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侯爷他只想报恩 > 第1章 相救

第1章 相救


弘景四年春,丽日舒和,惠风和畅。

        前日皇帝亲临打春仪式,年近古稀的皇帝老当益壮,在众人的惊呼中,一鞭子将与真牛一般大小的泥牛抽得粉碎。

        然而三月前,北羌来犯,兵临沔洲城下,皇帝还病的无法起身,连调兵的旨意都是由皇后代传。

        天子病重,东宫未立,边关垂危,朝中人心惶惶,暗流涌动。

        直至年前,沔洲之战大捷,永宁侯陆嘉彦只身闯入敌营,勇夺敌军将领首级,狠狠杀了北羌的威风,消息传入京中,才暂时按捺住了蠢蠢欲动的朝臣们。

        陆家军班师回朝,皇帝也渐渐好了起来,但除夕夜宴时,仍未露面,只是派了几位皇子出来与宁远侯敬酒。

        谁知到了年后,皇帝已是好全了,甚至气色更甚从前。

        风起云涌的朝堂便又重归平静。

        春色正浓,人们纷纷上街出游踏青,以除去一冬的潮气,城北宴春楼中,欢声笑语,好不热闹。

        “只见那金鞭一甩,天边传来一声雷响,那泥牛登时便碎了一地……”

        长髯飘飘的说书人正绘声绘色描述着打春那日的情形,台下众人无不惊呼,听到精彩之处,便掏出几个钱来打赏。

        收钱的是这说书人的小孙儿,五六岁的孩童,扎着个小揪,拿着土瓷碗在各桌穿梭,不过两刻钟,便装了满满一碗黄澄澄的铜板。

        “谢谢各位老爷捧场……”小童笑的更开心,头顶的小揪也晃个不停。

        “噔”

        一声脆响,碗里的铜钱蹦了一地,小童恼怒抬头,却又立马笑眯了眼。

        不知是哪位客官如此大方,扔了一锭碎银子进来,瞧着足足有二两!

        正要道谢时,一阵清风拂过,眼前哪里还有人影,只剩了半盏茶在桌上,悠悠冒着热气。

        二楼走廊里,一位锦衣少年拎着一壶酒,懒懒倚在栏杆处,似乎正在等待什么人。

        少年瞧着不过十七八岁的年纪,身形颀长,一头乌发用一根簪子束起,虽是个白面郎君的模样,气势却格外凌厉。

        浓眉下,一双细长的丹凤眼微微上挑,眼瞳乌黑,开合之间自带两分凛冽寒意。

        楼梯上人来人往,少年只盯着栏杆上一抹阳光出神,嘴角含笑。

        余光见着一抹青色衣角上楼,从袖中掏出一根竹筷,手腕一翻,那竹筷便如一根利箭破风而去,直直钉在墙上,拦住了青衣人的去路。

        “小侯……陆……陆公子饶命!”青衣人是个满脸络腮胡的大汉,抖着脚求饶。

        此人竟然识得自己身份?

        少年挑了挑眉,低声问道:“你是何人?跟着我作甚?”

        络腮胡讨好一笑,“在下崔九,陆公子贵人多忘事,去岁东直门外,在下给您牵过马。”

        崔九年初才升的总旗,统领着几十个兵士,去年永宁侯打了胜仗,入宫觐见,刚好轮到他巡护城门,便舔着脸为陆小侯爷牵了回马。

        今日不该他当值,崔九便如往常一样来宴春楼找找乐子,没想到竟然遇到了小侯爷。

        不是说小侯爷坠马磕到了头吗?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崔九眼珠一转,嘿嘿笑道:“陆……陆公子有话好好说,这地方在下熟得很,不如带您去找找乐子?”

        陆嘉彦微不可察地皱了下眉,这人言语间多谄媚,且没什么功夫,不足为惧。只是举止轻浮,让他有些厌恶。

        不过他本就是要来体验这人间风月的,有个带路的也不错。

        “既是如此,便劳烦你带路了。”陆嘉彦抽出竹筷,对崔九淡淡一笑。

        崔九喜上眉梢,忙带着陆嘉彦往里头走,这宴春楼二楼全是一间间雅阁,前头几间还是茶室,越往里走,便传出一些靡靡之音,还有男女调笑声间杂其中。

        “陆公子这边请。”

        崔九将陆嘉彦带进尽头一间雅阁,他常来此处,自是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友,此时早已在雅阁中等候着他。这雅阁位置极好,推窗便可看见一大片桃林,春日景色最佳。

        崔九说里面已有好友等候,果然,还未进去,便听见一阵喧闹声,崔九刚掀起珠帘,就被一人搂住了脖子打趣,“崔兄今日来迟了,来来来,先罚你一杯!”

        又见崔九后面跟着个锦衣少年,唇白齿红的模样,调笑道:“崔兄,这是哪位小兄弟?”

        崔九忙把他拉到一旁,让他别乱说话,这群大老爷们儿嘴里没个把门的,可别得罪了小侯爷。

        屋子里摆着一桌酒菜,十几个男子围坐着,几人正在划拳喝酒,另一边,一位蓝袍男子正拍着桌子叫嚷,“叫玉娘出来!不就是要银子吗?爷有的是!”

        离他一丈远处摆着一架樟木屏风,后头似乎藏着什么人,影影绰绰看不清楚,一个七八岁的小丫鬟正站在一旁,面上颇为惊慌。

        蓝袍男子显然是喝醉了,扔了个酒杯砸在屏风脚下,骂道:“真把自己当什么千金大小姐了!不过是个玩意儿,爷今天非得看看你长什么模样!”

        说罢便起身往屏风后去,一个干瘦老妇冲出来将他拦住,陪笑道:“赵爷,赵爷,您这又是何必呢?玉娘今儿个实在是不舒服,您看……”

        蓝袍男子一把将她推到一旁,“你这老货滚远些!我赵云峰今儿就是要看!”

        屏风后乱作一团,小丫鬟和老妇人强拉着赵云峰,方才划拳的人也上前来凑热闹,抻着脖子起哄。

        陆嘉彦轻皱眉头,崔九心道不好,连忙挤进去劝和。赵云峰吃多了酒,谁也不认识,崔九拦他,反倒受了他两个耳刮子。

        “出来卖唱还要什么脸面,又不是什么清白人家!”

        “莫不是长得实在磕碜吧?”

        “不能吧,玉娘那小腰细的,啧啧,老子一把都能握住!”

        ……

        陆嘉彦耳力好,闲言碎语全进了他的耳朵,半晌后总算是明白了原由。

        这个叫玉娘的应该是个歌姬,卖艺不卖身,从不露脸,赵云峰趁醉闹事,就是想一睹芳容。

        这些人看着是去拉架的,其实也都怀着一样的龌龊心思,口中劝说着,却是把赵云峰往屏风里面推搡。

        一群大男人欺负一个弱女子……

        陆嘉彦眉头紧锁,只听“哗啦”一声,屏风被推倒在地,随后便传来几声女子的惊呼。

        那歌姬被小丫鬟和老妇人护着欲往外逃,赵云峰紧紧拽着她的袖子,歌姬一头乌发乱乱堆在肩颈处,衬得那一段裸露出来的皮肤欺霜赛雪的白。

        赵云峰眼神迷离,靠的越近,玉娘身上的香气便越是诱人,他舔了舔唇道:“玉娘别躲了,让爷瞧瞧你的小脸蛋儿,是不是……”

        “哎呦!”

        赵云峰忽然发出一声痛呼。

        “谁他娘的打老子!”赵云峰疼的龇牙咧嘴,崔九一眼便瞧见他肿的老高的手腕,暗吸一口凉气。

        四下里骤然安静。

        “是我。”窗边忽然传来一声轻笑。

        众人望去,见一位锦衣少年坐在窗前榻上,手中把玩着两颗青翠小枣,赵云峰低头一看,他的脚边正骨碌碌滚着另一个枣。

        “你是何人?胆敢伤我?”挨了一下,赵云峰酒意醒了五分,怒火蹭蹭窜了上来。

        崔九心道不妙,赵云峰家中有些背景,往常是他们这群人的头儿,最是爱面子,小侯爷伤了他,这梁子便是记下了。

        他谁也惹不起,往后缩了缩。

        陆嘉彦方才便觉得赵云峰长得脸熟,如今这横眉瞪目的模样,终于让他记起来了。

        原来是赵老头的儿子。

        昔年他在峄山打仗,赵老头弹劾他挪用军饷,他回来后二话不说,先找人把那老头揍了一顿。

        身为御史,却行事不端,生出的儿子也好不到哪儿去。

        “我是谁你不必知道,”陆嘉彦淡淡暼他一眼,“回去问问你家老头,那尊白玉貔貅我给摔了,该如何是好?”

        “你!”赵云峰正要发怒,却忽然想起了什么,脸色一下子难看起来,狠狠瞪了陆嘉彦一眼,甩袖离去了。

        众人不知缘由,面面相觑,崔九忙出来打圆场,招呼着大家继续喝酒。

        他则是亲自端了酒杯来向陆嘉彦敬酒,陪笑道:“赵兄喝醉了就是这样,陆公子别介意,来来来,在下敬你一杯。”

        陆嘉彦嗤笑一声,到底还是喝完了杯中酒。

        小二又叫了新的歌姬进来,没一会儿,席间便又热闹了起来。

        方才那面樟木小屏风又被扶起,花容月貌的歌姬坐在绣凳上,玉指纤纤抚着琴,一屋人听得沉醉。

        好似方才无事发生。

        陆嘉彦却只垂着眸看杯中清酒,适才他余光瞧见,那位叫玉娘的歌姬跟在小二后面,悄声退了出去。

        老妇人正恼怒地训斥着什么,小丫鬟则抱着琵琶,安静跟在二人身后。

        许是因为被扯破了半幅衣袖,玉娘紧紧捂着胳膊,纵是如此,风拂过之时,陆嘉彦依然眼尖地瞧见一截雪白小臂。

        仿佛被烫到一般,他立马收回了视线。

        崔九忽然讶异问道:“陆公子可是醉了?”

        又指了指他的脸颊。

        陆嘉彦拧着眉,手指不经意擦过脸,才发现脸上一片滚烫。

        无来由的,他感到有一丝烦躁与恼怒,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了。

        绝不可能是这酒水醉人,更烈的烧刀子他也喝过,一坛子下肚也不带脸红的。

        接下来崔九便发现小侯爷有些心不在焉,喝了两杯酒,朝他点点头便离席了。

        他拿着小侯爷给的半袋银子出神,不知道这祖宗是哪里不对了?

        陆嘉彦出了宴春楼,被冷风一吹,才清醒了几分。

        正要离去之时,却见回廊后缓缓转出一抹青色倩影来。

        一抹金灿灿的斜阳透过檐角,照在她身上,她重新梳好了发髻,鬓边斜斜插了一支珠钗,珍珠在光下泛着柔和的光。

        “今日多谢公子相救。”

        玉娘浅浅褔身,弯下的身姿恰如一枝拂动的杨柳。

        陆嘉彦便觉得自己脸颊又开始发热,再不敢看她,匆匆点了点头便快步离开。


  (https://www.uuubqg.cc/27115_27115693/41311075.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