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陆泽的梦想纪元 > 第十八章 太空电梯

第十八章 太空电梯


  何瑞音对《文明》组曲的构想在两人看来简直是匪夷所思的。

  过去人们在考虑一首音乐中不同的乐段之间如何衔接的时候,总是把目光放在具体的旋律、乐器、声部等等的安排上,虽然也有不少可以算得上是“阴阳相生”的音乐,但从来没有人像何瑞音这样站在一个整体和宏观的角度上把“阴阳相生”作为一种创作理念。

  “继古典时代之后是中古时代,既有汉唐的盛世,也有中世纪的黑暗与压抑,不同的民族之间开始交流并发生冲突,丝绸之路与万里长城便是这交流与冲突的产物,阴极生阳,我准备在第三乐章中讲述人类文明在战争中的崎岖前行……”

  何瑞音继续讲述着她对于《文明》组曲的构想。

  之后是文艺复兴带来的艺术与科学的革命,工业革命带来的殖民扩张,电气革命带来的生产力的飞跃,以原子弹作为终结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虽然她目前还只完成了第一乐章,其他乐章都还只是一个大概的构思,但整部组曲的架构其实都已经完善。

  陆泽和天火二人都被何瑞音这宏伟的构想,或者说野心所震撼。

  陆泽感慨地说:“如果这部《文明》组曲能够完成,你将立即成为超越人类史上所有音乐家的伟大存在。”

  天火也点头说:“此曲一出,必成千古绝响。”

  这话并没有夸张的意思,但它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后面的乐章都必须要达到与第一乐章同样,甚至更高的高度。

  虽然何瑞音在第一乐章中开创了一种全新的音乐形式,但第一乐章只有鼓这一种乐器,相比于那些交响乐来说其实非常简单,所以何瑞音才能精益求精,达到完美的境界。

  后面的乐章当然不可能再用单一的一种乐器来表现了,而随着乐器种类的增多,想要对每一个乐器做出这种精确安排的复杂度也会呈几何倍数增加,甚至可以说,穷尽一个人一生之力也未必能够完成。

  想到这些,何瑞音并没有任何骄傲,反而叹了一口气说:“虽然我对整部组曲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的构思了,但以我现在的能力也只能创作出第一乐章而已,再后面的乐章我现在还无能为力啊。”

  陆泽微笑道:“那又如何,起码你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何必在乎结果呢?”

  时间在三人的交流中飞快流逝,很快就到了晚上11点半,星灵网通知三人准备进入太空电梯。

  如今太空电梯的人流量也没有以前那么大了,以太空电梯的运载力足以一次将等在太空电梯基站的所有人同时送上太空,所以他们不需要等待下一班电梯。

  太空电梯从地面到同步轨道往返一次是8个小时,其中从地面出发的时间是每天的凌晨12点、上午8点以及下午4点整。

  陆泽和陆离吃完饭团从爱丽丝家出发的时候就已经是晚上了,之后从地下城市到太空电梯基站的路上花费了两个多小时,到达候梯厅后又等了接近一个小时,现在正好是进入太空电梯的时间。

  虽然电梯往返一次是8个小时,但游客们并不是等到从上面下来的太空电梯到达之后再进入那一架太空电梯,否则光是上千人上下太空电梯就能耽误大个半小时。

  更何况,最耽误时间的还不是这么多旅客上下太空电梯,而是更换太空电梯的推进器。

  没错,就是推进器。

  太空电梯虽然采用了激光推进技术,但激光推进并不是真的用激光把电梯照上去,无论是多么强大的激光,所产生的光压都不可能让这么重的物体克服地球的引力,哪怕将整个太空电梯汽化了都不可能让它离地一米。

  激光推进的原理其实是用推进器吸收从地面基站发射的激光中的能量,将这些能量导入推进剂中,使其温度急剧升高,形成高温高压的等离子体,然后将其从电梯下方喷射出来,从而产生的推力。

  从这一点看,太空电梯与火箭并没有什么区别,太空电梯的优势在于不用携带化学燃料,从而能够获得比火箭更高的比冲。

  用化学燃料火箭将100吨重的负载送入太空需要数千吨的燃料,而用激光推进的太空电梯只需要携带不到200吨的推进剂就能完成同样的任务。

  同时,推进器还要担负起隔热的任务,避免激光中的能力把太空电梯加热成一烤箱。

  将这些都考虑进去后,推进器就成了一个比太空电梯的电梯厢还要大的大家伙。

  再加上激光会对推进器造成烧蚀,因此每一次太空电梯运行结束后都要花上一整天时间来对推进器进行维护和补充推进剂,才能重新投入使用。

  此时陆泽他们所要进入的当然不是还没落地的那架太空电梯了,而是早已准备好的另一架太空电梯。

  至于为什么不更加提前一些进入太空电梯中,这是因为太空电梯的主要目的毕竟还是把人送上太空,运载量虽然不小,但总不可能还给每一个人都准备一张床来休息吧?

  再考虑到整个过程的时间并不长,单程只需要4小时,太空电梯中也不会为旅客提供食物。

  既然提前进去也只有干等,人们当然更愿意呆在饮食、住宿、娱乐俱全的候梯厅了。

  到达太空电梯的登梯平台需要从休息区穿过,这让陆泽有些遗憾,因为没能去娱乐区见识一番。

  穿过休息区,又经过一条十多米长的通道后,三人来到了一个巨大的空间中,整个空间足有80米高,他们现在所站的地方则是一个巨大的悬空平台。

  平台的地面是半透明的,距离下方的地面有30多米高,而平台前方不远处则是一个50多米高的“火箭”。

  当然,也只是圆圆的顶部和下面的推进器像火箭而已,比起火箭来它可“胖”多了,直径足有24米,差不多是高度的一半。这就是太空电梯了,它的大小跟一栋楼房差不多。

  不过它看起来虽然“胖”,力量可不小,能够一次将1200人送上太空!

  此时平台上正有大约200人在排着长队,于是三人走到队伍后方等待。

  排了大约十分钟后,从一条类似于过去登机通道的悬空桥上走过,终于进入到了太空电梯中。

  太空电梯虽然高度接近60米,但光是推进器就占了36米,真正用来装人的“电梯厢”其实只有20米高。这20米的高度又分为5层,每层可容纳240人。而且这里面没有电梯,上下楼层都要从楼梯走。

  这种一点都不人性化的设计估计也只有太空电梯中才有了。

  更不人性化的是,为了节省重量,太空电梯里连沙发都没有,除了厕所以外就只有一排一排紧挨在一起的座位,这么多人挤在这么小的空间里,让陆泽忍不住想起了以前挤公交车的日子。

  好在目前进入太空的人并不多,不会把所有座位都坐得满满当当。

  三人都属于喜欢清静的类型,于是稍微辛苦了一下,爬到了最上面一层,果然,这里的人数还不到最下面两层的一半,于是他们随便找了个靠边的地方坐下来。

  出乎陆泽意料的是,这些椅子虽然看起来**的,坐起来并不难受,应该也是某种新材料吧。

  又等了大约十分钟后,太空电梯开始动了起来,并不是已经开始升空了,而是水平方向的运动。

  陆泽忍不住对电梯外的场景有些好奇。

  太空电梯可不会像观光电梯那样提供落地窗给人看外面风景,还好脑机接口技术可以满足陆泽的心愿,当陆泽启动幻境后,太空电梯四周的墙壁瞬间都仿佛变成了玻璃一般,透过玻璃向电梯外看去,正好看见太空电梯的前方有一道巨大的闸门在缓缓开启。

  通过星灵网,陆泽了解到,之所以会有这么一道闸门,是为了避免太空电梯运行过程中激光在空气中散射的光线以及释放的热量影响到这边的平台。

  闸门开启后,陆泽看到对面的另一架太空电梯正在与缆绳分离。

  太空电梯与缆绳其实是通过一个外挂在电梯上的套在缆绳上的圆筒来相互作用的。

  圆筒高十二米,在电梯升高的过程中,缆绳与圆筒之间的电磁斥力会给圆筒施加一个水平方向的力,这个力传递到与圆筒连在一起的太空电梯上,从而让太空电梯获得水平方向的加速度。

  所以太空电梯与缆绳的分离其实就是与这个圆筒的分离。

  那架电梯与圆筒分离后也开始缓缓地水平运动起来,向着对面方向移动而去,远处同样有一个闸门打开。太空电梯中那些刚才太空中返回地球的乘客将从那边乘坐飞机离开太空电梯基站。

  很快,陆泽他们乘坐的电梯移到了缆绳的下方,与圆筒完成了对接。

  所有人耳中都响起了60秒倒计时,同时星灵网提醒所有还站着的旅客赶紧找个位置坐下,而所有坐着的旅客衣服上的智慧纤维也在这时候自动吸附在了椅子上,起到安全带的作用。

  ;

  ...


  (https://www.uuubqg.cc/46_46899/2681134.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