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溯世书之故人初相逢 > 第86章 溯世追源(一)

第86章 溯世追源(一)


徐师爷叹了一口气说道:“唉,大家请起,我们大人也知道大家的难处,只不过此事并非我们大人可决断。大伙儿应该也听说了,一个月前朝廷就已下发了赈灾款粮,由一年前新上任的县令方大人主理。只不过,这方大人年纪尚轻,血气方刚,一时大意才导致这批款粮被土匪劫走。我们也是没有办法的呀。不瞒各位说,我们老爷为了此事也是食不安寝、夜不能寐,已经病倒了。”

        “呵呵,食不安寝、夜不能寐还能娶七姨娘吗?”人群中不知谁冒出了这么一句。

        徐师爷当即沉下脸来:“大人家宅内事岂容你等置喙。就是因为心情郁结才要娶七姨娘纾解忧虑。此事即便有什么过失,也并非我们大人造成,我们大人只是一方县丞,也已因病告假多月,说到底,县令方大人才是本县之主。冤有头债有主,大家伙儿真有什么难处,也不应该来我们这里闹。”

        此言一出,人群中再无人敢多说一句。

        “丁大人虽同为父母官,但也无力通天。如今县令方大人已经将赈灾款粮被劫一事上呈朝廷了,为今之计仍只有等待朝廷的后续批文,别无他法。各位还是回去安心等待消息吧。再来闹事,决不轻饶。”徐师爷说完冷着脸让小厮关门。

        “哼,官官相护,一丘之貉。”一个长着满脸麻子的精瘦男子说道:“也不知道是不是他们合伙吞了朝廷的赈灾款粮,想活活饿死我们。”

        “麻五,别乱嚼舌根。小心给人听去了,把你送进大牢去。”一个看上去老实巴交的方脸男子说道。

        “得了吧,许木匠。这事儿究竟怎么回事儿,大家伙儿心里难道不明镜儿似的?这都第几次了?老子是看透这世道了,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铺路无尸骸。”麻五咬牙切齿骂道。

        许木匠没有吭声,人群中也没有人再说话,却弥漫着一种难言而压抑的气氛,似有一股强大的暗流无声涌动于人们的心头。

        徐师爷关上门后,匆匆向庭院另一侧走去。

        莫灵萱等人随着他进了一间阳光充足的屋子,绛紫色的书架上放满了书卷,零碎的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格射进屋内,给书架蒙上了浅浅的光华。

        屋子正中是一方书案,一位上了些年纪的男子端坐案前正在题字,此人须眉及颊,目光炯炯,左耳耳垂处有一处红色胎记颇为引人注目。

        小爽灵看到他的第一眼,不自觉地跑到了他跟前好奇地盯着他。

        徐师爷敲门:“大人。”

        “进来。”丁大人问道:“都打发走了吗?”

        “是。”徐师爷低头回道:“都照您吩咐的话,与那些刁民说了。不过这一次恐怕没那么容易打发了。”

        “哈哈。”丁大人仰面笑道:“不容易打发更好,最好让他们都去那方康年的府上闹个你死我活才有好戏看。”

        “大人恐怕要失望了。”徐师爷讨好地附和道:“听说方大人为了安抚部分灾民,已将私宅宅邸都卖了,如今一家三口都寄居在城外的破庙中。”

        “破庙?”丁大人嗤笑道:“再过几日恐怕他们就连破庙都睡不了了。”

        “莫不是朝廷治罪的文书已在路上了?”徐师爷跟随丁大人多年,早已学会了鉴貌辨色的工夫。

        “不止于此。”丁大人捻须笑道。

        “恭喜大人即将高升,小的在此恭祝大人前程似锦、官运亨通。”徐师爷立刻领悟,跪下磕头拍马屁。

        “哈哈哈哈,说得好,说得好。”丁大人哈哈大笑,渐渐笑声渐止,得意说道:“也不枉我这一年多来韬光养晦。”

        “是是是,大人远见,一年前就称恙抱病在家静待时机。也是那方大人自己不识时务加时运不济,时逢灾年,位子还没坐稳就急于立功,还妄想查大人这些年来的账簿,真是自寻死路。”徐师爷投其所好,净拣这丁大人爱听的说。

        “黄口小儿,不自量力。逞一时之勇,还以为一力揽下发放粮款的差使就能步步高升,他应该万万想不到竟会成为他一家老小的催命符。堂堂一县之令,最后落个人头落地,妻女发配为奴的下场,何苦来哉。老老实实在家读书吃祖荫,说不定还能得个一世安稳,以为考取了功名就能爬到本官头上,简直是死有余辜。”丁大人咬牙说道。

        “幸得大人深谋远虑,高瞻远瞩,一早安排城中各大米商封仓屯粮,同时安排侯三劫了朝廷的赈灾粮银,将城中百姓逼至绝境,民怨沸腾,可不就要群起而反那方大人了嘛。”徐师爷胁肩谄笑、如蚁附膻。

        “侯三找的那些劫粮的人确定都打发了吗?靠不靠得住?”丁大人问道。

        “大人放心,侯三早在三个月前就收买了死牢的狱卒,将那些死囚换了出来,且从头到尾都称是奉方大人的令,即便那些死囚被抓,也不过是做实了方大人监守自盗、侵吞朝廷赈灾款粮的罪名而已。而那狱卒,三日前也被侯三料理了。”徐师爷回复道。

        “好,做得好。”丁大人点头赞道。

        “大人过奖。”徐师爷恭顺说道:“朝廷赈灾的三万两银子我一个月前已存入金陵的永昌柜坊了。但那两万石的粮食,目前囤了一部分在远郊的米仓里,但也囤满了,大人您看剩下的,是不是分给那些灾民,也趁此机会收买民心让他们感念您的恩德?”

        “分给他们?”男子面色陡沉,侧目看了一眼徐师爷,只这一眼就吓得徐师爷当即伏地跪下。

        “小的该死,小的愚钝,还请大人明示。”徐师爷吓得身子抖如筛糠。

        “那些刁民都是些愚不可及的蝼蚁,喂饱他们了才是浪费粮食。你看那方康年为了他们,弄得两袖清风、倾家荡产乃至家破人亡,他们可会感念他半分好?”丁大人问道。

        “这……大人……大人说的是。”徐师爷唯唯诺诺答道。

        “米仓满了就建新的。不过你刚刚说的也有几分道理,本官升任县令在即,还是需要民心支持的。你少取一些粮食,去和米行换些劣等米糠,然后寻个时机派发下去。莫要一次派发,分成几次,须得饿上他们一阵子再赏一些。□□畜牲嘛,就不能一次把他们喂饱了。”丁大人吩咐道。

        “是,是,小的明白,多谢大人教诲。”徐师爷点头称是。

        若不是此刻身体受限,眼前这个道貌岸然的丁大人早被莫灵萱抽死一万八千遍了,但眼下谁叫她此刻只能做个看客呢,任凭她在这丁大人面前如何张牙舞爪、凶神恶煞,这丁大人也是浑然不知。

        而她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个卑鄙无耻的狗官下达这些丧尽天良的决定,气结到快吐血。

        秦小五问那爽灵:“你怎么看这件事?”

        那小爽灵眨了眨眼睛:“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而已。”

        “什么?”莫灵萱叫了起来:“还而已?看不出你小小年纪怎么如此冷血?你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因此而饿死吗?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家破人亡吗?”

        小爽灵瞪着莫灵萱,一脸的无辜和不谙世事。

        秦小五笑着拉过了气得要死的莫灵萱,说道:“你跟他生什么气,他若是能懂这些道理,咱们也不必来这里了。”

        “你什么意思?”莫灵萱问道。

        秦小五没有回答她,反而牵起了小爽灵的手说道:“走,咱们一起出去逛逛,看看还有没有什么更好玩儿的地方。”

        说罢,他们身形一转,已然来到这所大宅的外面,街道冷清,行人稀疏,大多数人都是面如土色。

        令众人惊奇的是,他们突然发现,很多行人的头顶都多了一团殷红的火苗,仔细看去,那团小火苗竟像极了一朵小小的莲花。居然和莫灵萱在此前与小爽灵通源时所看到的一模一样,只不过小了许多。

        他们漫无目的地走着,有些百无聊赖。突然发现了一个鬼鬼祟祟的身影,莫灵萱看着那张布满麻子的脸,认出了他正是之前聚集在丁大人府邸后门的百姓之一,麻五。

        只见那麻五躲在一棵树后,紧张地看向前方,众人顺着他的眼光看去,在他前方,迎面而来一位老妇,颤颤巍巍,一只手紧紧捂着腰间的位置,一面在回春堂和安和堂两家药铺前犹豫不定。

        麻五瞅准时机,从地上抹了一把黄泥抹在脸上,同时从怀中取出一块手绢蒙上了脸,只留下贼溜的一双眼睛,他刚准备上前,突然想到了什么,又从身上摸出了一个瘪瘪的钱袋,拾起了路边的几颗石子装了进去。

        就在老妇准备跨进安和堂的门槛时,麻五瞅准时机,一边假装大力地咳嗽,一边两步上前入内,在经过老妇身边时一个轻轻勾脚。

        老妇站立不稳,整个人向前倒去,麻五一把托住了老妇,另一只手却伸向了她的腰间,只在一瞬间,就将自己手中的石头布袋与老妇兜中的钱袋偷梁换柱,整个手法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看得莫灵萱等人是叹为观止。


  (https://www.uuubqg.cc/52580_52580404/40136422.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