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小郎君 > 209 连立三功

209 连立三功


  虞进在为进帐百逾万骄傲时,杨双智也在为得到大批的泰升镜沾沾自喜。

  货物一一检查过,没有问题,吸取了鞑靼使团的教训,在包装上严格要求,在运输上小心呵护,力保镜子不失。

  货物拿到手了,杨双智并没有第一时间套现,而是铺货。

  物以稀为贵,东西越少那价值就越大,一下子全力甩货,肯定对价格产生冲击,杨双智为了追求更高利润,先是把镜子分成批运到各地,然后在约定的时间内同时出售。

  古代消息不灵通,大明疆域又辽阔,三万多块镜子看似来很多,但是一分散,其实量还是很少的,前面又有泰升商行苦心打造出的名声,肯定可以卖个好价钱。

  为此,杨双智还特地和那些订货的友好商家约定好出售的时间。

  用杨双智的话说,那叫有财一起发。

  得益于景王庞大的人脉和资源,一切进展得很顺利,仅仅二天时间,那货不是铺了出去就在运输途中,就在杨双智翘起二郎腿准备收钱时,钟秋平突然面无血色地跑进,一边跑一边叫道:“不好了,不好了,不好了。”

  有点像重要的事说三遍。

  杨双智闻言一下子坐起来:“秋平,怎么,有人动我们的货?”

  现在杨双智最担心就是有人袭击自己的商队,要知道,现在是二王争嫡,裕王势力大、支持者众多,自己在京城弄得这么大动静,裕王哪边要是没点动作也不正常。

  一开始杨双智已经做了吃一些暗亏的准备。

  “没,没”钟秋平一边大口喘气一边说:“货都好好的,没人动。”

  “那你紧张什么,让你吓了一跳。”杨双智重新坐下,有些怪责道。

  钟秋平哭丧着脸地说:“杨先生,这下不好了,事情比有人动我们的货还严重。你看看,这是什么?”

  说话间,钟秋平给杨双智递过一面镜子。

  “这不是泰升镜吗?咦,不对。这式样和我们的不同。”杨双智皱着眉头说。

  虞进提供给自己的镜子,多是周正的款式,这款是少见的圆式设计,风格不一样,但是。采用的明显是泰升境。

  那种质感和质量,杨双智一到手就分出来了。

  钟秋平脸色苍白地说:“杨先生,你的话说对了一半,质量是泰升镜的质量,但是...这镜现在改名为裕镜。”

  裕镜?杨双智眼前一黑,差点没晕倒。

  好像预计杨双智会发问,钟秋平继续说:“这镜子是我们旁边的泰升商行卖的,泰升商行敞开了卖,一两银子一面。”

  “什么,一两银子?”杨双智眼睛瞪得像牛眼那么大。因为激动过度,那张脸都有些扭曲。

  就在钟秋想解释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响亮的叫卖声:

  “诸位街坊,排好队,排好队,一个一个来,你们放心,这裕镜质量上乘,存货充足,大过年的。都别挤,要是挤得有个损伤就不好了。”

  有人大声问道:“这,这不是泰升镜吗,怎么改成裕镜了?”

  “对。对,不但名字改了,价格也太实惠了,以前至少卖几十两,现在才卖一两,正在喝水。水还没吹凉,就让我那口子赶了出来。”

  刚才那个大声维持秩序的人大声说:“问得好,这两个问题一并解决,是这样的,裕王爷看到那泰升镜那么好,也受百姓的欢迎,不过价钱太贵,咱普通老百姓买不起,就心怀百姓,严令降低价格,提供材料、工匠等资源,并攻克了技术难关,让成本大幅降低。”

  “为了感激裕王爷的慷慨和仁心,我家掌柜特意改为裕镜。”

  “刘掌柜,这么多人,存货充足吗?我媳妇说买不到,回去不让俺上坑呢。”

  这话一出,引来众人一片善意的笑声。

  刘掌柜大声应道:“放心,敞开了卖,以前泰升境是我泰升商行专卖,裕镜也就我泰升商行独一份,敞开了卖,要是买不到,就先登个记,一年之内保证有货,要是一年还没有收到货,这泰升商行的牌匾,你随时来砸。”

  “哦,对了,要是这里买不到,又急着要,本店前面转手了一批镜子,诸位加点价,相信也能买到,不过那价钱要加多少,就得看个人的良心了。”

  外面又是一阵乱嘈嘈,大多是这镜子是怎么好、裕王是怎样爱民一类。

  “杨先生,那刘掌柜就是泰升商行的掌柜...”钟秋平小声解释道。

  不用解释杨双智也知道,自己所住的独栋小院,隔壁就是泰升商行的一个卖日用百货的分店,隔音不好,那些人嗓门又大,听得清楚。

  杨双智听到差点没吐血。

  自己花33两买的镜子,现在这里仅卖一两,自己33两还是成本价,而泰升商行的一两已经包括利润,就是自己把价钱翻一番,也就七万两,这当中还不包括运输等成本。

  一百多万两转眼间连零头都没有,一心想为自己正名的杨双智气得快要晕倒。

  上当了,自己想着有利可图,想借这机会狠赚一笔,没想虞进那是扮猪吃老虎,把自己哄得一楞一楞的,被卖了还帮他数银子,那就这么一转身,一百多万两打了水漂。

  这可是裕王在京城的全部家当啊。

  杨双智突然感到全身冰凉,两手都有些颤抖。

  “虞进....”杨双智咬着牙,握着拳头,因为用力太大,那指甲掐进肉里还然不觉。

  “啊...超”

  就在杨双智咒骂时,好像心有感应,虞进猛地打了一个喷嚏。

  不是哪个咒自己吧,虞进不自觉地揉了揉鼻子。

  “虞校书,现在天气寒冷,你是国之栋梁,千万可要注意身体。”看到虞进打了一个的喷嚏,裕王马上关心道。

  不仅表示关心,还吩咐待女把火盆子靠近一些虞进,稍后裕王更是让人拿来一件名贵的紫貂皮大衣,亲自披在虞进的肩上,以示关心。

  “谢殿下。”虞进有些受宠若惊,连忙起身感谢。

  裕王有些憨厚地说:“应该的,应该的。”

  一个亲王,亲自给一名九品小校书披上皮大衣,竟然还说应该的,说出去能让人惊掉下巴,可是这事还真是发生,就是裕王的心腹老人陈以勤在场,也没有感到有什么不妥。

  能让裕王这般做法,自然是虞进立了一份天大的功劳。

  说得仔细点,那是立了三份大功。

  快过年了,为了和景王一较高低,原来就底子薄的裕王府在钱银方面显得捉襟见肘,装饰打扮,较往年准备得还低,听说下人的月银都有些困难,就更别说过年的赏银。

  虞进带了三十万两大生钱庄的银票上门,一下子解决裕王的大困难,这可是一大功;

  第二功劳是利用泰升镜,让杨双智血本无归,而这些本,那是景王想翻盘的“本”,现在景王除了分封前在京城居住的景王府,其它物业可以说全套了进去,还抽调了京城附近的资源。

  可以说,经此一役,景王元气大伤,近期内再想有什么大动作都有心无力,对裕王来说,绝对是一个天大好消息。

  至于第三个功劳,那就是增加裕王的声望。

  本来是叫泰升镜,现在改为裕镜,还让人放出风,这镜子能卖这么便宜,那是裕王不忍百姓看中买不起,大力支持泰升镜,把成本降了下去,所以叫裕镜。

  只要手里有一面裕镜,那就会想起裕王的恩惠,那声望就是想不涨都难。

  有了这三个大功,裕王那是看虞进,越看越顺眼。

  前面一直是景王占优势,一度让裕王节节败退,现在终于一下子扳了回来,这让裕王有翻身做主人的爽感。

  没有财力的支持,景王还能蹦达得起?

  裕王一下子就信心满满。(未完待续。)


  (https://www.uuubqg.cc/10_10202/6063512.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