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飞云诀苍生血 > 第六百一十八章 俘虏安置

第六百一十八章 俘虏安置


  “还有,留一波家丁精锐在咱们身边居中策应,”前田桃补充道,“武备学堂的学生全都撒出去,每个学生都先担任临时卒长,其余家丁原地先升一级,看看他们带兵的能力。还有两天时间,我们先要进行整编,然后要进行纪律教育和纳降政策的宣传。所有招纳到的俘虏就地整编,然后按照老办法,集中往洛河渡口乘船走水路入淮西补给,补给之后直奔崇明。时间!这一次最重要的环节就在时间,我们必须在潼关交接之前完成对俘虏的初步整编!”

  ……………………

  “他娘的,到处都在打仗啊……”看着遍地硝烟的大陆,韩武面带微笑自言自语道,“好事,好事啊……”

  临时搭建的栈桥上来回忙碌的都是雇来的当地人,一桶桶的火药炮弹从船上往下卸。方家的家丁在靠近海岸的地方建立起一道简单的防线。防线外,是几支打得热火朝天的军队,防线后,是方家搭建的简易商栈;舰队身后,则是来自各中立国的……商船。

  受方家海上特殊“财路”的启发,一些实力欠佳却又想着发财的商贾主动联系了方家,要求跟着方家的后勤船一块儿“发财”。即,这些商贾的商船上装着各种日常使用的货物或者干脆就是军需物资,整天跟着方家的船队沿着航线转悠,搞起了海上补给和战争贩子的生意,而方家的护航舰队提供保护的收益则是收取一定金额的护航费。

  后来的形势就越来越喜人了,商人们不但要求护航,而且还要求成立一个集体的“公司”。事情的起因是几个船长在赌船上输了个精光之后想要将整条船做抵押,被韩武一口回绝。因为一开始出于长期财路的考虑,方家就规定了对这种杀鸡取卵的行为坚决拒绝。不但坚决拒绝,而且还会趁着这个机会“拉兄弟一把”,以扶植可扩大自己的势力。

  故而方家的赌船在留下的一定的抽头之后,反过来资助这些濒临破产的船主重新进入方涛为之准备的物流行业。这些船主思前想后,发现跟着方家的船队行动最大的好处就是省心,安全。方家的领航员简直就是神了似的,就连前方多少路程有风暴都能算得准准地,跟着他们走,自然灾害的风险降到了最低。

  跟着走了几趟之后,私人船主们对方家的巨大能量就无法矜持了。据说方家有一个相当优秀的会计师团队,这个会计师团队能够根据各地汇总而来的物价,准确预估每个港口富余和紧缺的物资。一开始,大伙儿还都只是跟着方家的商船后头捡漏,可后来方家却很大度地直接将这些消息印发出来,一个硬币就能直接买下一张印满了各种消息的报纸。

  要知道,在这个完全靠风力作动力的时代,一个单向航线最快也得三个多月,往返就得大半年,算上商业谈判、装卸货物、正常补给、规避风暴等等的时间,跑一趟消息就得一整年时间,这还没算被海盗追得满世界跑的结果。很多有觉悟的商人立刻明白了共通承担风险之后的好处,大伙儿一合计,同时撺掇方家领头成立货运公司。

  也就在同一时间,在方家的主导下,《海上通商公约》签署,由方家领头的货运公司获得了各国总督的认可,方家的蓝底白浪旗取得了永久中立地位,可以向交战双方进行战略后勤服务。

  本来每个国家都希望这面蓝底白浪旗可以被自己收买,但遗憾的是,你能出得起价,对方就敢出更高的价,这样一来,反而没人敢动这个念头。

  就在半个月前,韩武的这条航线就接到了西班牙人跟荷兰人争夺这块名叫尤卡坦的半岛。说起来也这也是一场悲剧。这个半岛本来不属于荷兰或者西班牙人的任何一方,而是属于这里的土著自己的王朝。当初,由西班牙人发动了一场战争之后,血腥的屠杀让这里的王朝几乎土崩瓦解。然后……然后就是殖民者之间争夺这块土地的战争。

  然而,方家的财路除了和平时代的赌博和放贷,最大的进项就属开战之后的战争物资的倒卖了。与之相关的,就是跟着方家一块儿发财的各国商贾。

  港湾外围停泊着近百艘大小各异的各国船只,贩卖各种物资的都有。临时港口外的方圆数百公里内,到处都是小规模的冲突,显然,荷兰人和西班牙人都在酝酿一次大的战役,都希望通过这一场战役彻底控制这一块土地,因为,这块土地以及半岛以南的地方,发现了相当多的银矿。

  “长官,参谋部电报!”韩武的身后响起了卫兵的声音。

  “哦,拿来!”韩武接过电报仔细地看了起来。电报的内容不算太复杂,只是暗示韩武在交战双方购买战略物资的时候控制一下发货速度,在给双方伤员治疗的时候,也控制一下他们重返战场的速度。尽量让他们这场战争无限期拖延下去,最终目的是怂恿他们从南洋一带抽调足够多的援军到新大陆去,这样第二舰队在南洋的一些小动作就不会束手束脚。

  行动代号“槌”,以彻底扫清第三舰队通往落叶岛之航线中一切障碍为最终战略目标,正式启动。

  …………………………

  中原战事于方涛而言已经提前结束。被围在车厢峡的李自成将来会不会落个高迎祥一样的下场,方涛已经不关心了。

  但是崇祯十三年的风波远远不止这些。那个在十二年北直隶立下汗马功劳的杨嗣昌杨大人,被实在挑不出优秀统兵官的朱由检派到湖北负责剿灭降而复叛的张献忠。杨大人到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把责任人之一的熊文灿给逮了起来。熊文灿早在张献忠再一次造反的时候就被罢免,但杨大人新官上任三把火,这火又不能烧到有背景的人身上,只好拿已经褪毛的乌鸡熊文灿开刀,杀鸡骇猴嘛!

  方涛就这么离开中原了,他有他不得不离开的理由。散布在中原一带的闯军溃兵已经被方家大锅里飘荡的肉香吸引到了前往崇明的船上。而方涛不知道的是,就在距离车厢峡不远的地方,李岩和红娘子已经带这手下悄悄地接近了车厢峡,并派了一个同样屡试不第的书生想办法跟困在峡谷中的李自成联系。当一根绳子顺着绝壁将一个胆大包天却怀揣着改天换日、成就一番功业的梦想的书生缒到谷底的时候,大明的命运陡然转了个弯。

  这个书生,名叫宋献策。

  闲话不谈,如今人处于崇明的方涛已经完全忙得乱成一团。这一趟弄过来的青壮已经将崇明岛上方家的庄子挤得满满地,照目前的状况来看,如果再不想办法来一块新地盘,方家的庄子里恐怕连插脚的地方都没有。这已经是极限了,这个极限是指,前田桃利用了几百年的物理知识积累,硬是用最简单的木竹结构设计的四层楼房。

  要知道,建楼房不是搭积木,弄来木材搞成木板然后拼个四层就完事的。中国古代建筑中,亭台楼阁的建设标准各有不同。中国古代并非没有纯木制四层以上的建筑,但是把耕地视作生命的古人为什么没有将这种建筑模式加以推广呢?其原因就是耗时、耗材、耗人力都达到了一个恐怖的数字。古时想要在皇家苑囿造上一座高楼却因为以上因素而不得不作罢的帝王数不胜数。

  以一座只有一层的宫殿为例。先得打地基,给宫殿的柱子埋下柱子的底座,这些底座必须是上等的石料。底座埋下去之后就是将柱子立起来。与现代建筑流程不同的是,柱子立起来之后不是搭砖墙而是在柱子的基础上架屋梁,等主梁架好之后架椽子。这期间每上一根梁需要进行的复式结构的架设就不一一赘述。上了椽子之后,宫殿的基本结构就完成了,然后就是从墙基开始摞砖墙,砖墙到了与屋顶部位之后并不密封,而是留下一定空隙用作通风。砖墙砌好之后就是盖瓦。

  这种结构的房屋主要靠木制的柱子承受屋顶的重量,而不是靠砖墙承重。其优势就是一般地震来临时,木材的韧性比砖墙要高,房屋不至于一下子塌下来。故宫,也就是方涛眼中的皇宫就是采用的这种建筑结构。

  但是,这种结构的耗材和工艺实在是太复杂。在拥有现代工程机械来复制一个,难度倒也不是很大,但在大明这个时代……还是算了。这还只是一层,到了第二层的时候,第二层的柱子就必须完全建在第一层几根屋梁的基础上,差一点儿都不行;第三层的柱子则是建在第二层屋梁的基础上。从难度上讲,一层比一层大。从结构上讲,每上一层就必须比下一层小一圈,否则下面一层的屋梁根本没法承担如此重量。最关键的,因为木料的本身的材质问题,木制结构的楼房……是有高度极限的。

  ;


  (https://www.uuubqg.cc/53_53702/3697764.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