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洪荒】桃之夭夭,满目星河 > 第25章 第25章

第25章 第25章


大禹治水的十多年,遍知常行走于人间,积攒了许多功德。地仙是最繁忙的仙人,掌管着人间的琐事、祈愿、秩序……

        功德是一种修行,他在修行中锻炼心性,额上常系秋水赠予的那抹珠玉额带以正己身。然而这十年,他心念愈发繁杂,像剪了又生的万千华发,每一根都是烦恼丝。

        修仙者的心境本该淡泊宁静,安于外物,不该生如此烦忧。因此他总是会静坐念经,屋里燃着香,青烟袅娜,沉静如水的诵经声萦绕在屋内,杂念却如蔓草更加漫无边际地延伸生长。

        他知晓自己心念动了,然自己的那丝妄念却连在静室独处时都不敢去想。他不会承认,也无法相信自己有那样一种念头。

        于是闭上眼,他装作视而不见。可情之一字,独木亦可成林,他再欺骗自己也抑制不住心中的烦扰。

        十年间,他荒芜心头长满了野草,根系深深植入心脏,覆了厚厚一层草叶在心头,使他常迷失在杂草之中,手脚都被缚。

        一日,同僚约他喝酒,那是位酒仙。

        酒仙抱着半身高的酒桶晕乎乎地醉倒在河流中,顺着水流飘荡东西。遍知踩一尾芦草,手上提着酒,身上背着剑,陪着那人一起顺流飘荡,一苇渡江。

        而今水患得治,岸上皆是青翠的草木,其间开满了不知名的小花,遍知听着流水潺潺,仰头看岸上光景,山高水清。他从水中捞起一株鲜嫩未开的荷花花苞时,掠过的第一个念头是秋水神女看到这株新生荷花后会露出一抹浅淡笑意。

        他垂眸看着这株荷苞,四无人声,鸟雀呼朋,心突然狂跳起来,仿佛有什么事亟待他去解决。他想去见她。

        他强迫自己诵念起清心咒,直到满天星河的光落在他肩头,河水倒映着星空,他一时分不清究竟自己在天还是在水。

        酒仙已坠入清梦,遍知望着河水中的星光,摘下了额头的那抹额带,足尖轻点芦草,飞身而去,只留下一尾芦草没入水中,荡漾起清浅涟漪。

        当遍知到达北海时,朝阳初升,他手中还握着那株荷苞,花瓣微启了一线小口,其上有水珠滴落。

        北海一片艳艳灼灼的芙蕖与霞光连成一片,他捧着手中的荷苞一时手足无措在原地,但又不愿离去,最终他在岸边踌躇,看见了所思所念的那位神女。

        一片蔚蓝大海,秋水半倚在碣石上小憩,她化清水为裙裾,裙摆蜿蜒着流进海水,如水缎般的乌丝散开在碣石上,有禽鸟落在她头侧轻啄。

        遍知立在远处,以免惊扰她休息。秋水仍闭着双眸,只平淡开口:“你来了呀。”语气就像日落归家一般随意。

        遍知不知她在和谁说话,下意识看了下四野,海波在朝阳下格外闪耀,禽鸟啁啾似一位老友在和神女说话。

        秋水睁开眼看向他的方向:“经年未见,小仙官,你心念反倒更乱了。”

        遍知心下一颤,他的心念不敢对人言,额带在手只会助长那些杂草。

        当他发现神女仍记得他时,心头跳过一丝喜悦,即使他再克制压抑,那点意动也会带来些许温热的气流,芜杂的神念和微乱的心跳。以神女的感知力怎么会不知道他心念乱了呢。

        他双手捧着额带只说自己来还神女宝物,修心不成,实在有负神女的期盼。额间却有一线清澈灵力流入,灵台瞬间无比澄澈空明。

        秋水顺手助他平心静气,倒没有收回额带,只淡淡道:“你拿着罢,不必归还。”

        遍知又拿出那株荷苞,恭敬地说些客气话,秋水抬手,空气中涌动着潮湿的气息,在朝阳下凝聚出闪耀的水珠,水珠汇集将荷苞的根茎包裹住。

        遍知看着荷苞植入水球中,向秋水飞去,他知道神女这是收下了这份礼物。

        秋水又说北海是个静心修行的福地,若是无事,便可寻个合适的地方静坐修炼。

        说完,秋水随意地斜倚在碣石上,手臂搭在碣石嶙峋处,如同倚在舒适的软云垫中一般,又如一湾从石上流过的清泉,静静地看着海面浪潮。

        海风吹过她的乌发,发尾飘在风中,遍知从她的衣角看见了风的形状,流溢、飘动,不知何时起,不知何时绝。

        当天光从橘红转白又转红,璀璨星光映照深海复又消散,朝阳再度升起时,秋水仍保持斜欹的姿势,静静望着海水。海水洁白的浪花拍在她足腕上,长裙上纤长的轻纱随着潮流漂动,裙摆底部化作潺潺流水,汇入大海。遍知静立在远处默默看着她,一度以为她已经睡着了。

        只是她双眸未闭,时而轻颤,遍知才忍不住询问:“神女,您在看什么?”

        秋水:“看海。”

        遍知:“看海?”

        秋水:“宽而不可见彼岸,幽而不可知其深,含百川之水,纳日月之光。”

        遍知:“一刻不休地观看这平静海面,您不会厌倦么?”

        秋水笑了一下:“怎么算平静呢,海水每一瞬都在变化,我不知晓下一刻的浪花何时到来,也不知晓将会有哪片云影落在波心。千千万万的水滴,都呈现不同的光景,此间有无穷的变化与未知,为何会厌倦呢?我们常说的静,不是无动的静,而是上善若水,顺势无为的静。”

        说罢,秋水继续静静望着似是平静却变化莫测的海面,其中有着蜉蝣万千。朝生夕死、从流飘荡的蜉蝣从不知自己会被卷入哪一处草叶之间。

        遍知依旧静立在一旁看着她,看着天边的云影落在她脸上,禽鸟在她脸畔啁啾,浪花卷上她的腰侧,她斜倚碣石,以观沧海。

        看着金色的落叶从她面前飘过,啁啾的禽鸟扑腾着双翅与她告别向南飞去,她斜倚碣石,以观沧海。

        看着霜雪染上了她的青丝,海水结成剔透冰面,水天一白,上下一色,她斜倚碣石,以观沧海。

        看着霜雪化雨濡湿了她的长发,不知天涯何处飞来的花瓣散在她裙摆之上,归来的禽鸟在天空中诉说着南方好风景,她斜倚碣石,以观沧海。

        看着接天荷花一一并举,四方落雨,浪潮涨起,她斜倚碣石,以观沧海。

        如此二十载春秋,秋水静静看着北海,遍知静静看着她。

        前十年遍知观海是海,观她是她,风卷云涌她亦不动,后十年,遍知仍旧观海是海,观她是她,但他能看见每一个瞬时都在动。她的发丝飘舞,她的裙摆扬皱,水波徐徐,白浪扑上她的腿,裙上水迹溅落如繁花盛景,天边飘来的花瓣落在她身上又被风吹走。

        她有千万种美丽的模样,而他无法知晓下一刻,她又会是何种模样。

        日月变换,天地常新,他便是在此刻顿悟,人之一生短也须臾,长也须臾,一时一饷,犹可安排。人们忙碌操劳,将短暂生命的缝隙填得满满当当,可对永生的神仙来说,岁久月深,如何可度。便是在此处不眠不休观上二十载沧海,又有什么奇怪。

        观一滴水的旅程,从海中蒸发成云,流云顺着天风飘摇,或曾成为某位神明的座驾,或曾见证过某对有情人向它起誓,或结云落雨,或挂在某处山头,亦或误入林间成了朝雾,日出即散,陷入黄土,或滋润了某株草叶,或沿着地下河汇入江川湖泊,再经百川归海。沿途见证过无数风景人情,何曾有过一刻止息,但这已是极静。

        这一刻他终于能正面自己的内心,若事已初现端倪,正如水滴蒸腾成云又汇入大海,为势所驱,自然而然,他便不应掩藏和蒙骗自己,也不应担忧和为此烦恼,万物合道,顺势不争,方谓无为。

        秋水感应到身边拂过一阵灵风,她侧起身子,回眸看向遍知:“小仙官,你心念突破了。”

        遍知躬身施礼,却要道别。心念已破,仙务积攒,他还有为世间善男信女了结所愿的理想。

        俯仰流年二十春,归来恰似辽东鹤,不知海内变迁几何,只怕是城郭人民,触目皆新,然而触目皆新才是仙者的常态。

        此后,他忙于仙务,走遍四海八荒,每当闲暇时,便会提着旅途所得,前往北海拜访秋水。

        秋水仍旧斜倚在碣石上,静静望着沧海,他走或留似乎都不在意。

        他有时会带来一束花,有时会携上人间的奇巧物件,有时会是大漠的一捧细沙,有时是在云山月落处只绽放片刻时光的月夜昙的种子,还有吉光的一片羽,鲛人的珍珠泪,瀛洲的玉醴泉。

        直到有一日,秋水将残荷的枝干递给他瞧,他曾送过的那株荷花在神灵之水中生长了近百年,才终于凋零枯残。这于一株荷花而言已是十分久长的生命,却依旧短暂得令他叹惋。

        百来载光阴,他已逐渐走到她近旁。彼时,他坐在碣石旁饮着琼浆,秋水的长发在海风中扬起,时有发尾落入他的脖颈,令他心乱如麻。

        他一直坐在这里不言不语地陪着她静看沧海,荷花凋零,这四个字却是近百年来他们说的第一句话。

        他垂了眸将残荷小心翼翼收好,秋水只言应葬黄土,来日化春泥。

        遍知心尖抽痛了一下,却又想着自己有何好执着,只应了声好,他说:“总好过污淖陷沟渠。”

        他呼吸轻轻,秋水望着凌凌海波,笑了一下:“小仙官,我还不知你的名姓。”

        遍知:“遍知,神游所至,遍事能知。俗家姓赵。”

        秋水:“你游历四方,遍知为号,当真合适。陪着我在此观海多年,你会觉无趣么?”

        遍知:“神仙须是闲人做,怎会无趣。”

        秋水但笑不语,便取出一白玉棋盘,黑白棋子似有水润波光,入手生凉。

        秋水问他要对弈几盘以作消遣么,遍知自是不愿拒绝,当他触及棋子时,自忖遍知天下的遍知仙君也不免疑道:“这棋子是何物所制?”

        秋水说自己曾在多年以前,如今已记不清是何年份,路过昆仑雪山,在山尖捡到了一团冰心。自己便用了几百年的时光,以灵泉天水慢慢滴水为磨,才制得的。

        世间神灵若无耐心,这千万年的时光怕是难挨。

        初时,遍知与她对弈,局局速败,他望了眼秋水的神色,不见喜怒,平静淡然。他为自己棋艺平平,不能全神女之乐而道歉,秋水只言自己参悟阴阳,下了上万年棋,又岂是他一夕能比的,不过闲时消遣,落子可以慢慢细想,不必着急,便是棋圣也是要日进跬步的。

        遍知原本不愿让秋水等他落子,但在日后的时光中,他深思时间逐渐延长,秋水只支颐等待,并不催促,也无郁色。于她而言是否落子,同为一般,她并不在意。

        再往后,他棋艺精进已能与她厮杀几百轮回。只是,若如此,一局棋要下多日,遍知时有仙务,需告别而去,秋水便让他留下残局,待归来后再续。

        秋水极有耐心,她可以观上百年沧海,也可以等残局对弈等上十年。

        岁月久长,两人竟相伴了三百年,时光一晃而过,遍知的棋艺果真如她当年所言,进步神速,有时令她也不得不深思多日。

        每当遍知走后,她便盯着棋盘,思考在何处落子。

        随着岁久年深,寒来暑往,她手执白子,伏在碣石上,任风卷起长发,突然发觉原来北海竟如此寂寥安静。四野悄无人声,唯有沧海浪潮,日月轮转。

        他归来时,总会带些小礼物,继续几年前未完的棋局。他原以为自己续局的时候,会忘记下到哪一步了,然而北海的日子虽平静如水,却历历在目,他记得自己走前秋水每一根发丝的微动,也记得这局棋究竟是何模样。他见棋盘便知他走后,秋水落子何处。

        每当秋水深思如何落子时,她总会静默地观着棋盘,倚着碣石,风吹袖起,海浪滔滔。

        遍知便微笑着看她,时而捡起海螺,吹出一曲悠扬的小调。有时秋水会问他吹的是什么曲,他答道:“千年前的家乡小调,又名《南风曲》。”

        秋水:“南方多泽,池沼遍地,河流如织,山丘密布,荆木莽莽,水气漫漫,百兽行道,生民难居,难怪你常怜世人,欲度苦厄。”

        遍知:“太过久远,我记不清了,只记得潮热瘴气,云泽水波,神女可曾去过那里?”

        秋水微笑:“我为百水之神,凡水所往,我都在。”

        这般闲静的时光,是他唯一敢在她面前凝望她的时候。

        直到一日,二人厮杀正酣,天边有惊雷滚落,浓郁的阴云覆压下来,深紫色的雷电如虬龙,照亮天际。

        秋水看了眼天空,收住了落子的手:“遍知,你的飞升雷劫到了。”

        度过此劫,便可从地仙蜕变成飞仙,从此逍遥云端,吸风饮露,乘云气游于四海之外。亦可久居仙山飘渺之地,手持白鸾尾,夜扫南山云。不必留于人世,与凡人纠葛还愿,生出许多因缘际会。

        秋水在一旁护法,助他度过雷劫。天雷净骨,每一道天雷劈下,都是在为他清洗内外,衣袍便更洁净几分,最终纤尘不染,衣袂飘飘。自此凡尘是非再不染他身,往后浮华皆如云烟散尽。

        秋水见他安然无恙,便端坐一旁,看着面前残局笑说:“天劫既过,你现下应前往昆仑九华宫拜谒昆仑九光无上清灵元母大天尊,这局棋便留着吧。”

        所谓昆仑九光无上清灵元母大天尊,众神简称昆仑神尊,后世又称金元圣母、西王母、王母娘娘。她为众神居所,中和之气汇聚地,昆仑神山的化身,同虞渊化形的神女夭一样生于极西之地,却不仅是西方天地的掌权者,更是上下诸天的最高神。

        上下诸天共三位神尊,烈阳、昆仑、星河,烈阳为太阳之气所化、昆仑为中和之气所化、星河为太阴之气所化。三尊出世之前,诸天神灵之最高者为天、地、人三皇,分别是伏羲、女娲、神农,此三尊三皇之下便分四象五帝,四象为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四象分治四方星宿诸神。五帝分为金属白帝,木属青帝,火属赤帝,金属白帝,水属玄帝,土属黄帝,各居东南西北中。再往下便是九耀星君与北斗七宿,之后为诸天二十八宿,其次是散列星神与山川之神。

        然如秋水这般的百川之主,位比二十八宿,甚至还要再高一些。

        而后天修炼,悟道飞升的仙人,又分地仙、飞仙、天仙三大类。

        地仙游走大地,居无定所,飞仙自有仙山,长居不动。遍知自知若他离开北海,升入飞仙,得某处仙山洞天,此后便再难寻得相见的理由。

        秋水见他不愿离去,以为他是为将面见昆仑神尊而忧虑,便言道,三位神尊之中,烈阳洒脱,星河不羁,昆仑神尊最是清正。中和之气调和阴阳,光明日月,他不必忧虑。

        眼见天边祥云朵朵,灵气浮动指引,遍知不得不告别秋水,顺着灵气天风前往昆仑。

        九华宫,琼玉为顶,碧玉为槛,内饰金纹,环有九门。遍知立于宫中,金光璀璨的昆仑神尊高坐上首。

        片刻后,悦耳如仙乐琳琅的女声自上方传来:“遍知,吾阅你之生平,有大德三千,小德无尽,自当升仙,得逍遥不息,海内任游。你自视如何?”

        遍知躬身回答,不曾饰美隐恶,自言身为地仙的千年功绩得失,等待昆仑定仙籍,分职位。

        昆仑却言世间事物繁杂,问他想做什么。原以为神尊早已定下一切,却把自由选择的权利交给仙者自己。

        仙者逍遥,仙职自由,若有真趣,当凭意为之。

        遍知想了想,便说自己为地仙,见生人百苦,愿常留凡世,结祈愿,度生灵。

        昆仑挥手,漫山灵气翻卷,金光萦绕遍知全身,他感受到有浩然的神力在洗涤他的尘心戾骨,身体变得轻盈如晨月。

        昆仑:“心属凡尘,自为地仙,从今往后,汝当为地仙之首,分管人间,使世人安居,修士闻道,青天之下,皆为你之道场。”

        遍知再拜,躬身退出九华宫,下一位升仙者步入,与他点头致意。


  (https://www.uuubqg.cc/50193_50193361/40926532.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