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族皇重生 > 第181章:改装老瓦

第181章:改装老瓦


  处理那两位公子以及他们的家族,只不过是族皇陛下业余生活之中的小插曲罢了。

  优化整合两大集团得来的十几亿资产,就当这段时间,幺鸡与花旦们的XO费好了。

  至于他们的蛀虫爸妈的归宿,扔到免费管饭的地方,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反正现在华巴铁路一期工程已经开工建设,他们不是曾经表示过要建设祖国么?

  “小王陛下,这就是大莲造船厂,‘瓦良格’号正在干船坞里接受改装!”海佬A强忍着这个散发着王霸之气的奇葩称谓,亲自陪同幺鸡视察这里。

  远处那艘体型庞大、锈迹斑斑的钢铁神兽,就是被海军寄予厚望的联盟巨舰。

  按照族皇陛下给出的改装方案,造船厂已经拆除了舰首12单元反舰导弹垂直发射筒。

  腾出所占用的空间,并计划在发射井口区域重新铺装一整块飞行甲板。

  毫无疑问,原汁原味的俄式大餐并不适合华夏人,需要重新料理方能下嘴。

  见到管事的大佬A翘首期盼,族皇陛下知道自己总算没有白跑一趟。

  此时的造船厂里星光灿烂,两巨头与海军高层都聚集于此,等待与幺鸡进行磋商。

  本来大佬A只需坐镇京城,恭候族皇陛下的大驾光临就行了。

  由于天有不测风云,“瓦良格”号航母的首席改装师坐轮椅了,也只能迁就一下对方了。

  经过一番嘘寒问暖,双方终于进入了核心环节。

  “小王陛下,你的改装方案,我看过,能达到法国‘戴高乐’号的作战效能?”大佬A之前可是做足了功课,免得再被这小子噎到。

  “戴高乐”号的排水量比“瓦良格”号低2万吨左右,但后者改装之后,也仅仅相当于前者的战力。

  这看似不可思议,却是有充足理论依据的。

  首先,“戴高乐”号是核动力航母,续航力几乎不受限制。

  “瓦良格”号是常规动力航母,必须经常接受油料补给。

  尽管K15压水式核能反应堆有些鸡肋,让“老戴”的最高航速不到27节。

  从法国船舶建造局(DCN)动工,到正式服役,用了12年时间,总造价更是无比雷人。

  可“戴高乐”号仍然让法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二个拥有核动力航母的国家。

  这是有史以来第一,也是唯一一艘不属于美国海军的核动力航空母舰。

  其次,“戴高乐”号安装了弹射器,可以让“阵风”战机满载起飞。

  “瓦良格”号采用的是滑跃式前甲板,载机只能半油或半弹起飞,否则容易掉海里。

  弹射起飞比滑跃起飞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否则傲慢的法国人不会腆着脸求购美制C-13弹射器。

  第三,有了弹射器,“戴高乐”号就能放心搭载E-2C固定翼预警机。

  光“鹰眼”那2700公里的最大航程,就绝非俄式Ka-31预警直升机可比。

  500多公里的探测距离与2000多追踪目标数量,足以笑傲全行业。

  好消息是,华夏有钱买不到,也就没啥可伤心的了。

  第四,“戴高乐”可以搭载24架“阵风”M型,与“瓦良格”号的数量相当。

  假设华夏使用苏-33作为舰载机,那么受限于Ka-31预警直升机的航程。

  性能卓越的苏-33纵然有逆天本领,也对付不了E-2C与“阵风”这对搭档。

  若是防卫舰队周边空域,倒是尚可,进攻对方航母战斗群的任务就免提了。

  “如果彻底大改一下,还是可以达到的!”族皇陛下打算给“老瓦”来此有内到外的“整容”

  “戴高乐”号机库的尺寸是138.5×29.4×6.1,而“瓦良格”号机库则为.5×7.4。

  看似大了一圈,可不要忘了,苏-33或者歼-15,比“阵风”大了不止一圈!

  歼.9米,翼展14.7米;“阵风”的长度只有15.27米,翼展短到10.80米。

  可以说,这款法国货的尺寸只有歼-15的三分之二左右,因为达索公司在设计时就考虑到了“戴高乐”机库的容积。

  如果不对“老瓦”的机库进行改装,那么比“老戴”大一号的航母,载机量仍然只有可怜的24架!

  “美国‘尼米兹’级航母的舰宽是40.8米,机库宽度为33米,机库占舰宽比例为81%。而我们的‘瓦良格’号机库的外舱壁采用了安全性较高的加厚舱壁,作为装甲防护,导致机库宽度只有26.5米,机库占舰宽比例仅为71%。如果向两边拓展供计4.5米,使机库宽度达到31米,就可以得到很可观的空间,与‘小鹰’号32米的宽度相当了。”族皇陛下做了一下对比

  机库大,装的舰载机自然就多;机库小,那就要处处被掣肘。

  海佬A大概想了想,关切地问:“这会不会影响到这艘航母的安全性,特别是抗打击能力?”

  华夏就这么一艘大型航母,再被敌人击沉了,所产生的各种负面作用就太大了。

  花了上千亿群众币进行了现代化改装,却变成了“信浓二世”,那就得不偿失了。

  对此,族皇陛下早有准备:“威胁到航母生存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反舰导弹,二是潜艇发射的鱼雷。前一项可以用防空系统来防御;后一项则可加装反潜火箭与鱼雷来解决。实际上,由于航母的冗余吨位很大,且有大量护航舰艇保护,除了理论上的超饱和攻击,迄今为止,还没有一艘大型现代化航母被敌方击沉的先例!”

  即便改装成功,这艘航母也是作为训练舰载机部队的平台,参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我看过您设计的改装方案,机库向前延伸的话,势必会影响到下方的航空弹药库。如果不调整期位置的话,运输弹药将经过机库,这可能会造成很大隐患!”大莲造船厂的总设计师也绝非泛泛之辈

  苏联人设计的“库兹涅佐夫”级航母,航空弹药库与机库都是隔离的,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机库的安全。

  而美国人走的是另一条路,宁可选择让弹药升降机通过机库,也要采用可以储存更多飞机的大机库。

  苏联人认为弹药库安全,全舰就安全;美国人觉得全舰安全(因为可出动的战机更多),弹药库才安全。

  这两种设计思路都没错,只不过考虑的方向不同罢了。

  实事求是地说,美国人的设计方案更加危险,因为他们运输弹药时,还要通过餐厅。

  一旦发生曝炸,啵及到了地方就不只是机库了,至少会造成上百人的伤亡。

  可是在作战时,美国海军一般采用双航母战斗群模式,本身就具有极强的防御力。

  除非与大国交战,否则能突破两个护航编队的防空火力网,击中数百公里外的航母,乃至造成致命杀伤,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族皇陛下早就决定这么改装,不会被几句话所撼动:“你说的没错,这与美国航母的设计理念是一样的。这本身的确具有一定的缺陷,不过其优点却是能极大地提高载机数量。‘瓦良格’号的护航编队将配备很强的防空火力,可以同时拦截上百枚导弹的饱和攻击。在不进行远洋作战的情况下,陆基海军航空兵也可以对近海活动的航母提供必要的支援,所以这种假设基本上不可能发生。”

  “瓦良格”号标配24架,即一个团的苏-33重型战机。

  但这对于一艘排水量达到6万吨的大型航母来说,真的有点少。

  谋求搭载更多舰载机,就势必要扩建机库,这就涉及到弹药库的问题。

  “小王陛下,你有多大把握改装成功?”事关航母的生存力,海佬A也拿捏不定。

  幺鸡胸有成竹地安抚:“只要完全按照我的设计图来施工,就不会有问题。”

  因为“瓦良格”号的机库有三道防火门,只要它们正常工作,应该可以保证机库的安全。

  倘若曝炸真的产生如此大的破坏力,那说明这艘航母已经彻底没救了,大家弃舰逃生吧~!

  最后大佬A亲自拍板,就按幺鸡的方案来改装,毕竟一艘这么大的航母,就装24架舰载机真是太寒碜了。

  由于没有弹射器、机库又偏小、歼-15的尺寸又太大,导致舰载机的出勤率与架次都处在较低的水平上。

  “瓦良格”号的作战效能只有亦为常规动力的“小鹰”号航母的三分之一左右。

  那么问题来了,现在这艘航母机库向前延伸25-30米,两边拓宽4.5米之后,究竟能储存多少架战机?

  “小王陛下,按你的方案,我们这艘航母可以装载多少战机?能达到40架么?”这是海佬A可接受的底线

  “瓦良格”号的机库能装载40架歼-15,只能在梦里实现!

  幺鸡不置可否,而是给了自己的建议:“贵军有两个选择,第一,使用苏-33作为舰载机。第二,采用法国‘阵风’。选择后者的话,少装直升机,并扩大机库,就可以达到36-40架的规模。”

  苏-33身形庞大,“老瓦”装40架得撑死,顶多30-32架就到头了。

  如果海军方面执意追求数量,要求达到一个半团36架的规模,那就必须考虑“阵风”。

  “阵风”从哪来?

  Made-in-Pakistan~!

  ;


  (https://www.uuubqg.cc/19_19732/191632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