都是高耸云端的大山,只有这么一条进出中原的古道。所以道一夫把关,万夫莫开的险关。”

  “函谷关最先有名还不是战国。而是和古代一位圣人---老子有关。春秋时期,道家老祖之一的太上老君,也就是老子或叫老聃就是西出函谷关,留下5千言的道德经而成仙的。所以历来关于函谷关的诗词那是非常多的。”

  李云烟絮絮叨叨,也不管李童听不听的懂,还在那里穷酸。

  李童突然说“公子,这就是你说的那个千年雄关?巍巍高楼锁中原?我看还不如咱们洛阳的城门楼高呢,破烂不堪。。。”

  李云烟撩开门帘,仔细观瞧。也觉得不可思议。这哪里像什么千年雄关,简直残破不堪,门楼还那么矮。难道书上说的都是错的?他扭转头问另一边的王二“你没说错吧?”

  王二笑到,“公子,我来来往往函谷关都不知道几十次了。哪里能说错呢?函谷关就是这个样子。公子不信,那关前还有一块碑,应该是战国留下来的,上面有函谷关几个大字”

  马车到了关前停住。李云烟下车,走上前去。果然在关口不远处矗立了一块古碑。不过也不算太起眼,上面书写有“函谷关”三个隶书体大字。字迹也都有些残旧了。看来这书上说的也不尽准确。。。怪不得老师说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呢。

  李云烟在关前到处走动,咦,还是让我找到了。嘴里说着,在关前一边的山脚下,拨开了草丛,发现很多地方都有刻着字的岩石。诗词之类的居多,但也是残破不堪。也有能辨认的诗句。

  李云烟如获至宝般仔细阅读寻找起来。一边读,一边大声告诉李童,你看这是哪朝哪代的著名文人留下的云云。还在强行辩解这个千年雄关当年的风采。

  李童和王二早就没兴趣听了,自顾自的闲聊起来。“王二,这关口怎么没有士兵把守呢”王二回答说,“这关口早已经废弃了,现在都把守潼关了,加上现在经常兵荒马乱的,谁愿意到这种地方驻守?”

  李童还惦记刚才那些鬼怪的事,接着问“你说出了这关,真就是荒野了?盗匪横行,妖鬼出没?”王二看了小李童一眼说,“当然了,我还骗你不成。所以最好你提醒你家公子,咱们多白天赶路,不到天黑就早早投宿。省得出事。我可真听说前段时间,就在函谷关外20里,就发生几个壮小伙被人吸干了血的事,心也被摘了”

  “啊?心都没了。。。”李童这小孩子,真的害怕起来,大声叫着公子,“公子,咱们还是快走吧,要不然你就没心了”

  “你才没心没肺呢”李云烟没好气地回了一句。

  李童说,“不是,是王二说前段时间,有几个壮汉的心被妖怪给挖走了”李云烟不理会他,正沉浸在怀古的幽思中,想想前朝古人做出那么惊天动地的壮举,留名青史,何等荣耀。自己什么时候也能如他们一般呢?

  这是天突然阴了起来,马上就开始有雨滴飘下。刚开始还是小雨点,不一会就越来越大。几个人赶紧躲到马车里,把马车赶到关口处避雨。

  “这山里的雨还真是说来就来,一会的功夫居然下的这么大了”李云烟看看帘外的雨幕,突然有想看看雨罩函谷关是何等的壮观。“这雨中怀古,不知道是怎样的情怀呢”他喃喃自语到。

  “我不知道雨中怀古是怎样的情怀。但我知道公子会变成落汤鸡,那肯定是少不了的了。”王二没好气地说。“这一下雨,路肯定更不好走,现在天色都已经暗了。等雨停,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投宿呢?”

  看着王二真发愁了,李云烟也不计较刚才他那番顶自己的话,笑到“吉人自有天相,没什么过不去的关”

  过了好一阵,雨幕才渐渐稀疏了。淅沥沥的又下了小半个时辰天这有才慢慢放亮。王二再也不想等了,穿上蓑衣,赶着马车就赶紧上路了。一路上真是越来越难行,本来就是崎岖的山路,下了雨之后很是泥泞,连马都跑不起来,只能走。这路上也真奇怪,刚才还能看见几个行人,几架马车,这一会都没了。就剩他们一架马车在前行。

  李童早已经不吭声了,躲在马车里睡着了。李云烟打开了一本书,慢慢在看。天色慢慢的暗了下来,烟雾中,一条崎岖古道上,一架马车在细细的雨丝中走着。伴随着马车的单调的铃铛声,周围的气氛突然变得有些诡异。

  王二越发着急,但也无计可施。心想这下坏了,估计今晚到不了原先的客栈投宿了。这可怎么办呢。。。这附近可没什么村子。还是和公子商量商量吧。想到这里,开口问道“公子,你看怎么是好。下一个客栈,还有四十余里,照我们这速度,起码还要走两个时辰。那就深夜了。”

  李云烟更没有什么经验,就按书上说的,“那我们就留心看看,附近有没有什么人家。实在不行,不是很多地方都有庙吗,我们找个附近的什么庙,先休息,你看可好”

  王二说到,“听说离函谷关二十里出了妖怪的事。这里我可不想投宿,那我们多走点,”“也好,就按你说的吧。现在雨夜停了,应该能快点了”李云烟也有点担心。

  王二挥起马鞭,不停的抽打赶马,马匹也一路小跑起来。速度果然快了许多。可也没过了多久,天竟然就真黑了下来。本来山里的天气就暗,又下雨,天上乌云还没有散去。

  又走了一个时辰,天已经完全黑了。王二计算了一下里程,已经离开函谷关30余里了。应该过了那个出事的地点。走了这么久也没事。慢慢也就想。可能都是传言。自己吓唬自己的。开始四处打量,又没有投宿的地点。当马车拐过一个山脚,不远处有一丝灯光透了过来。李云烟一看大喜,赶紧说到“那前方有一处灯光,估计是个人家。我们去投宿吧”

  王二心里纳闷,这条路他走过很多次,根本就不会有人家,再由十余里就下山了,然后就是客栈。这处冒出的人家,有点古怪。但好在过了那个地方。去看看也行。夹着小心行事。再走一段,看的清楚,原来是3间木房的一个小院,离路边不远,灯光也刚好能照清楚路线。王二下马赶着车来到了院门前。然后下马上前扣门。

  不一会,从里面出来一个老汉,手里提着一盏马灯。好像也知道大概是行路之人,就随便问了问,就把这架马车让进了院子。一边安排王二卸车,一边把李云烟主仆让进正屋。

  李云烟走进正屋一看,简简单单一间木屋,正对着房门是一个高高的贡桌,上面摆着些贡品;贡卓下首摆着两张太师椅,中间是一个茶几,看周围放着几把座椅。显然是招待客人的正屋。李云烟看看,也没什么特别之处。

  看老汉按排完马车,进屋来。就拱手说到:“这位老丈请了,我是今年要进京赶考的举子,因为贪图路边美景,误了投宿地点。特此上前叨扰一二”

  老汉摆了摆手,说“无妨,小老儿独自一人在此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经常晚上有误了投宿的行人前来投宿。你们也不要客气。我这里也没有别的,就是简单的饭食,热水。旁边就有一间空着的客房。里面的生活家什一应俱全。你们吃我的饭菜也好,等会小老儿就给你们做去。如若不然,你们自己准备也好,我只收点柴火钱和住宿钱而已。”

  王二拎着几个包袱跟在老人的后面进了屋。一听这么说。赶紧说:“咱们自己带有干粮和水,自己做饭就可”然后给李云烟使了一个眼色。李云烟也心知肚明,并不搭话。王二话题一转,就问道:“老丈可曾听说前段时间,离此地不远有妖魔吃人的事?”

  这老头神色一变,立刻又恢复原状,打了个呵呵,说道“也曾听闻几句。都是些无稽之谈。是世界上怎么会有妖魔。否则小老儿都被吃了几遍了,哪还能在这里陪你们说话呢?”

  老者的话很对李云烟的心里。他就不相信这鬼神之事。一听话也有理,就说“我说就是,鬼神都是自己吓唬自己的。。。天色已经很晚了。我们去客房自己弄点吃食,然后就休息了。老丈请了。”说完这话,带着李童和王二去了客房。

  这时谁也没看见这老头眼里精光一闪,狠狠的盯了眼王二。

  他们三人进了旁边的一间客房。李童刚要去做饭。被王二一把给拉住了。。。说道:“别出去,这里透着古怪。”李童问,“怎么了”

  王二说出了他的担心。“这条路我来来回回几十次,从来没有人居住。这个老丈居然说他独自一人住了很久。而且,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一个老人怎么生活?自己种地,砍柴?你看他那身子能干着些重体力活?”李童更加害怕“那怎么办,我们马上离开吧?”

  王二摇摇头,“已经走不了了,咱们三人一起,谁也别落了单,想来也不敢把咱三人一起吃了。另外这位小哥年经轻轻,肯定还是童子吧。我听说童子尿能驱魔。只要等到天亮,咱们立刻就走”

  李童立刻说“嗯嗯,我是童子,不仅我,我们家公子也是童子呢。我们两人足够把妖魔驱跑的。”王二似笑非笑的看了看李云烟。李云烟脸上一红,拍了一下李童。的确,在洛阳,20岁的富裕家庭的公子还没有娶亲的虽然不少。但是哪个公子家都有通房丫头,还是童子的的确不多。

  王二拿出吃食,大家吃完,连脚都没敢洗。穿着衣物就准备睡觉了。王二是累了,倒床就着。不一会,鼾声就起来了。李云烟本来就养尊处优惯了,如今居然还和下人挤一个大通铺,王二的鼾声还这么响,就有点睡不着了。左思右想,总觉得王二有点多虑了。小李童也睡不着,问公子“如果那个会变戏法的齐大叔在就好了。他肯定懂降妖除魔。”

  李云烟摇了摇头,“他就是个变戏法的,我看够呛。我觉得这世上就没有妖怪。刚才那老丈也这么说。再者俗话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镇妖塔”

  李童奇怪道“公子,什么书里说书里自有镇妖塔,我记得你常说的是书里自有黄金屋呀!”

  李云烟发现自己失言了。正想辩驳,突然听到窗外“哧”的一声女子的笑。这下真把李云烟吓坏了。


  (https://www.uuubqg.cc/53_53882/330093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