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八零空间,福妻带全家创业暴富 > 第419章,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第419章,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孟季凡这个人对所有人都客客气气,说话的时候脸上总带着几分浅浅的笑意,看起来很好相处。

  再加上他总是一副病秧秧弱不禁风的模样,会让大伙儿觉得他没啥脾气。

  可实际上,作为一个合格的商人怎么可能会是个好相处的傻白甜。

  听高原说,孟季凡在南方开公司的时候,什么苦都吃,什么委屈也都往肚子里咽。

  从来没抱怨过一句,更没掉过一次眼泪,即便被一些坏人盯上,遭到不公平对待甚至毒打,他也是咬牙硬扛着。

  这样的人要么是软骨头不敢反抗,要么就是真硬气不肯折腰,而孟季凡很明显属于后者。



  林知瑜以前还纳闷,为什么孟老太太一家子那么虐待孟季凡,他却一直隐忍着不发,按着他的性格不应该被人按在地上反复摩擦呀。

  一个有血性的男人在遭受屈辱对待之后,第一反应应该是拼命反抗,可孟季凡就跟没事儿人一样。

  选择忍气吞声,对那些施难者妥协,将无数的屈辱咽进肚子里。

  旁人看了都会犯难受。

  受害者才是最难受最痛苦的那个人。

  通过这次的事儿,林知瑜才知道原来孟季凡不是不反抗,他一直都在蛰伏。

  在没有足够实力跟他们抗衡的时候,不能保证一击致命,彻底把自己不利的局面扭转过来,那就什么都不要做。

  积攒自己的力量,努力把自己提升到一个更高更优秀的程度,趁着对方麻痹大意时,瞅准时机给予一击。

  孟老太太跟孟浪妈主动上门,怕是存了不好的心思,孟季凡能逼她签下断绝关系的证明。

  就冲这份果决,以后他势必能从孟家庄这个泥潭里出来,去过没有人渣,更好更舒适的生活。



  按理来说,孟季凡条件足够优秀了,没上过一天学,愣是靠着自己闯出一片天,他吃过的亏,遭过得罪一般人没法儿理解,更没办法忍受。

  而且孟季凡长得还挺好看的,浓眉大眼英气十足。

  外形条件足够,手里有钱也有挣钱的本事儿,而且他这人会哄人,说话也十分幽默。

  是女孩子们很喜欢的那种类型。

  他如今快三十岁了吧,却一直没找对象没结婚。

  林知瑜还好奇地问过高原,什么原因呢。

  高原说,孟季凡知道自己的情况,他不是不想谈对象,也不是不想结婚。

  他是不能。

  在没有解决孟家的麻烦,没有彻底从孟家那个泥潭里出来时,他不会谈对象,更不会结婚。

  即便这么多年碰到过不少喜欢的人,他也会忍痛割爱,把那份刚冒出头的喜欢埋藏在心底。



  永远不会在人前提起。

  只因为他自己一只脚还在泥土里,人家女孩子嫁给他,岂不是也会跟着陷进去?

  凭什么啊。

  人家一直以来都干干净净,过着踏踏实实的生活,即便跟他互相喜欢,他也没资格没权利,理所应当地把对方拉到他身边,陪他一块儿面对深坑。

  再没有解决好自己的事儿之前,孟季凡不会考虑对象跟结婚的事儿。

  他忍受不了,喜欢的人因为他家庭的缘故生气受委屈。

  媳妇儿跟孩子必须在良好的环境下生活,一家人才能温馨快乐。

  孟季凡就是因为从小到大,经历过得伤害太多了,所以他以后不会妻儿受一点儿的伤害。

  尤其是,孟家那个大染缸,打着关心他的名义把手伸向他的家庭。

  这一点,孟季凡光是想想都没法儿接受。



  不乱谈对象,也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

  这让林知瑜不由得想到了林建军。

  当初他若是有这份破釜沉舟当断则断的勇气,或者但凡拎得清些,把媳妇儿跟孩子看的重要一点,也不会被他妈跟他姐挟恩图报,跟她们纠缠不清地过二十多年。

  同一个事儿会有不同的结局,是因为人不一样。

  孟季凡隐忍多年跟孟家断绝关系,林建军隐忍多年,就真的只是隐忍了,把林老太太跟林芳平给的苦水悉数往肚子里咽。

  自己咽就算了,还拉着妻儿一起。

  恨不得泡在苦汤子里,生怕日子过得稍微甜一点。

  孟季凡带着鱼死网破的决心,而林建军几次三番地想挣扎出来,还没等出来呢,他妈他姐服个软说几句戳心窝子的话,都不用她们干什么,林建军自己就选择了原谅,乖乖地回去了。

  他永远割舍不掉他跟林老太太之间那点儿母子情。

  甚至连他姐也不能做到永远不来往。



  这就没办法了。

  有的人拼了命地想从泥潭里出来,就算没人帮他,他一样能从泥潭里出来。

  可有的人他压根儿不愿意出来,就算被烂泥裹挟到窒息,每天充满了痛苦跟压抑,他也不出来。

  这样的人,你就是拼尽全力把他捞出来,他还会埋怨你多管闲事,烂泥冲他招招手,软言细语一番,他头脑一热就能毫不犹豫跳进泥坑里,任由烂泥再次纠缠上。

  裹到痛苦,他难以承受,便想着拉妻儿一块儿共苦。

  这在后世就是妥妥地渣男行为。

  反正她是没办法。

  听说林建军跑去外地打工了,如今也没个音信,也不知道去了哪里。

  林知瑜摇了摇头,算了,何必给自己徒增烦恼。

  林母端着一盘切好的西瓜过来,给他们放到了茶几上。



  那西瓜是林知瑜自己种的,用的空间的种子,小豆包最喜欢吃西瓜,林知瑜没事儿的时候特意在家里的试验田上种了些,没想到这西瓜长的还挺好。

  外面又大又圆,一个西瓜有二十来斤重,切开之后她们一大家子根本吃不完,拿蔬菜基地给大伙儿休息的时候分着吃才好。西瓜提前泡在凉水里,用水凉过,里面红彤彤的沙瓤此刻自带凉气。

  清新泛凉的西瓜香味儿扑鼻。

  宋锦为迫不及待地伸手拿了一块儿,一口咬下去,冰凉清甜的西瓜便萦绕在他整个嘴里,连同心里也跟着甜滋滋的。

  大抵是因为他听了孟季凡的事儿,感觉自己的世界打开了一道新大门。

  有种敬佩又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光听高原打电话说当时的情景,他听的热血沸腾,惊心动魄,恨不得冲到现场给孟季凡点个赞。

  他还埋怨高原,有这么精彩的事儿,怎么不提前说一声,这样他也好去凑凑热闹,看一看孟季凡的风采啊。

  连日来的浊气散去,宋锦为也有了食欲。

  再加上西瓜甜津津的特别好吃,他敞开肚子吃了一块儿又一块儿。



  最近一段时间,他表面上跟没事人一样,但心里总归是憋了一口气。

  宋锦为在宋家养尊处优惯了,家里人对他不说事事依着说着,但总体上差不离。

  总之,家里人对他足够好。

  他平时接触的那些同学包括老师,碍于宋家的实力,也从来不会跟他起冲突。

  当然了,宋锦为虽然叛逆,但也不是刺头,更不会仗着宋家的势狐假虎威,欺负别人。

  所以从小到大,他可谓一直都是顺风顺水。

  没想到在这边,被孟浪那个混蛋给打了,还一下子打断了两根肋骨。

  虽然林知瑜已经帮他找补回来,将孟浪打断了一条腿,但少年心思细,总担心因为自己的缘故,让林知瑜跟孟季凡产生嫌隙。

  毕竟,孟浪可是孟季凡的亲堂弟。

  好在事情都在按着好的方向发展着。



  这也让宋锦为学到了很多东西,原本他以为亲人挟恩图报最棘手最麻烦,有句话不是那么说嘛,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清官难断家务事。

  没想到他们处事儿都这么果决,一点儿都不拖泥带水。

  他更没想到,孟季凡居然敢强迫孟老太太签断绝关系证明,还要把证明刊登到报纸上。

  事已成舟,神仙来调解也没了和好的可能。

  宋锦为现在又多了一个崇拜对象,那就是孟季凡,没想到这哥们不显山不漏水,藏得挺深啊。

  这事儿如果搁他身上,他多半儿会选择报警,让警察把她们带走。

  把这想法跟林知瑜一说。

  林知瑜却摇了摇头,“然后呢,她们只是来加工厂跟孟季凡说事儿,真格的事儿一件也没做,警察把她们带走,也不会给她们带来任何影响,顶多带去警局口头上威胁几句就把她们放了。

  就孟老太太跟孟浪他妈那种人,睚眦必报,出去之后肯定咽不下这口气,会想方设法地报复。

  她们甚至会拿这事儿做文章,在村里散播谣言,说孟季凡不孝顺。



  谣言四起,孟季凡又不在孟家庄,名声坏了,村民们会对他十分排斥,以后他想在孟家庄做点儿什么会很难。”

  宋锦为虚心求教,“那孟大哥跟她们断绝了关系,她们回孟家庄之后,也一样会散播谣言啊。

  我听高原说,孟老太太特别擅长鼓捣这些,别人但凡有点不对,她就能抓住机会,给人家扣一顶不孝顺的大帽子,然后将人绑起来游村,任由村里人泼泔水,吐唾沫。

  孟大哥跟她们断绝了关系,应该把她们惹恼了吧。

  她们会不会对孟大哥报复?”

  孟老太太那人又黑又狠,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不放过,说对付就跟像对付外人一样,径直往死里逼。

  更何况是孟季凡这个孙子了,还隔着一辈儿,若是想报复他,那肯定比对付亲儿子还要狠。

  宋锦为都替孟季凡担心。

  毕竟有心人总惦记他,不想让他过好日子,那肯定会伺机而动,抓住一切可乘之机,跟臭蚊子一样,没完没了还不能都灭了,孟大哥得多烦呐。

  “按着她们的睚眦必报的性子来说,这种可能性很大。



  所以报警将她们送走,她们会坏恨,断绝关系,她们同样会坏恨。

  为什么不做的绝一些,断绝关系之后,行事儿会方便很多。

  起码在道义上不会被人裹挟。

  你就放心好了,你孟大哥心里有准儿,他知道这事儿该怎么办才正确。

  这西瓜有些凉,你吃几块儿就得了,不然肚子吃撑了会不舒服,晚饭也吃不下。”

  宋锦为乖乖应了声,吃完手里最后一块儿西瓜,洗干净手,跑去看做酱菜的生产队伍。

  他对什么都好奇,前几天因为在家养伤可把他给憋坏了,这会儿扔了拐杖走路肋骨不疼了,他自然要好好转一转,还有几天就回去京市了。

  九月二号开学,他跟宋然然最晚月底就得回去,因为还要准备一下开学用的东西。

  他不想走。

  但为了学业也不得不走。



  他跟林知瑜约好了,明年要考京市大学呢。

  就他现在的成绩,别说考京市大学,怕京市的大学都很难考上。

  所以他得抓紧时间,好好恶补一下。

  临时抱佛脚,抱一年的时间,他还能考不上?

  林母见她们说事儿,也没有过多打扰,等他们说完了,她从兜里拿出来一摞钱来,才笑着开口,“你大哥跟宝珠打算九月五号结婚,彩礼我已经准备好了,就差三转一响还有三十二条腿。

  你大哥说家具不用管,他抽空自己打,还说三转一响也自己买,那怎么行呢。

  我给他们置办三转一响,但我不知道从哪儿买,所以这事儿还得你帮忙。

  这里是五百块钱,按着这个来买就行。”

  那一摞大团结都是崭新的,林知瑜知道那是她给发的工资么。

  林母平时节俭惯了,也习惯给孩子们攒钱,倾尽自己所有,来帮孩子们过日子。



  但对自己很抠,舍不得吃舍不得喝。

  给她发点儿工资让她当零花钱吧,她还给攒起来,一点儿也舍不得给自己花。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林知瑜理解林母的心意,她是想着自己没怎么过过好日子,定要拼尽自己的全力,多帮衬一下小辈们,让他们能过得轻松些。

  “大哥结婚是好事儿,三转一响你就不用管了,我铁定给买回来。

  这三转一响我给买了,就当我给大哥的随礼。

  这钱你收回去,跟我还客气啥。”

  林知瑜点了点头,听到林国庆要结婚了,心里也跟着高兴。

  大哥再不结婚,再过两年就三十岁了。

  别说在村里,就是在城里,再不结婚就真成光棍了。



  虽然在未来二十几年后,三十岁不结婚的人大把,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甚至还有不愿意结婚,选择自己单身过一辈子。

  年轻的时候,挣钱,享受单身的快乐,老了之后往养老院里一住,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自由洒脱。

  不过那都是很新潮的思想。

  现在这个年代,快三十岁了还没结婚,还没生孩子,要么是自身条件不行,长得不好看个子矮嘴笨不会哄女孩子开心,为人不上进不幽默,这都是挑。

  要么就是家庭条件不行,家庭关系复杂,家里七大姑八大姨指手画脚想要当家做主的人多,再时不时地冒出来几个极品作作妖,更有像林老太太跟林芳平一样的周扒皮,占便宜打秋风没够,那手恨不得伸进饭碗里。

  这日子算是没法儿过。

  谁家好姑娘会嫁给这样的人或者这样的家庭?

  那不是眼睁睁地往火坑里跳呢么。

  大家不瞎也不傻。

  这亏谁也不愿意吃,更不愿意没完没了地给自己找麻烦。



  林国庆的情况属于后者。

  要说她这大哥,长相随林母,眉清目秀的十分耐看,皮肤又白个子也高,平时内敛不咋爱笑,但一笑起来特别赏心悦目,有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就这颜值这气质以后世的眼光来看,妥妥地一个温润如玉的大帅哥。

  他快三十岁了还没结婚,纯粹是因为家里的拖累,有林老太太跟林芳平咔嚓咔嚓地时不时来乱搅合,又住新房又要林家的钱,就这还时不时地捣乱,胡搅蛮缠。

  人家姑娘一嫁进来,好日子过不上不说,还天天喘一肚子闲气。

  谁家姑娘也不愿意跟着他呀。

  如今好了,他有自己的工作忙,李宝珠的糕点店也开张了,林知瑜去过几次,中式糕点居多,也有面包啥的,不仅卖相好看,味道也十分不错。

  加工厂的工人们也愿意捧场。

  每每下了班,回家的时候,会去店里买上两块儿,带回去给家里的孩子们解解馋。

  村里的孩子们从小就缺吃少穿,以前连吃饭都成了问题,更别说零食点心了。



  过年过节的时候,家里条件好一些的,可能会给孩子们买几个糖块儿,或者买两块儿桃酥。

  锁在柜子里,每次拿出来半块儿,让家里的孩子们分着吃,都能甜甜嘴。

  一般情况下,农村里孩子多,僧多粥少,半块儿桃酥每个人只能分到一小口。

  吃到嘴里刚品尝出甜味儿来就没了。

  小孩子懂什么,好吃的没吃过,那自然是要跟大人要的。

  大人不给,铁定要哭闹。

  最后把家里的大人惹急了,说不定还会被揍一顿。

  最后抽抽搭搭地听话,心里却惦记着什么时候才能再一次吃到桃酥。

  其实,看自家孩子想吃却吃不到,大人们心里才最难受。

  甚至会痛恨自己没本事。



  现在好了,村民们的生活条件变好,不用像以前一样为了一天三顿饭发愁,手里有了余钱,可不得紧着孩子们花么。

  再说,李宝珠那糕点店开在村里,用的是村里的闲置地儿,盖了三间木屋,没有房租,那糕点卖的也便宜。

  自然十分受欢迎。

  一个是她亲大哥,对她非常好,一个是她的好朋友,两人能结婚,林知瑜自然跟着高兴。

  所以她决定三转一响她送了,权当为他们庆贺。

  林母却不依,把钱又推了过去,“那不行,这个钱说啥都不能让你掏,我是当妈的,给孩子们置办彩礼嫁妆的都应该。

  这钱你若是不收,我就找别人买了。

  我也不是同你客气生分,你是我闺女,我有啥可生分的。

  只是事情一码归一码,这钱你必须收下。”

  林知瑜没办法,只能把钱收下。



  她想着,等回头酱菜结了账,她给家里人提前发点儿分红好了,再多孝顺林母一些。

  林母见她把钱收下,这心里才踏实了。

  “说起来,你当初结婚的时候,我只给你置办了些被子跟两个暖和,其他的东西啥也没给你买。

  等我多攒着钱,回头都给你补上。”

  林知瑜诧异地看了林母一眼。

  不由地笑了,“妈你说那些干什么,你给我大哥置办点儿彩礼,我还能心里不平衡啊。

  你也把你闺女看的太扁了些。

  这可不能这么比的。”

  当初家里过得那是啥日子,全家人都勒紧裤腰带,吃了上顿没下顿,林建军倒是挣得不少,可大部分钱都被他妈他姐扣了去。

  只给家里剩下一小点儿。



  林母既要带着三个孩子,又要操持家务,还要干地里的活儿,包括村里的人情往来。

  她一个人恨不得劈三半儿用。

  把自己勒紧了,省吃俭用地省下点儿钱,给两个儿子盖了房子。

  林知瑜出嫁的时候,家里已经穷的揭不开锅了,林母硬是死攒活攒,给她攒了两床被子,牡丹花图案的棉被面,填的厚厚的棉花,还有那两个暖壶在当时也不便宜。

  怎么才算是对一个人好呢。

  像林母这样,她手里有十块钱,可以给闺女花九块。

  再说,林母这段时间天天帮她带小豆包,还把小豆包照顾的很好,不仅喂养的白白胖胖,而且小家伙儿性格也开朗了好多。

  家里的一切都不怎么用她管。

  林知瑜才能把全部的时间跟精力放在事业上。

  而且她也不会因此跟小豆包变生分了,反而因为她积极努力搞事业挣钱,给小豆包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小孩子只有不愁吃喝,经济条件稳定,又有人陪伴专门教导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做到无忧无虑。



  内心也才能踏实丰盈。

  以后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事儿,都会保持冷静淡定,有足够的智慧跟耐心去解决问题。

  有这样的能力,才能享受到生活中的快乐。

  她跟小豆包之间的关系也比以前更亲密。

  林母不遗余力地帮她,这已经是掏心掏肺的好了。

  林知瑜很知足。


  (https://www.uuubqg.cc/39309_39309851/130124872.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