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成农家老寡妇 > 第11章 六娘劝导

第11章 六娘劝导


今儿小集,来赶集卖东西的人不少,刘家村赶牛车的刘青水赶牛车来接客。

        他家的牛歇息了几天了,趁着小集出来几文钱哩。

        回刘家村的路统共就那么一条,李稔带着几个瓜娃子推着一车的货物,目标巨大,一群等牛车的人,自然看得见。

        在等车的就有他们邻居六娘,六娘来镇上住了几日,今儿趁着小集跟着坐牛车回刘家村,一见到李稔就关心道:“稔娘,快过来坐。”

        说着在自己身边空了一个位置出来。

        李稔正想着,如今小推车上装满了东西,她回去只能靠着两条腿坐11路公交了,到了家里这老胳膊老腿就废了啊。

        打瞌睡有人送枕头,牛板车上已经坐了几个婆娘,年纪却都是比较大的,还有几个小媳妇摸样的,只是站在旁边,却不坐的。

        李稔拉着虎妞就要坐牛板车,虎妞却摆摆手,道:“娘,你坐就行,我们走路。”

        一个人车资也就一文钱,二虎小虎还要推货物,她们娘三又帮不上什么忙,李稔拍板,付了那刘青水三文钱,让罗氏和虎妞跟她一起坐板车,让二虎和小虎先推着车回去了。

        罗氏没想到还有自己的份,拿人手短,她刚从婆母那得了好处,方才娘要拉着小姑坐牛板车她有些心疼又有些羡慕,没吱声。

        没想到还有她罗杏花的份儿,这是再没有过的待遇了。

        看着周围大小媳妇羡慕的目光,罗氏顿时觉得神采飞扬起来,再心疼不起来那一文钱了。

        车上另外有几个八婆,都是家里当家作主的婆母,这回来赶集,回去的路上也就是她们这些当家作主的婆娘才能仗着自己年纪大了坐坐牛板车,她们的儿媳想坐车?

        行,没钱就等到自己当家作主的时候再想吧!

        一时有人看不惯刘二柱家的大手大脚:“年轻媳妇就该多走走,没得被惯坏了。”

        也有人早就按耐不住,问道:“二柱家的,不年不节买那一车东西是啥?”

        她看不到袋子里的糯米,却看的见那明晃晃的水缸,道:“这两个大水缸,没得把老井的水给提完了。”

        这话带着点酸又带着玩笑的意味。

        一时车上热闹起来,李稔习惯了现代人邻居间的不打招呼,除了工作上必要的招呼,她也习惯了清净,如今听这群婆娘们这样问,也搭上两句话。

        索性本来原身就不是个话多的,她再不留痕迹地透露出自己家要卖米酒的话头,她们家要开张做生意,自然会被知道,不如自己透露出风声,省得被嚼舌根子。

        八婆们叽叽喳喳,问三问四,李稔只挑能说的说,然后默默观察两个瓜娃子,虎妞本来就是个嘴巴紧的,一声不吭,而罗氏虽然平时话多声音大,这时任别人怎么吹也是半句不透露。

        有一群娘们说说笑笑,颠颠簸簸就到刘家村。

        老刘家那块,人少,等到只剩下她家和隔壁六娘,六娘方才道:“我听闻你这回是遭罪了,等下我去你家坐坐。”

        六娘没嫁人之前,原身就嫁到这刘家村了,只是那时候,六娘是村长家唯一的妹妹,捧在手心怕化了,而原身是在老宋氏手底下蹉跎的小媳妇,两人并没有什么交集。

        要不是六娘丧夫带着儿子回刘家村投靠娘家,两人根本不会有交集。

        因为六娘寡妇的身份,老是被那群八婆说闲话,再加上村里好些个八婆以前哪个不羡慕六娘的好命,看她年纪轻轻就丧夫,更是要落井下石了。

        所以六娘也不爱跟村里其他婆娘说话,而不爱说人闲话的邻居李稔就入了六娘的眼,虽然两个人性格南辕北辙,但是看六娘称呼李稔为稔娘,而不是二柱家的就知道,她们是当姐妹处着的。

        回到家没一会儿,六娘就来了,还带了一包的红糖,要让她泡着喝:“前儿川郎回县里交差,我就想着回来看你,但是又没搭上相熟的牛车,耽误到现在才回来,现在看到你好好的一颗心就落到实处了,你这回可真得听我的话,你都是做奶奶的人了,平时活儿少干,自己吃好睡好身体好最重要,重活累活交给你家几个儿郎就行了,养儿子是为了干嘛。小时孩子依靠爹娘,爹娘老了就依靠孩子,你可莫要啥都想自己扛。”

        她就住在隔壁,怎么不知道刘家的状况,这就是在含蓄提醒她了。

        其实也不是没旁的牛车会到刘家村,只是六娘一个寡妇,要顾忌的多得是,刘家村赶牛车得刘青水还是她堂兄,她才能时不时回镇上的。

        李稔知道她的难处,也觉得原身要是多听听六娘得劝也不至于累死,对六娘的通透很是欣赏。

        六娘送来的红糖,她也不推辞:“六娘说的话在理,去了一趟鬼门关,我也算是想开了,以后该吃吃该喝喝,凡是不往心里搁。”

        六娘听了果然笑道:“正是这个理,难怪你今儿舍得坐板车了。”

        来而不往非礼也,李稔道:“一个是我想开了,一个是我家确实打算做米酒生意,现在家里没有存货,等过两日,做出新的,定然要打几斤让你尝尝鲜。”

        六娘一听道:“那感情好,我等着。”

        中午那顿,家里几个没吃的,拿了肉包子对付了。

        小鱼对于自己养鸡的事很满意,并没有李稔想象中的哭闹,要是在现代让个娃娃养鸡,可能也就几天新鲜劲就不干了。

        在小鱼的印象中,鸡蛋是第二好吃的东西,第一好吃的就是鸡。

        他也就三天才能吃一颗鸡蛋,奶奶说以后这五只小鸡一天能下五只蛋,有两只半是他的,小鱼为了鸡蛋,下午就赶往自家菜地掏虫去了。

        李稔和大虎罗氏两口子约法三章,若是小鱼养不来,他们两口子私下帮忙,这鸡蛋就又回到公中了。

        并言明以后家里的小辈都可以养五只小鸡,公中出银子。

        这才打消了二虎的不满。

        ——!端水大师,咱是专业的。

        下午李稔就使唤三只虎挑水,娘几个烧水,把两个新买的水缸,并家里原有的那个洗刷干净,用滚水消毒杀菌,坛子,饭桶也是如法炮施。

        这样清洗几遍,要耗费大量的水,几个虎来回一担一担地挑水。

        古井旁的八婆们自然要说:“咋的二柱家的没自己来挑水哩?”

        “听说你家要做米酒?是真的吗?好喝不啦?”

        问题一个接一个,老实的大虎和软绵绵的小虎应付不来。

        幸好有二虎这个泼皮在:“我娘在家歇着哩,婶儿若是想知道好不好喝,过两天来我家买就是了,一斤六文。”

        那个大婶哪里是要买,不过是想嘴碎罢了,一时也没吱声了。

        等到刘家三虎打好水走远了,她才又道:“二柱家的病好了倒是不疼儿子了,现在她几个儿子看她病着,让让她,若是天天让她几个儿子这样挑水,日后定然离了心,自己的儿子都不心疼,还想她儿子们以后心疼她?做梦!”

        几个老娘们赞同地点点头,这里站着的几个婆娘有媳妇的会让媳妇来,没媳妇的就自己上阵,家里的男郎,地里的活计就累死了,哪里舍得载让他们挑水?

        …

        这边李稔带着几个瓜娃子风风火火洗完了酿酒的工具,放在院子里晒晒。

        白氏想着今儿就她一个在家带孩子,本来轮到大房做饭,今儿她就趁着灶台还有火,把骨头给炖了。

        看厨房里放着的调味品,难免欣喜,她在娘家做姑娘的时候就在灶台做惯了饭菜,她大姐爱吃好东西,她娘就舍得买这些调味品,所以她也用得惯。

        在刘家她也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刘家吃啥她就吃啥,她知道婆家的条件,自然不会随意提出要买这些东西。

        如今见到这些东西,心中欢喜,问了婆母,能用!

        就兴冲冲地做饭去了。

        李稔本来还担心白氏不会用,但是显然她担心多了,白氏是镇上来的姑娘,这些个东西,做惯了的,厨房飘出的香味,让李稔终于找到了真正做菜的味道,而不是菜加盐滚水出来的味道…

        晚上吃过白氏做的肉菜之后,李稔方才觉得以前白氏那就是巧妇无米之炊,如今得了材料,做饭的水平方才体现出来。

        不说比酒楼的厨子,至少在老刘家稳居第一了。

        这大概是在老刘家吃的饭里最好吃的一餐。

        做得好就要夸奖,这是李稔做老师时秉承的原则,特别是对于白氏这样容易害羞的女郎。

        “老二家的,想不到你还有这手艺,做的饭菜比外头的厨子不差多少,日后出去开馆子摆摊肯定很多人买。”

        这时候人们表达感情都是含蓄的,就算是一家人也是如此。

        冷不丁被婆母这样一夸,白荷脸红扑扑,又带上不确定:“真的?”

        她做姑娘的时候,因为大自己两岁的大姐做针线又快又好,她却差得远了…

        她亲娘恨铁不成钢,老是拿姐姐和她做对比,左右邻里也是如此,渐渐就把白荷给整不自信了。

        越是如此,她就越不自信,越渴望旁人对她好,不然也不会二虎哄两句就死心塌地了。


  (https://www.uuubqg.cc/24200_24200933/43436564.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