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乱世巨商 > 260章 以不变应万变

260章 以不变应万变


且说赵重阳眼看二月就要过去,三月即将到来,加上又惦记挂帅出征的方百花等人,决定安派好澳洲的事情后,立即返回大盛国本土。
  二月底,赵重阳经过与公孙胜、方天杰、林冲、阮小二等人商议,作出如下安排:
  一是成立澳南府,任命林冲为二品留守,全面负责军政事务,刘金榜为五品行政助理,负责行政事务,张宪为陆军统领,阮成富为水军统领。
  陆军留两千老兵作骨干,在移民中招四千五百新兵,土着中招五百新兵。水军留两千,再招三千新兵。蒸汽船留二十艘作水军的战船,兼搞水运。
  二是澳南府暂时下辖三个县,东河口县,西河口县、并且拟新建一个南铁县。在离澳南港西北五百多里的那个地方,有一大片寸草不长的红色丘陵地带(是张宪他们寻找土着发现的),赵重阳知道那一定是赤铁矿,让林冲他们把路修通,在那里把钢铁厂办起来,并在那里成立南铁县。
  三月初一,赵重阳把南澳这里的后续工作安排好后,率开拓澳洲领地的水陆两军官兵返回舰港……
  而此时,东宫皇后方百花正在挂帅西征,已经快杀到甘浦王花木生的首都内比都了。
  原来,赵重阳前年十月离开舰港后,不久中宫皇后赵福金产下一位公主,取名赵莹雪。
  一月个后,刘巧玲产下一位王子,取名赵定海。
  开了年正月仇琼英也产下一公主取名赵莹兰。
  这样,赵重阳走后,他们几个后妃又给他添了一男两女。
  不久,军机处和内阁接到大理留守赵鼎传来的加急情报。原大理国一姓段的贵族,在战乱期间,逃到滕冲一带躲避战乱。
  后来大理灭国,皇太女段巧巧嫁给大盛王后,宣布大理国并入大盛王朝,这个叫段德训的大理没落贵族不服气,认为大理国的其他姓段的人都死光了,公主又不愿意当大理皇帝,就应该把皇位传给他,由他来当大理国皇帝,凭啥把大理国的千里江山送给大盛王,至使大理国宗庙尽失,列祖列宗无人祭祀。
  其实,他的祖上姓朱,根本算不上大理皇族。
  只是几十年前,大理国皇宫发生叛乱,当时一朱姓士卫头目拼死保着十多岁的太子杀出重围,投奔高国舅家,高家是白族大土司,联合其他大土司出兵平叛,消灭了叛军,让太子登当了皇上。
  新皇上论功行赏,感念朱士卫劳苦功高,赐国姓,封镇西将军靖难侯,带兵两万驻扎腾冲府,镇守大理西南一带,防备日夜强大的浦甘王朝。并把腾冲作为他的封地。
  二十年前,国姓靖难侯去世,留在大理都城的靖难侯世子世袭侯爵和镇西将军,只是他过惯了都城的豪华生活,只令部将坐镇滕冲。
  后来,安南入侵,大理军队屡战屡败,段德训想到,可能大理国危险了。于是他把家人和财宝打理好,派家丁家将押往封地。
  段德训不像他老爹头脑简单。他贵族出生,从小受到良好教育,是一个有一定头脑,有一定谋略的人。
  他把京城的家眷和财产处理好后,自己进皇宫对皇帝说,他准备去腾冲带兵回来保护皇上和都城。皇帝知道这么多年来,他靖难侯的人马早就超过了两万,至少有四五万人马了。如果他真的愿意回腾冲带人回来抗击安南,倒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便对他勉励一番,让他快去快回,如果他带兵打败了安南,就封他为世袭亲王,将腾冲和芒山两地全部划给他做封地。
  他心里道,朝廷二十多万大军都打不赢,我家那点人马,恐怕还不够塞安南人的牙缝。在这个时候,你就是将皇位传给我,我也不敢要。
  他知道,即使安南人占领了大理全境,对他一个拥兵几万的地头蛇还是要利用的。那么,到时候他一样的可以坐大一方,成一方诸侯。
  因此,大理国生死存亡之时,他不但不发兵求驾,反而派兵占了芒山,将两府全部纳入他的管辖之下。然后,在两府内强行征兵,一下子就将兵马增加到十万。
  当时,大理国自顾不暇,谁也不知道他暗中招兵买马,扩大实力。
  不久大理国亡了,他认为过一段时间安南人忙完后,他就可以派代表去与安南人谈判了。
  谁知他派的代表到京城附近一打听,才知道安南人又被大盛王的人马轻松搞定,连他们的元帅都被俘了。
  事情发生了变化,他派出谈判的谋士安正青不敢自专,只有回转保山,请求示下。
  段德训从未听说过大盛王,还以为是大宋派来征讨安南的一个亲王。他知道,如果大宋扶持皇太女登基称帝,皇太女肯定是要治他拥兵自重之罪。
  只有大宋趁机把大理国收入大宋版图,还有可能封他一官半职,让他镇守一方,以减少他们大宋自身的钱粮损耗。
  所以,他认为目前最好的办法是以不变应万变,待具体事情明朗了再做最后决定。他把自己的一干手下召集起来,说了自己的打算,让大家各抒己见,说一说这样做有什么利弊。
  手下一干武将一辈子只善于听命,侯爷叫干什么就干什么,叫他们分析利弊,确实难为他们。只有谋士朱志奇认为此计甚好,可以让他们掌握主动,这样段德训就可以根据……
  谁知,又过一段时间,传来的消息令段德训有些不敢相信:所谓大盛王,就是大宋那个天才神童驸马小侯爷,他率兵灭了西夏后,就娶了公主,辞去了大宋的官职。
  后来又私下招兵买马,灭了安南,救了皇太女。前几天皇太女已经嫁给大盛王作王妃,并把大理国全部并入了大盛国。
  现在大盛王和皇太女,用船从水路拉了不计其数的粮食来救济大理全体百姓,让各地的官吏各尽其职,统计好灾民人数,前来领取粮食发给大家。
  段德训听了细作的报告,就从中得到这样一些信息:
  一是大盛王手下人数有限,现在还不能对大理各地作有效的管理,所以各地的官吏暂时不动。
  二是皇太女根本不知他暗中招兵买马,拥军自重的实情。他可以跟大盛朝虚以委蛇,以一副边关好官吏的面孔出现他们的各种报告和材料中。即是说,他段德训可以继续运用“不变应万变”的策略,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https://www.uuubqg.cc/43763_43763875/65974237.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