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飞鸿雪爪 > 77.八重山笛4

77.八重山笛4


  叶玉棠道,  “正好有事路过此地,听见有人半夜不睡,吹这难听笛曲,  便来看看是谁,  顺道骂两句。既然是你两,  那便算了。”

  谢琎脸上一红。

  江彤抱怨道,  “之文哥哥从小吹笛就是最好听的,你会不会听?瞎说什么浑话。”

  叶玉棠心头正烦着,  懒得废话连篇,转头直截了当问谢琎,  “那日马氓叫你去回江宗主……你问过了吗?”

  谢琎道,  “问过了。”

  两个小孩儿都不说话,表情很是沮丧。很显然,哪怕是亲孙女性命攸关,江宗主也绝不许她向苗人示弱。

  叶玉棠又道,“那宗主有没有告知你们该去何处寻马氓?”

  谢琎摇摇头,  “宗主将残缺的笛谱收起来,  连带彤儿一并禁足,  不许任何人去寻马氓。”

  这老顽固,也真是做得出……

  她便又问,  “笛谱如何又到你手头?”

  谢琎道,  “是少庄主给我的。”

  “江凝?”

  谢琎点点头。“有一天趁宗主不在山上,  少庄主便将残谱偷了出来交给我,  让我趁夜带着彤儿逃出来。我一时不知该上哪儿去,  少庄主便告诉,叫我来思州,寻个离云台山最近处,循着这笛谱吹。等到裴谷主从山中出来,挟她一路去往洞庭,马氓自然不请自来,有求必应。”

  江凝从何处知晓玉龙笛谱的用法,又为何笃定裴沁有神仙骨的?

  如果她仅是出自于揣测,不曾得到求证,恐怕也不至于拿这法子去赌女儿性命。

  她既如此嘱咐谢琎,懂得与马氓私下达成联络、同时又能威胁他背后主人的法门,恐怕也多少知晓一些他人皆不知的秘闻;又叫谢琎挟持裴沁去洞庭,那洞庭之围,想必她也或多或少参与其中。

  她便问道,“如今江湖中人,哪怕证实裴谷主乃是巴德雄之女,可是对于‘幕后主使’是何人,与她有何关联,不过也只是猜测而已罢了,到底拿不出确凿罪证,何必如此大张旗鼓,搞这么一出洞庭之围?”

  谢琎稍作一想,道,“似乎有个知情人寻到三公子,向他透露了一些对谷主相当不利的事,故此,三公子才联手天师派仇静与张天师,发起这出洞庭之围,联手商讨如何捉拿、处置谷主,同时逼幕后主使人现身。”

  她道,“这里头,没有江少庄主?”

  谢琎一时犹豫,仿佛不知她问的什么意思。

  她换个问法,“少庄主,这几日去洞庭了吗?”

  谢琎道,“除了青龙寺,各宗门恐怕都去了……”

  江彤满不高兴地嘀咕:“她问什么,你就答什么,你怎么这么听话呀?”

  谢琎道,“寻戒大师因事离去,裴谷主尚未寻到,马氓又不知在何处……我们如今几近陷入绝境。郁姑娘生在剑南道,对这一片熟门熟路。若能得郁姑娘相助,兴许也能多个门路。”

  叶玉棠听他说起寻戒,便问,“寻戒大师方才有来过此处吗?”

  谢琎道,“约莫一个时辰之前来过,留下几盏药材,说是可以给彤儿多延上一月时机,便匆匆离去。至于因何而去,他倒没说。”

  寻戒大师在围场寻人后不见了踪迹,以他的性子来说,无论如何不会弃人于危难而不顾。故他发现自己落下一程,便寻着近道先行赶来思州客栈,将金蚕蛊药交予二人;却因裴沁之事更为紧要,便先去追截她去了。

  倘若师妹真有神仙骨,却没有应声而来,往好点想,也许不久之前便已被寻戒大师截下;往坏处想,她此刻已出了黔中道,一路去往江陵府,她亦追不上了。不若随这二人同去洞庭,事先打听打听那知情人知些什么情,江凝又与马氓有过什么来往,兴许也能叫师妹不至于如此束手无策,孤立无援。

  想到这儿,她心头方才稍定,接着又问,“你们二人与寻戒师父同了一段路,这一路你们可曾告诉他,吹笛可唤出裴谷主一事?”

  两人相视一眼,皆摇了摇头。

  江彤小小声说,“别人不都说,他们是一伙的吗?”

  叶玉棠呵地一声,“所以寻戒师父一路帮忙,你两人反倒包藏祸心?”

  谢琎羞红了脸,很是惭愧,“来日待彤儿蛊解了,我一定登门同寻戒师父谢罪。”

  江彤却不以为然,“娘亲让我们谁都别告诉,跟何况是与裴谷主有牵扯的?”

  她故作正色,又问,“你怎么知道,我和裴谷主就不是一伙的?”

  谢琎一愣。

  江彤瞪他,“你看,我说什么来着?”

  她笑起来。

  谢琎便又松口气,问,“郁姑娘肯帮我们吗?”

  她想想,说道,“裴谷主已经离开思州了,马氓不在云台山里,你们在这地方干等下去,等多久都没用。”

  这三两句话里,谢琎立刻猜出,对这件错综复杂事,个中情由,她多半知晓些许。

  稍加思索,按捺着问她,“那郁姑娘,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她道,“得先去洞庭,告诉少庄主,裴沁人已寻到。”

  两小孩儿面面相觑。

  江彤道,“你不是刚刚才说,裴谷主已经离开思州了吗?你怎么知道她要去往洞庭,又为什么要借口寻到她来欺瞒娘亲?”

  谢琎道,“郁姑娘的意思是,不是要欺骗少庄主,而是要先借少庄主的口风,引出马氓。”

  江彤道,“引出马氓又如何?裴谷主也没有,玉龙笛谱也毁去。两样都没有,怎么跟他换解药?”

  谢琎稍作一想,抬头问,“世上就只有这么一本笛谱,如果笛谱毁去,那么举世之间,看过笛谱的,就只有我一个人……郁姑娘,是这个意思吗?”

  她笑道,“正是。到时候,你只需将笛谱烧毁,到时候挑你记得的背给马氓听。笛谱是残缺是完整,是对是错,无从查起,马氓拿你没有任何办法。”

  谢琎笑道,“就该如此!将笛谱落入马氓之手绝非宗主之愿。这样,既不会违背本心,马氓要为难,只会为难我,绝不会为难彤儿!”

  她心想,这小孩哪怕被逼往绝境,亦或想着所行之事是否有违正道,甚至将旁端竭力延揽到自己身上,还为此大松一口气。心地纯善,为人仁义,果真不错。

  他便又说道,“这遭出行,未免宗主迁怒旁人,少庄主借口说是我带着彤儿私奔了。虽于彤儿名节有损,却也是无奈之举。这一路孤男寡女,晓行夜宿;我虽严守礼法,礼敬有节,若让外人无端揣度,也实在不妥。有郁姑娘结伴而行方便得多,我心头亦松了口气。”

  不仅纯善天真,有情有义,仍还是个君子……江宗主果真没有看错他。

  一夸赞起这人来,她心头又是一阵郁结苦闷,索性不再细想,打主意先做正事。本想即刻启程出发,转头见江彤神情安宁,鼻息浅浅,不知何时睡了过去。想她娇身惯养的,如今身中金蚕,日夜兼程来此,又刚服下一味药,此刻已是倦极。谢琎虽长在江湖,上有师长有人庇佑,单纯过了头,这一路心惊胆战来此,恐怕也近精疲力竭。

  她便说道,“天亮前出发。我来守夜,你可放心休息三个时辰。”

  谢琎犹豫片刻,道,“我来守夜罢。若是困了,坐在椅子上打个盹即可,一宿不睡倒也没什么。郁姑娘却可与彤儿同床挤一挤,草草睡一觉。”

  她内蕴深厚,睡眠又浅,往这儿一坐,哪怕百步之外来个可疑之人,亦能立刻醒来,及时应对。心想,无人同他说话,过会儿这人困极,自然会乖乖睡去。故往一侧窗沿一坐,阖眼冥神,只是不搭理。

  夜色清幽,星月无光,万籁俱寂,偶有微风拂面。

  她靠在窗台上,隐隐可听到远处丝竹虫鸣之声。

  便在这微风虫鸣之中,只不过片刻的倚壁冥神,她竟做了个短梦。

  梦中她坐在一处荫蔽雕栏之上,窗外是永昌坊十字街的夜,抬头可见“万安”酒字招旗。

  这便是万安客栈了。

  窗里烛影摇曳,桌畔坐个人,是个扎了短马尾的男子,不知在此枯坐了多久,以至于困得几度昏睡过去。

  有人轻轻叩响门扉。

  他猛地惊醒过来,急急道了声,“进!”

  来人似乎是客栈掌柜。

  掌柜走进来,有些欲言又止道,“长孙公子,您别等了,她不会来了。”

  他一愣,“没事,许是路上耽搁了几日,总会来的。”

  掌柜道,“三日前,她便来了长安,似乎手头短些银子,去平康坊寻在下借钱……”

  他一皱眉,又笑道,“是了,是了,我惹她生了气,她将手头所有银子都还给我,一文都没给自己剩下。”

  掌柜又道,“她从平康坊出去后,便再没出现过。至此快六日过去,她恐怕不会再来小店。”

  他脸色一沉,复又笑道,“她答应过在长安与我会和的。”

  那人在桌前又坐数个时辰。

  叶玉棠但觉得视线一动,雕栏之上的影子旋身一闪,闪身藏匿于一个更荫蔽的黑暗处,趴伏在地一动不动。

  从那隐蔽之处,但见得一个黑衣人走窗进了那间客栈,不知同他说了什么。

  黑衣人一走,那人突然从客栈狂奔而出。

  隐蔽处藏匿之人身形一动,叶玉棠视线也随之急追了上去。

  ·

  她时走时停,时而跃上屋顶,时而隐在逼仄角落……为的是看清远处这个人。

  那人亦在飞快奔走,从西市到东市,每一个巷弄,每一间屋舍酒倌,他都会入内探访一番,逢人便问:有没有见过一个身材高挑,着灰蓝短打,束马尾的女子?

  宵禁前,宵禁后。

  从天明,到黄昏。

  这背影数日不眠不休,却仿佛不知疲倦。

  人人都知道他在寻一个在西市失踪的女子。

  有人说,你是说叶玉棠?我听说她三日前被人追入胡人巷,再没出来过。第二天清晨,店主洒扫时在草垛下发现一滩黑血,想是人已经没了吧。

  ……

  叶玉棠有些不解:这些不是八年前的事吗,为何又说是三日前?

  这诡异飘荡的视线,领着沿着她在长安城屋脊之上狂奔,停驻十字街转角,从一间酒肆二楼窗户一荡而入,于人群间急速穿行,直至停在楼转角。

  男子身影领着一个陌生男子,入了一间雅室。

  带领叶玉棠追随他的这道视线似乎轻功极佳,一个闪身进了隔壁雅室,躲在屏风背后,满室酒客竟无人察觉。

  旋即,纤指一转,催运内力,在雅室薄墙上灼出一个小洞。

  透过那小小洞悉,叶玉棠随那道视线,望向那间雅室,忽地一惊。

  雅室之中对坐的两男子,其中一个背朝着她,看不清面貌,听声音只知是个胡人少年。

  而这道视线一路追随之人,此刻正向洞悉坐着。

  此人正是长孙茂。

  是长孙茂,却不是现在的长孙茂。

  视线里的他,眼神清澈,面容仍带几分少年气。

  尚未加冠……也兴许是蓄发至那时,头发不长不短,只刚刚够束起个小小马尾,不足以挽作发髻,冠不上罢了。

  叶玉棠稍作回想,想起从洞庭到雪邦那数月之中,似乎正是他头发最难打理之时。因她自己常束个高马尾,有一日早起顺手,便也这么给他束发。他看着顺眼,往后便都束这么个活灵活现的小马尾。

  在雪邦见到他时,头发也是这般长度。

  是了……正是十九岁的长孙茂。

  那这日,也正是她死去之后六七日。

  他不知因什么事着急,一坐下来便问,“你有消息了吗?”

  对面那胡人少年摇摇头。

  他一拳捶在桌上,埋下头去,仿佛懊丧之极。

  胡人少年又道,“这些天,我倒是听不少人说起过……不过你是长安城人,想必你听过的,比我要详尽得多。”

  他静静伏趴在桌上,一动也不动,模样极是消沉。

  胡人少年叹口气,又道,“有人……我是说有人,前日在西市看见她,满身青筋密布,和剑南道中生蛇蛊的蛇人,起初毒发的模样极是相像。”

  那伏趴之人,过了片刻,忽地轻轻颤抖起来。

  胡人少年似也觉得于心不忍,温声安慰道,“又或者未必是真的。不过,旁人又说,中生蛇不会立刻死去,会先变成蛇人。旁人还说,蛇人生前执念会无限放大,只恐怕她一旦化身蛇人,必会来寻我再战一场……外面赌场下注都开到天价去了,你若不信这个,恐怕也不会来寻我。我向来钦佩武曲前辈这类女流英侠,心中很是叹惋。你既来寻到我,但请千万相信:一旦我见到她,必定第一个告知你。”

  他埋首臂弯之中,声音喑哑,却掷地有声道了句,“……多谢。”

  胡人少年思来想去,不免又是一句劝慰,“但我听说江宗主向来憎恶夷狄,尤其是苗人。若她真化身作蛇人,却在大庭广众之下向我宣战,若让江宗主知晓,恐怕对她不利。你是她最亲近之人,故势必要在她现身之前发现她,将她藏好。不过现下两三天已经过去,你将长安城翻了几个底转天,成夜没合眼,我这‘戴罪之人’也跟着你睡不好觉。我倒还好,不过疲累一点罢了。你这心力交瘁的找,保不齐她还没现身,你便跟着她一道去了。你不如好好回家睡上一觉,也想想,有没有第二种可能?也许,真如另一群人所言,她中的乃是万蛊之毒,生蛇只是其中一种?”

  这话像是激怒了他。

  长孙茂猛地起身来,转头便往雅室外走头走去。

  胡人少年“哎”地一声,亦站起身来,几步疾追。

  叶玉棠视线亦跟着几步疾走,自屏风跃上房梁,从高处走出雅室,站在长孙茂背后的房梁上,一俯身,看见了十六岁独逻消的脸。

  独逻消站在长廊尽头,远远叫住他,高声说,“武曲重诺,兴许比起输掉一场比武,她更在意的,是一些未尽的诺言?你是她师弟,你仔细想想,她从前是否与人有过什么约定,有什么誓言,有什么憾事,尚来不及了。去这些可能处去寻,兴许也更多一些机会寻到她。”

  长孙茂脚步一顿,急急而走,眨眼消失在长廊尽头。待他一走远,廊上那道视线方才跟出客栈。

  ·

  视线疾转,眨眼之间,她又藏在一处阑干背后,遥遥望着下头的东西横街。

  百步之外,街道对面那一处对街而开的宅院大门却是眼熟的。

  随着马匹长嘶,宅中一女子大喝一声,门外甲士闻声列戟而拦。

  长孙茂长姐喝问他,“你将家里闹个鸡犬不宁就罢了,长安城里也给你搅个天翻地覆,找个师姐闹到无人不知……你还要去哪里找?你什么时候才能罢休?”

  他闻声回望过来,令高处的叶玉棠亦能看清他此刻面容。

  许久无眠,眼眶通红,神情疲惫,语气虚弱。听到这话,略略有些迷茫,缓缓说道,“我得找到她。”

  长姐有些慌张:“若寻着尸首,为她修葺陵寝,往后年年祭奠;若未曾寻到,便只当是失踪罢了。哪怕她活着,你有你的仕途,她亦有她的侠路,作伴到某个时候,却总是要分道扬镳的。更何况,她已当了你赠她的兵器,归还三千六百两纹银,便是她已事先与你做了道别。你婚期将近,又何苦为了这已了情谊,为难自己,为难于我们?这一辈子都找不到,你难不成往后就不过了?”

  迷茫过后,他猛地醒过神来,语气无比决绝,“我得找到她……为止。”

  长姐一时愣住了。他一抽马缰,骏马一声长嘶,驰入横街。一群甲士见他去意已决,不敢阻截;待他纵马疾驰而去,一众甲士追了一程,到底却没有追上。

  那道视线领着叶玉棠一跃,轻盈落到屋顶,随即窜房越脊,紧紧追了上去。他策马飞快,身后视线亦始终不急不慢,仿佛被他发现似的,与他维持一段距离,却始终跟得游刃有余。

  隐隐只见浓郁大雾之中,远处水上一艘小舟。

  雾越来越重,数尺之外已目不能视,那艘小舟也几度跟丢。这道视线不得己在水面疾行几步,跟得比往常更紧了一些。

  待船只将要靠岸之时,叶玉棠随那道视线一抬首,大雾背后现出一片青山。

  是雪邦。

  那视线复又领着她低头,但见小舟在泊雪渡口靠了岸。

  长孙茂上了岸去,回头问船夫,“那天她可还留下什么话没有?”

  船夫略一思索,道,“她说,她先乘船离开,与表公子长安再会。再没有别的了。”

  他立在渡口,神色一暗。

  呆立片刻,抬头望见隐于雨雾,几近像是要通往天堑的山庄长阶,稍有犹豫,便又抬脚往阶上去。

  走出几步,船夫便撑着小舟便离了岸,去往那头渡口。

  长孙茂听见水声,脚步一顿,忽地回过头来。

  叶玉棠与他视线一接,心脏莫名一阵狂跳。

  领着她看去那道视线仿佛也有些慌乱,猛地转开视线,哪怕有大雾遮蔽也觉得不足,一旋身,复又藏匿于湖心小岛一株枯萎桃花木背后。

  长孙茂视线在大雾之中寻觅无果,复又转过身去,沿石阶上了山去。

  转头一刹那,眼中尽是失落。

  这依旧是多年前她所熟知的那个顽劣、稚拙的长孙茂。

  可那样一个长孙茂,怎么如这般困窘潦倒,走投无路,简直失魂落魄到了极致?

  叶玉棠正欲随跟着那道视线追上长孙茂,却再也迈不动脚步。

  胸中一阵酸涩,脸上一痒,伸手一拂,抚到了一行清泪。

  泪眼迷蒙之中,她睁开眼来,入眼依旧是思州城的寂夜。

  一转头,发现谢琎坐在书案上静静望着她,手头拿着支颇不起眼的丑笛子。

  她轻轻吸了吸鼻子,问:“你怎么还没睡?”

  谢琎一愣,道,“我不该睡,也睡不着。想着笛谱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便想起来琢磨琢磨。”

  叶玉棠道,“你拿过来给我瞧瞧。”

  谢琎从桌上跳下来,执着笛子与烧焦的笛谱走到她跟前,道,“少庄主说,这第一至三章是‘引魂’,就是唤人前来,却好像没什么用?”

  叶玉棠捧在手头翻了翻,忽然笑起来。

  谢琎道,“郁姑娘笑什么?”

  叶玉棠道,“一至三章已被尽数烧毁。你翻出这一页,是从第四章起头的。”

  谢琎惭愧道,“原来如此!第四章起是‘追思’,那便是完全不同的效力。少庄主告知于我,我百试不灵,还以为要么世人夸大这笛谱效力,要么是少庄主哄骗于我……”

  这人在耳边因惊喜而略显聒噪,叶玉棠听见“追思”两个字,却忽然一怔,想起巴瑞瑛说谢氏的什么玉笛胜过玉龙笛之处在于引人共情。也就是说,玉龙笛能做到的某些事,谢氏的玉笛也能做到……

  既有玉龙笛谱在手,那这个“追思”的意思,会不会和巴瑞瑛盘瓠笛的效用相当?

  话句话说,也就是在刚才她冥神之时,谢琎吹这巴献玉手写“追思”之章,威力胜过盘瓠笛,引出盘瓠笛所不能引导的另一段记忆?

  倘若如此,那她刚才做的,可能就不只是梦,而是某个人亲眼所见,方才能经由玉龙笛谱,领着她去看的一段真实发生过的记忆。

  叶玉棠回过味来,惊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她叫了一声,“谢琎。”

  谢琎停下聒噪,微微偏头,嗯地一声,“郁姑娘怎么了?”

  她说,“你再接着吹笛,就依着这笛谱四至六章。”

  谢琎呆住了。

  她脸色阴沉,说话也凶狠几分,“一直吹。不要停!”

  谢琎不知她是何用意,但见她分外严肃,知道这么做必是有用的,一愣之后,笑应一声“好”,便也照做。

  她倚着窗,在笛声之中缓缓阖眼。

  混沌光影里,又渐渐睁开眼来。

  入眼是雪邦上山的长阶。

  长阶尽头的是一片大雾。

  有人在前方大雾之中一路往山上疾奔,轻功不佳,故脚步虚浮。

  那道视线领着她追了上去,一路蹑足隐踪,没有半点声响,故哪怕不过数十级阶梯的距离,前头那人亦始终不曾察觉。

  直到上到七岁崖上,视线方才豁然开朗起来。

  这里有不少武功极佳之人,故那道视线亦越发小心翼翼起来,一上到七岁崖,便蹿上房顶,轻手轻脚的跟着下头那人。

  路上遇见每个人,皆会停下脚步,略显惊诧问道,“表……公子,怎么突然回来了?”

  他皆不予置喙,脚步匆匆,亦不知哪里来的力气,两手推开前来阻挠他的武婢,直接闯入惊鸿山庄,轻车熟路穿过一片杉林,来到后院回廊石椅之畔……那日二人作别之处。

  院落之中,依旧空无一人。

  叶玉棠胸如擂鼓。

  这果然不是梦……可这又是谁留下的记忆?,,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  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

  :。:


  (https://www.uuubqg.cc/135_135113/778092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